外来游客体验采摘藤茶乐趣。(田代明摄)
高端民宿。(田代明摄)
茶农交售采摘的藤茶。(田代明摄)
户外烧烤。(田代明摄)
藤茶制作摊青。(田代明摄)
云雾山中的露营基地。(田代明摄)
云上恩施报道(来凤通联记者 杨依泉 通讯员 田代明 向北海 程 勇)“请相信,诗和远方就在这里!”近日,来自湖南省的一对小青年,在来凤县革勒车镇桑树坪村的小藤匠茶山露营基地开直播时,发出惊叹。
7月1日,天刚蒙蒙亮,站在海拔近千米的小藤匠茶山露营基地凭栏远眺,万丈霞光刺破苍穹,山峦间弥漫的云雾奔涌翻腾,露营爱好者们纷纷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幕美景。
“观云海日出,品养生藤茶,听夏雨蝉鸣,栖康养民宿”,一幅壮丽的乡村新图景正在武陵山中徐徐展开。
桑树坪村距离来凤县城20余公里。入夏后,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他们扎帐篷、看云海、品藤茶……纵享田园美景。然而3年前,这片“诗和远方”还只是一片荒地。
3年前,桑树坪村共有耕地2000亩,其中荒地有近400亩。按村民的说法,“人手两亩地、但有五分荒”。
“红薯、土豆、玉米我们都种过,但收成不太理想。”桑树坪村党支部书记覃志强说,为拓宽增收渠道,村“两委”想过很多办法,也曾多次走出去招商引资,但收效甚微。
2021年4月,来凤县政府提出“壮腰工程”,以盘活资产资源为重点,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能力。县一级建立国企平台“乡村建设投资公司”,乡镇分设“强村公司”,乡镇公司由一名县领导联系,指派乡镇班子成员或中层干部负责,各村以集体经营公司或专业合作社入股。
“壮腰工程”启动后,各个乡镇及其行政村也能够享受全县的市场资源。像桑树坪村这样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偏远村,成了县里的重点关注对象。
“这些撂荒地经过整治后,种茶最为合适。没有被农药、化肥破坏的纯天然土壤,是打造有机茶园的理想环境。”湖北酉凤来硒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艺琼说。
去年底,该村在浙江一家企业当任高管的村民向玉兵回到村里,他联合5个藤茶种植大户合作成立湖北五溪藤贸易有限公司,投资300余万元建设藤茶基地和藤茶加工厂,种植藤茶800余亩,并成功注册商标。该公司现已投入生产,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随着有机茶园的成功打造,村民们可以出租土地,也可以参与务工,人均收入得到显著提升。茶园的兴起,让一片片荒地复绿,村里的风景也随着茶企的网络直播火爆“出圈”,新建的露营基地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地。
仅去年一年的时间,桑树坪村吸引露营爱好者、摄影爱好者3万余人次,村级集体收入超10万元,实现了从“卖茶叶”到“卖风景”的转变。
桑树坪村的旅游事业日益火爆,在外打拼多年的舒建军决定回乡发展。他带头翻修自家老宅,投资1200多万元,建成村里首家高端民宿,并成立湖北舍予舍院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让更多外来游客玩得开心。
在来凤县城开办美术培训机构的年轻人曾敏,“嗅”到乡村旅游的商机,投资20多万元,在桑树坪村搭建固定帐篷和天幕10余个。平常供外来游客使用,周末就带着他的学生们来这里画画、写生。
“我们将进一步规划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景点承载能力,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方便来、玩得好、留得下。”革勒车镇党委书记宋宇说。
笔者手记:随着人们的旅游需求向多元化、个性化转变,乡村旅游与民宿业迎来了新机遇,依山傍水的民宿备受广大游客青睐。
业内专家认为,业态创新增强了文旅融合的内生动力。挖掘文化资源内涵,以旅游化方式多维呈现文化符号,形成文旅融合新业态,能够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而今,桑树坪村突破传统模式,不断延伸农旅产业链,通过植入文化、研学、餐饮等元素,打造特色化、多元化、精品化乡村旅游项目,探索出一条“共同缔造和美乡村、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