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糕是中国特色传统小吃,已有300多年历史。相传,在明朝末年,新都县城有个叫刘吉祥的小贩,从状元杨升庵桂子飘香的书斋中得到启示,将鲜桂花收集起来,挤去苦水,用蜜糖浸渍,并与蒸熟米粉、糯米粉、熟油、提糖拌合,装盒成型出售,取名桂花糕。
桂花糕是西安人最喜爱的街头特色小吃之一。桂花糕以糯米、桂花为原料,铺上蜜枣蒸制而成,色泽金黄,吃的时候切成小块,蘸着桂花蜜,很是香甜。北方的甜点不比南方精致,豪迈中却又带着几分细腻。
桂花糕历史悠久,美味爽口,做法简单,种类多种多样,满足人们对于味道的各种需求。小时候过年,家里会蒸甑糕,和这个很类似。妈妈在夜里淘米,洗枣,大大的锅里,一层糯米一层大枣细细铺好。放在炉子上慢慢蒸着,第二天早上就能吃到热乎的糕,妈妈总是放很多红枣,而我独爱吃裹着枣泥的米。简单的搭配,平淡的日常。
回忆从炉灶边开始,顺着一家人的碗筷,跳出家门,落在院里的柿子树上,青瓦的屋顶还飘着缕缕炊烟,那是一户普通的人家,在县城的小村庄,在西安,在陕西。隔着荏苒时光,人来人往,又在多年后,街道旁的桂花糕上被拾起。
三百多年来,继承制作桂花糕的糖果坊不断改进工艺,现以精制白糖、饴糖、面粉、糯米粉、菜油、蜜桂花等为制作原料。按适当比例配好,经过蒸、炒、磨、拌、擀、匣、刀切等工序精制而成。桂花糕底部焦黄,糕体金灿灿的,绵软细腻,色泽金黄诱人,香甜可口,造型更是别具一格。经营者将桂花糕做成一个厚厚的大圆饼状,顾客买的时候,就用一把特制的刀切,于是整个桂花糕一周就成了齿轮状,非常壮观,好吃,好看又好卖。
原料配方:白糖1.6kg、提糖0.4kg、糯米粉0.4kg、熟油0.4kg、蜜桂花0.25kg、熟粉2kg
步骤
1、制熟粉:将面粉装入蒸笼蒸熟(时间20分钟)取出冷却后,用粉碎机打细。即成熟粉。
2、制糕粉:将糯米以50~60℃温水淘洗4~5分钟,捞起摊在簸箕内滤干水分,次日以河砂(用菜油制过的河砂)炒泡(不能炒黄),然后用电磨磨成粉子,即为糕粉(又称雄粉),再将糕粉摊在簸箕上露2~3天,用手捏粉子成团不散即可。
3、制提糖:按白糖50公斤的比例加饴糖2~2.5公斤、水7.5公斤,煮开后下化油1公斤熬至120℃左右,将糖液滴入水中能成块时,即可舀起放入冰锅搅拌至翻砂,成为提糖。
4、制心子:按配料将白糖、熟粉、熟油糕粉、蜜桂花拌合均匀,过筛,除去杂质,即成心子。
5、装盆、成型:先将拌合的底、面料,用1/5放入框内,敖薄薄的一层作为底子,中间放上心子,再以4/5的底、面料铺上作糕面皮,擀平,压紧,同薄刀划成长方形条状,吃的时候蘸上蜂蜜。
小贴士
1、买不到糖桂花的可以用干桂花代替,糖的用量适当调节。口味香甜可口,具有浓郁的桂花清香。
2、用白砂糖能让成品看起来晶莹剔透,如喜欢其他的糖类也可替换。
传统工艺制作的桂花糕是绝对不会添加任何香料的。拈起一块放到嘴里,门牙刚领略到糯米粉松软滋糯的质感,舌尖迅即敏感地接受了甜丝丝的讯号,蕴藏于糕粉深处的香味此刻愈发显得浓郁,那种莫可言状的清香在口腔里恣意振荡,其后沿着天膛再度冲进鼻腔,继而把信息传递给大脑中枢。 桂花糕具有香、软、甜、粘、糯和凉等特色,为夏季的冷点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