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完了伯恩丘最后一个村庄,我们接下来开始介绍夏隆内丘(Chalonnaise)。
夏隆内丘位于伯恩丘南边,和伯恩丘最南端的马朗日村(Maranges)距离不过 3 公里,但两地的声望却相差甚远,夏隆内丘向来只是大家眼中“平价勃艮第”的存在。
这个刻板印象是怎么来的呢?其实中世纪到 19 世纪中期,夏隆内丘的葡萄酒还曾深受天主教会、勃艮第公爵以及法国王室的青睐。然而,19 世纪下半叶至二战后,欧洲所有古老的葡萄酒产区都遭受了天灾人祸的打击,酒农难以维持生计,大片葡萄园被荒废,为了快速从此衰颓中恢复,绝大多数夏隆内丘酒农采用了重产量、轻质量的种植和酿酒技术,于是夏隆内丘葡萄酒便沦为了“粗糙的餐酒”。
不过在最近十几年,夏隆内丘又出现了不少有野心、有想法、有能力的酒农,重振夏隆内丘威名。
今天先说说夏隆内丘最北边的村庄——布哲宏(Bouzeron)。
布哲宏村庄(Bouzeron AOC)产区占地 161 公顷,但 2018 年统计时只有 56 公顷是可以标注为“Bouzeron AOC”出售的。为什么?
这不是因为有很多空地,而是酒标标注“Bouzeron AOC”的葡萄酒只能用阿里高特(Aligote)酿造,而布哲宏村种植了大量的其他葡萄(霞多丽、黑皮诺),这些都只能以夏隆内丘的名义出售。
布哲宏村位于一个从西北向东南延伸的小山谷的南端,面向西北偏北的山坡都种植了阿里高特,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成熟。在整个山谷中,葡萄园的上半部分较为凉爽,种植阿里高特;而较暖的下半部分更多种植霞多丽或黑皮诺。
虽然没有一级园和特级园,但也有几个不错的单一园,如 La Digoine、La Fortune 和 Les Clous,下文会一一介绍。在这些园子里,土壤要么是牛津石灰岩底土上覆盖白色泥灰岩,要么是巴乔西亚母岩(Bajocian mother-rock)上覆盖浅棕色粘土石灰岩。
至于是这些土壤特别适合阿里高特,还是特别不适合霞多丽和黑皮诺,也许都有一点。但皮埃尔·德·贝努瓦(Pierre de Benoist)提出另一种猜想——也许是根瘤蚜之后,酿酒师太穷了,根本无力改种葡萄。
①克洛斯(Les Clous,16.74 公顷)
这片葡萄园上部生产布哲宏阿里高特,下部种植霞多丽。
②迪戈因(La Digoine,5.04 公顷)
这块葡萄园因康帝酒庄庄主 Aubert de Villaine 在勃艮第南部 Domaine A. & P. de Villaine 酒庄酿造的红夏隆内丘葡萄酒(Rouge Cote Chalonnaise)而闻名,是一种特别能陈年的黑皮诺。
③福琼(La Fortune,13.1 公顷)
虽然低处种植着霞多丽和黑皮诺,但这个园子最著名的葡萄酒还是阿里高特。
上一篇:景区客流统计管理系统
下一篇:费县豆黄金如何“撒豆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