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相继发布消息,除部分重点景区、热门景区和文旅场馆外,其余景区、文旅场馆等都取消了实名预约。
我们注意到,早在去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就发布了通知,要求“推动旅游景区及时应对市场需求变化,优化预约措施,实施科学管理,不搞一刀切,实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最大限度满足广大游客参观游览需求”。
景区预约,来自《旅游法》第四十五条,是一种对景区接待旅游者的数量进行控制,防止景区接待旅游者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的方法。预约制推出的初衷,是为了限制客流量、提升游客体验。目前,随着各地景区纷纷采取实名预约,景区将面临新的挑战。在接下来的暑期旅游高峰期、国庆旅游黄金周,景区“超载”和游客排队情况又该如何避免?
01
明确景区“最大承载量”
景区的游客接待量,如果超出景区最大承载量,景区内就会形成“人挤人、人挨人”的现象。一旦发生意外,非常容易发生踩踏事故,非常危险。
下面先来了解一下景区最大承载量的相关定义:
最大承载量
最大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在保障景区内每个景点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空间承载量
空间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旅游资源依存的游憩用地、游览空间等有效物理环境空间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设施承载量
设施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景区内各项旅游服务设施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能够服务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生态承载量
生态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景区在生态环境不会恶化的前提下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心理承载量
心理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活动时无不良心理感受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社会承载量社会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景区周边公共设施能够同时满足旅游者和当地居民需要,旅游活动对旅游地人文环境的冲击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瞬时承载量
瞬时承载量是指在某一时间点,在保障景区内每个景点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日承载量
日承载量是指在景区的日开放时间内,在保障景区内每个景点旅游者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者数量。
想要计算景区最大承载量,还需要收集挖掘下面这8个数据,结合公式进一步计算。
例如,日承载量的计算公式为:
T——景区每天的有效开放时间;
t——每位旅游者在景区的平均游览时间;
Z——整个景区的日平均周转率,即Int(T/t)为T/t的整数部分值。
02
如何避免景区“超载”
通过统计和大数据技术加强预测研判。一旦预测到景区人流增多,可以通过通信手段,甚至通过旅行社及时通报信息,分散客流。
加强预案演练。比如突然遇到景区游客过多,能否征用附近停车场、能否快速疏散人群,景区需要有相应的预案制度。
03
如何优化游客排队体验
多媒体互动
热门的参观或游玩项目,长达一小时或数小时的排队现象屡见不鲜。景区一般会利用视频、音频、多媒体互动等方式活跃排队区气氛,缓解游客排队时期的烦躁情绪,也可以节省掉预演厅的设置。
也有不少的景区、文旅场馆等地,在排队区的顶棚或墙面上安装显示屏,实时滚动播放参观须知等内容,可以适当节省服务人员的检查时间,提升了项目使用效率。有些显示屏甚至会适当推荐景区的新型产品,巧妙拓展了宣传途径。
舒适性打造
排队区通常包括室内、室外两种环境。景区要做好运营,就必须考虑游客的舒适性。这就需要景区在冬季和夏季为游客准备良好的等待环境,缓解游客排队等待时不愉快的情绪。例如,夏季的排队区可以增添大功率风扇,为游客降温解暑。同时,随着雾森降温的广泛运用,有些排队区也设置了风扇与雾森设备相结合的降温方式。而冬季室外环境寒冷,景区可以在建筑顶棚或广场上适量增加加热装置,以维持环境的基本温度。
良性导示
在排队区入口位置,游客最需要的是实时、准确地了解该项目从该位置算起预计的排队时长是多少,下一场或者剩余场次的表演在多少时间之后开始,或该项目是否因故暂停。因此,游客总是关注游玩项目前方的电子信息屏,便于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活动计划。
从旅游景区发展水平和管理能力的角度来讲,无论是景区日常运营,还是应对免预约、免门票带来的巨大客流,都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服务体系并具备高水平的管理能力。
END
转载自:巅峰智业(素材来源:中国旅游报等官方公众号)。只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