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有什么避暑的妙招?当然是躲在空调房里享受空调的的凉爽啦!但是躲在空调房里也不是个办法啊,毕竟谁也不想在交电费的时候露出那种绝望的眼神啊,对于吃货来说,最好的解暑方法当然就是吃啦,对于潮汕人来说,最消暑的美食自然就是盛夏里的那一碗豆花跟草粿了。
在潮汕,豆花跟草粿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在卖草粿的摊档,豆花一般也在,这样的一黑一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口味差异悬殊的两样消暑小吃,让潮汕人在愉悦的状态下度过了炎热的夏天。草粿有着一股特殊的香气,这股香气源自于它的原料草粿草(也叫仙草、凉粉草),具有清暑,解热利尿的功能,而豆花则是制作豆腐时的中间产物,营养丰富,生津止渴,两者相辅相成,让潮汕人的夏天变得有滋有味。
豆花,又叫豆腐花,是制作豆腐时的中间产物,大概就是卤水点过豆浆之后,静置一段时间,给豆浆一点时间凝固,然后凝固了的豆浆就是豆花了。由于没有经过压实处理,所以跟豆腐不同,豆花水分含量很高,不适合拿来做菜,适合直接吃,因为水分多,所以非常嫩滑爽口,再加上豆香浓郁,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民间小吃,全国各地基本上都能见到豆花的身影。
虽然豆花是国民小吃,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生活习惯、饮食习俗的差异,这豆花也衍生出了各种吃法,为此,网络上之前乃至现在都有一种争论,那就是“究竟是咸豆花正宗还是甜豆花好吃?”为了这个争论,南北方网友可谓是各有各的说法,并且互相嫌弃,让豆花这种娇嫩的食物承受了它不应该承受的巨大压力,而这种和谐的争论也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豆花在很多地方也叫豆腐脑,而一般叫豆腐脑的地方吃的都是咸豆花,如果说以“南甜北咸”这个标准来划分的话,是有点不合理的,因为像四川这些地方严格来说属于南方,但是吃的却是咸豆花。咸豆花顾名思义就是在豆腐花中添加的作料是咸味为主的,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特色作料,比如四川重庆,重辣口味,但不过是什么特色的口味,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作料是以咸味为基调的,而且很多地方都以此为早餐。据“咸口派”们说,咸豆花重的是豆花的口味,豆香味在各种调料的衬托下,加上水嫩的口感,美味异常,但是当他们到了以广东为主的甜豆花“根据地”之后,感觉非常不可思议,这豆花做成甜的能吃吗?这是什么黑暗料理?
而以广东这边为主的“甜口派”就不服了,甜豆花才是豆花的真正的打开方式好吗!甜豆花,这是我认为的最简单清新的豆花吃法了,这也符合广东地区原汁原味的饮食习惯。豆花在广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被当成一种糖水在吃的,在广州这边,很多地方喜欢往豆花加生姜糖水,这样的豆花有一股生姜的味道,甜的同时附带一种生姜的辛辣口感,有消暑祛湿的功效,还有的喜欢加蜂蜜。而在潮汕地区,潮汕人喜欢口感层次分明的,所以一般都是撒白砂糖,这白砂糖是经过处理的,颗粒比较细,具有绵绵的颗粒感,与豆花水嫩的质感形成两种不同的口感层次。
而在汕头还有有一种豆花,与传统豆花的水嫩质感不同,它更加富有弹性,水分更少,它是将豆子与水以更加小的比例制作而成,豆香味更加浓郁。与传统豆花的清新不同,它更注重香滑,所用的糖也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加入了花生碎与芝麻碎一同翻炒而成,这种香味与其本身浓郁的豆香味相辅相成,让人欲罢不能!很多人千里迢迢来汕头品尝潮汕传统特色小吃,这豆花也是其必须打卡的其中一种。
其实为什么会有甜豆花这种产物,说到底还是饮食习惯造成的。甜豆花吃的不是它的甜味,而是豆花原本的豆香味,豆浆不放糖的话很多人都不喜欢,但是放了糖的话,味道就好多了,成了大部分人都喜爱的饮料,而豆花也是如此,糖只是辅助,最重要的是豆花本身的味道,这就很符合注重原汁原味的广东人的饮食习惯。而相比而言,咸豆花就不是了,花样繁多的调味料,虽然不至于将原本豆子的味道覆盖掉,但是吃进嘴里的还是调料为主的味道,尤其是广东人最不能接受的偏辣口味,在我们看来,那就是变相吃辣椒,不是我有偏见,而是身为广东人的我,还是得站在甜豆花这边。
不管是咸豆花还是甜豆花,我们都没资格对其进行贬低,我们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不能不尊重各地的饮食习惯,毕竟食物是无罪的,改变食物的是我们的饮食习惯!
下一篇:景区取消实名预约 体验会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