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您带来最新的资讯,家庭最实用的烹饪技巧,关注「辣爸食堂」美食不迷路!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优美的景色自古都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流连忘返之地。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水墨画一般的诗情画意,已经成为了人们根深蒂固的江南印象。
一提起江南,人们熟悉的城市有南京、苏州、无锡、杭州、绍兴、嘉兴、上海、扬州等地。这些地方因历史悠久,风景如画,而且自古声名远播被广为熟知。
其实所谓“江南地区”的面积非常大,整个长江下游的南部都被称之为江南。除了那些名气大的大城市以外,江南地区还有很多隐匿在闹市之外的小城镇,恬静优雅,以世外桃源的形式存在,靖江就是这样的一个小镇。
靖江,隶属江苏省泰州市,是江南地区一座风景秀丽的小城。极具江南水乡的特征,建筑灵动秀美,柔美的江南风格非常鲜明,这里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是一座既保留着传统文化韵味,又焕发着现代气息的美丽城市。在大城市玩累了,可以来这座精致的小城,感受一下恬静优雅的气息,品一品独具特色的地方名吃。
说起吃,靖江虽小,但美食当仁不让。靖江肉脯、长江三鲜、蟹黄汤包、羊肉、籼子粥、季市大炉饼、马桥馄饨、老汁鸡、红烧蹄膀、蟛蜞、竹笋、金波酒、香沙芋等美食,皆为江南之名吃,尤其是靖江肉脯和蟹黄汤包更是家喻户晓,享誉全国。靖江也因蟹黄汤包获得了“中国四季美食名城”、“汤包之乡”等称号。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靖江最著名的两大名吃:蟹黄汤包和靖江肉脯。
并不是每一个有美食的城市都是“中国四季美食名城”,也不是每一个有汤包的城市都是“汤包之乡”,靖江则两者都有!
靖江蟹黄汤包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皮薄如纸,吹弹即破,味道鲜美、入口难忘,深受食客青睐。《舌尖上的中国》第七集《我们的田野》中,介绍了美味的靖江蟹黄汤包。
靖江汤包皮薄、馅汁特多。馅为蟹黄和蟹肉,汤为原味鸡汤,制作工艺复杂,有三十几道之多。蒸熟的汤包雪白晶莹,皮薄如纸,几近透明,稍一晃动,便可看见里面的汤汁在轻轻晃动,使人感觉到一种吹之即破的柔嫩,不仅是味蕾的诱惑,更是视觉的享受。品尝汤包的吃法一定要记住十二字要领:轻轻提、快快移、先开窗、后吮汤。
传说乾隆皇帝吃汤包献出过洋相。当年乾隆皇帝微服来靖江专尝这蟹黄汤包。汤包一上来抓起张嘴就咬,一股汤汁直射出来,烫得他身上手上全是汤汁。因为汤汁太过鲜美,竟然没发怒,赶紧舔那指上的汤汁,鲜得不得了。店里伙计赶紧上来指点如何吃蟹黄汤包,乾隆一试,果然不再失手而且鲜美异常,大加赞赏。
靖江汤包作为地方一绝,常被用来招待国家元首及重要来宾,也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并正式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靖江素有肉脯之乡的美称,肉脯历史最为悠久,始创于1936年,选料精细,采用传统工艺,配以多种天然香料,经过十多道工序精心加工而成。
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有五味脯、白脯、甜脆脯,唐朝时有赤明香脯、红虬脯,到元明之际有千里脯,都是当时闻名遐迩的肉脯品种。因此,肉脯的历史已经有三千多年了。
靖江猪肉脯源于新加坡,1928年传入我国广东,1936年广东汕头有三位商人,了解到靖江猪源丰富,便便毅然落户靖江创办了猪肉脯食品厂,专门生产猪肉脯,产品主要销往上海。经过近七十年的不断发展壮大,猪肉脯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远销日本、俄罗斯、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靖江猪肉脯色泽鲜艳,如玛瑙红玉之艳。味道鲜美、食用方便、回味无穷。选用上等新鲜精瘦肉切片,经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香气四溢,可谓香飘十里,闻者无不垂涎三尺,越嚼越香,回味无穷。脱净油脂,细而不腻;甜咸适中,酥而略脆。在灯光下照一照,肉脯鲜红的透明。
所有到靖江的人,临走时无不大包小包地带上一大堆肉脯回家,作为伴手礼,平时自己也可以享用。靖江肉脯曾两次荣获国家金质奖,入选第二批省级非遗名录。
作为“中国四季美食名城”,靖江美食还有很多,我们有机会去靖江时一定要品尝一下。你也喜欢吃靖江肉脯和蟹黄包吗?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