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中国“驴友”的心目中,一生中有一站是一定要去的,那就是西藏。西藏布达拉宫的纯净与神圣,让身处喧嚣中的人,很容易放空自己,找回本心。而近年来,随着90后步入职场,越来越多的人有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而想法虽然很美好,但不少人看看空空如也的钱包,以及每月要还的房贷、车贷,只能将它搁置起来。
难道没钱就不能去旅游了?当然能,聪明的中国背包客们便创造了一种时尚的旅游方式——穷游。这种旅游方式,提倡在自由旅行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省钱,花最少的钱,寻求最大的精神收获。这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行走方式,用最经济的方式,去“穷”尽天下美景。而咱们今天的主角,便用83元钱穷游了西藏。她就是著名的旅游博主张小砚。
张小砚的特立独行
很多人给90后的标签是“特立独行”,而张小砚尽管不是90后,但这个标签却更适合她。她祖籍安徽桐城,出生在江西农村。因为个性独立,行为叛逆,所以高中没毕业,她便出社会打工。很多人可能认为张小砚早早辍学的原因是因为她学习不好,但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她总在班上考第一。那是家里条件不允许?也不是,虽然她是女孩,但父母却一直期望着她能考上大学。
她辍学真正的原因是:感觉学校教的内容没意思,已经没有挑战的难度了。现如今,连高中文凭都没有的人,在社会上很难混得开,但张小砚却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一再刷新人们的认识。她学历不高,但个人能力极强,与任何人都能轻松地打上交道。她总有办法搞到一些老板的联系方式,并向他们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能力。所以在常人看起来高不可攀的公司,她却以较低的文凭坐了进去。
张小砚穷游西藏
而张小砚开始“穷游”,则完全是一次“意外”。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张小砚是首批赶赴汶川的志愿者之一。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她便发动自己的力量,招募来志愿者,搭建起了7个帐篷学校,学生多达千名。2009年,张小砚打算回灾区看望学校的师生,结果因桥断绕路成都。后来因路段塌方,她再次绕路,来到了雅鲁藏布江边。
既然走到了这里,索性就去西藏旅游好了。当时张小砚全身上下仅有83元钱,要去西藏可谓杯水车薪。很多人可能听过在川藏公路上一些女性旅游者为了搭顺风车做出的牺牲,但张小砚却从未有一次解开衣扣。那她是如何到达西藏的呢?全凭她的高情商。比如碰到肯让她搭车的司机,她就主动帮司机搬货。碰到路上的喇嘛,就主动帮喇嘛背柴。正是靠着自己的辛勤劳动,她赢得了路人的尊重与帮助,并成功到达西藏。
到达西藏的那一天,她身上的钱已经用光。她就从附近的寺院借了个喇叭,给路过的行人说书。一些人听的精彩,便纷纷慷慨解囊。事后,她数了数,有100多元。靠着这100多元以及高情商,她再次从西藏穷游回了成都。当她将自己的经历写成游记发表在天涯论坛后,迅速爆红网络。之后,她将游记整理成书,面世后迅速占领了各大畅销书榜单。
之后,她回到了江西庐山,住在了陶渊明当年隐居的地方。当央视记者去采访她时,她直接拒绝,并笑称:“回去吧,下次带了下酒菜再来。”而在2010年,张小砚又成立了“马托邦”,作为青年人梦想的互动平台,鼓励年轻人记录和实现自己的梦想。现在,她依旧在为“马托邦”而努力着。对于这样的人生,你羡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