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社会环境差异和文化不同,有些刚到日本的同学可能会因为不了解情况吃大亏。今天笔者汇总了无数日留学姐学长的“心酸史”,为大家总结了这篇初到日本避雷指南,一起来看看吧!
不建议立刻尝试“融入”日
初到日本,建议放平心态,秉持“我是外国人不懂你们这套”这个理念,勇敢做自己!毕竟初到日本的留学生,确实就是一个不怎么懂各种“隐形”日本文化的外国人。
初到日本,在还不能准确理解日本人的“空气”时,就盲目融入其中,可能会被苛刻对待,甚至因为文化差异遭受隐形霸凌。更不要为了融入日本人的社交,降低自己的底线,去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留学不代表要委屈自己,只要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勇敢做自己就是最优解。
不要搭理街头搭讪!
在日本逛街,尤其是新宿、池袋和涩谷这三个地方,遇到陌生人搭讪一定不要搭理,更不要下意识的附和或者交换联系方式,建议扭头就走。日本的搭讪文化跟年龄、外貌和性别无关,总之遇到一定不要搭理,不要给对方可乘之机。
不要跟陌生人换钱!
首当其冲的被骗重灾区—换钱
在日合法的换汇渠道包括便利店ATM和国内银行跨境转账,但在日元现金不够的时候,大家往往第一个想到的不是正规手段,而是私下换汇:社交软件换钱or面交换钱。
以上两种私下换汇往往会导致两种情况,网上汇款后对方消失,被诈骗。面交后,对方拿到钱转身就跑,这跟被抢劫没区别。相较于线上交易,面交不仅可能钱财受损,还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建议同学们,能走正规途径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在违法的边缘来回试探。
拒绝小便宜!
骗子在得到大量信用卡之后需要套现,常见的套现手段有:外卖软件APP半价外卖、远低于市场价购买贵价商品、有偿提供地址代收货等,这些骗局多会用蹩脚的理由反复强调,必须通过他们才能付款,其实就是盗刷信用卡。
骗子用受害者的信用卡刷卡消费,消费记录却是自己的联系方式,东窗事发后被追责的可是自己!
也不要有偿出借自己的在留卡,以免被骗子利用自己合法在日的身份来售卖假货和洗钱。同时,在国内也是被反复强调的事情,短信的链接不要点,大使馆、边检、公检法和银行不会电话“办案”,即便知道自己的关键个人信息也不要害怕,个人信息安全在全世界都是个隐患。
在日别打架!
在日本,打架是非常严重的事情。无论发生什么,一定不要动手,哪怕只是打了一拳,踢了一脚,都有极大可能会被报警。一旦记录在案,轻则罚款,重则直接遣送回国,并且影响到以后的签证申请。
在日受委屈可以用熟练掌握的中文、日语、英语回击,但千万不要动手,冲动的一刹那可能未来就化为了泡影。
不建议租事故房!
建议同学们租房前上网查一下,是不是事故房,也就是国内常说的“凶宅”。日本有一个较权威的凶宅调查网——“大島てる”,标有火焰的地方就代表此处有凶宅,数量庞大、覆盖全日本。
以上就是今天所有的内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