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此山曾有太后出家香火鼎盛几百年,后来一度荒废,如今却申遗成功
创始人
2024-06-15 16:04:56
0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时间2018年7月2日16:35左右,在波斯湾西岸巴林王国首都麦纳麦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铜仁梵净山获表决通过,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是贵州省继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喀斯特之后的第4处世界自然遗产地。至此,贵州成为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

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交界处,海拔2493米,系武陵山脉主峰,森林覆盖率为95%,是中国少有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中国五大佛教名山。可以想见,借着申遗成功的东风,肯定会有一大波的朋友跑去一睹这梵净山的真容。所以呢,为了让各位朋友能够玩的清楚,玩的明白,今天咱就先给大家说说这梵净山的佛教传播历史。

一、梵净山的早期历史和佛教传播

以人类的时间观念来看,作为一座山,梵净山出现的时间那是很久很久以前了。而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梵净山实际上是一座相当“年轻”的山脉。据地质学家研究,梵净山和周边山脉,大概形成于全新世(距今11.7万年前)。至今,梵净山依然保持了自全新世和第四纪冰期以来的重要生态过程,有着明显的植被垂直光谱和完整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这也是此次梵净山能够申遗成功的重要原因。

不过,远古时期的梵净山,无疑是各种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唯独不适合人类居住。所以,见于文献记载的梵净山的历史,大约开始于汉代。在《汉书·地理志》中,将梵净山称为三山谷,“三山谷,辰水所出”的记载。到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有云:“沅水又经辰阳县南,东合辰水,水出三山谷。”沅水和辰水都是今天的沅江的支流,梵净山就在两条水脉交界的地方。到了唐朝的时候,因为靠近辰水,梵净山被时人称为“辰山”(《元和郡县图》),到宋代则以附近的思邛水(今印江河)而被称作“思邛山”。此外,因为梵净山有九条水脉,所以明代前期当地也有“九龙山”的叫法。不过这些名称到了明万历年间梵净山佛法昌盛之后,就逐渐消失不见了,只留下梵净山一个名字,取佛教梵天净土之意。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自汉代传入我国以来,逐渐经魏晋而至隋唐,在官方和民间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梵净山作为佛教五大名山之一,其佛教的历史其实并不算长。在汉代至魏晋时期,梵净山一直是作为少数民族“武陵蛮”的圣山而存在的[①]。按照当时少数民族的习俗,这里应该有一些相对原始的宗教设施遗存,不过可惜今天都已经看不到了。最早关于梵净山地区佛教的传说,大概要到唐朝。唐末五代的时候,据传言有河南僧人湛智来过这里,不过也没有留下文献的记载。最早在梵净山传播佛教的记录应该是北宋初期,在梵净山西麓的思邛县兴建了贵州省较早的一座寺院——西岩寺,这座寺庙兴建于宋太祖年间,后反复重建存续了1000多年,应该算是佛教在梵净山的“祖庭”了。[②]

二、明清时期梵净山佛教的兴盛

佛教真正在梵净山地区兴盛起来,还是要到明清以后。梵净山以“梵天净土”得名,也是在这个时期。明人郭子章曾记载:“贵州山以梵净山为第一,可比天台”[③],可见最晚到明代中期(郭是嘉靖、万历年间人),梵净山已经名扬四海。据当地方志记载,明代开始,在梵净山区域内陆续修建了大量的佛寺,包括镇江寺、引佛寺、钟灵寺、洞德寺等等。另有时人记载,明正德年间当地居民“葬祀俱用浮屠”,可见佛教已经深入地影响到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其兴盛可见一斑。

明代梵净山真正达到鼎盛,是在万历年间,这个过程中离不开万历政府的大力支持。从明朝万历三年(1575)开始,万历政府开始了大规模“兴建”梵净山的历程。首先是万历三年下旨在山中广兴佛寺,万历二十四年(1596)又下旨疏通进山道路。同时,有着皇家背景的玄妙禅师(国舅李颖,又名李青莲)入山潜修,也为梵净山带来了更多皇室和官僚的关注。当然,万历朝兴建梵净山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万历二十七年(1599)播州杨应龙叛乱,军队最后躲入梵净山中,在官军的围剿中许多寺观毁于一旦。之后万历四十六年(1618),在玄妙禅师的奏请之下,万历皇帝再次降旨为梵净山“重塑金顶”。这次降旨重修还得到了皇太后李氏的资金支持,并由国舅爷玄妙法师亲自主持,自然得到了从官到民的大力支持,盛况空前,闻于两京,惊动13省布政司。重修后的碑文甚至都是当朝户部郎中李芝彦亲自撰写的。

梵净山得“弥勒道场”之名,也是在明代的时候。据传说,梵净山金顶之上原来是一块完整的大石头。石头非常光滑,每天日出的时候都能映出红云,故有“红云金顶”之称。这块好地方呢就引来了释迦和弥勒两个佛祖的争抢,最后两祖商量好,拿一柄金刀将大石头一劈两半,一人一半,于是就有了现在金刀峡的景观。后人以索桥链接金刀峡两边,并在两侧分别建立释迦、弥勒二殿,后来弥勒殿香火鼎盛,于是就有了弥勒道场的名号。

关于明代万历年间这次“重塑金顶”,后来民间还有一个传说。就说这万历朝的李太后对佛教的信仰特别虔诚,梵净山修好之后,李太后就跑来山上出家隐居,后来肉身成圣,白日飞升而去了。当然,这明显是民间的牵强附会。不过这位李太后在这次重建中,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太后亲自出面捐钱捐物,自然引来下面大小官吏热情踊跃。梵净山重建惊动13个省的布政司,跟这个是脱不开关系的。

在明末的战火当中,梵净山因为地处偏僻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及,所以在清朝前期依然走在继续兴旺的金光大道上。到了康乾盛世,其盛况更是胜过明代。据当时记载,每年六月,从远近各省前来进山礼佛的人数达万余人,除了当地周边的信众,最远甚至有从中原、广州等地前来朝圣的。当时进山道路险峻,仅有一条绕山的小路,万余人手扶山壁迤逦而行直入云海,从山下望去真如列队升天一般。

康乾年间,当地官民集资扩建了明代留下的10余座寺观,并新建了40余座寺观,如太平寺、鱼泉寺、天马寺、天恩寺等等,使得梵净山香火愈发的鼎盛。乾隆年间有人曾摩崖石刻,描述当时礼佛盛景,摘录于此作为这篇小文的结束:

梵净嵯峨净南天,崇尊五岳共巍然。

古今世相生成佛,来往谁为游此山。

[①]张明:《梵净山开发史略》,《史志林》1994年第1期。

[②]张明:《梵净山佛教源流考》,《佛学研究》2005年总第14卷。

[③]郭子章:《黔记》。

(作者:浩然文史·李一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六盘水:“凉资源”释放强劲“热... 8月23日,处暑节气登场,暑热终止,秋意初生。 当秋风轻起,中国凉都六盘水所释放的“热效应”强劲依旧...
免费开放,连续三天!河北一4A... 8月27日至30日,一场融合房车、露营、音乐、市集与自然体验的文旅盛宴——第三届石家庄房车露营大会,...
乘着高铁游白山 | 诚邀全球游... 人民网北京8月25日电 (记者马俊华) “地处北纬41°黄金粉雪纬度带的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凭借与...
原创 故... 藏族人民用神奇的‘天葬’来诠释死亡。 多年前我有幸参加过一次天葬,此后经常会在脑海中浮现出震撼人心的...
一处宝地,小吃之城【582集】 如果逃离,你想去哪里? 我有一个好地方。 夏无酷暑,冬无凛寒,阳光充足,果蔬甜美; 人们不谈A/H...
潍坊青州市召开重点文旅项目和文... 为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文旅资源整合与项目合作,8月21日上午,潍坊青州市重点文旅项目和...
王一博攀岩动作神似敦煌飞天,敦... 极目新闻记者 余渊 8月25日,演员王一博的一张攀岩照片火出了圈,照片中他以绳索悬垂于岩壁,身体横向...
工作与度假,非此即彼?北京给出... 【文/观察者网 邓军 编辑/赵乾坤】 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北京位列2025年全球最适合“工作度假...
调整!三明这些景区有变化,游玩... 近日, 三明多地发布通告, 事关出行游玩, 赶紧来看看! 沙县区文昌阁发布通知:8月25日起水幕秀暂...
坐电梯轻松登山!“低耗游”走红... 这个假期,一种被称为“低耗游”的旅行方式悄然走红。坐电梯爬山登顶,在水深不足半米处平缓式漂流,匀速下...
国庆期间,乌兹别克斯坦等上合组... 暑期还没过完,国庆预订高峰已经来临。8月26日,去哪儿旅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庆热门国家酒店...
假期余额已不足!昆明短途旅行清... 暑假余额不足不想远行又渴望逃离城市喧嚣?出发出发出发!去昆明的乡村开启短途微度假滇池畔、古村落、森林...
湖北枝江:仙女镇吉吉村冰雾水寨... 高温酷暑难耐,清凉狂欢正当时!湖北省枝江市仙女镇吉吉村冰雾水寨水上乐园自开业以来,凭借丰富有趣的项目...
快乐游园,暖心公益!广州“福彩... 8月22日至24日,一场精彩有趣的“好彩”公益嘉年华活动在广州天河区体育西路101号星之光潮领地商场...
冬季的恩施别有一番风味!湖北恩... 冬季的恩施,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别有一番风味。2025年的这个冬天,我决定给自己一个独特的旅行体验,...
半岛聚焦丨暑期旅游季收官在即,... 随着全国大中小学陆续开学,2025年暑期旅游季即将收官。携程发布的《2025年暑期出游市场报告》显示...
超级大J人去了两趟威海,总结的... 补药再不做攻略就去威海了。 ✅海驴岛:提前查一下天气,台风天不出海,船票120r,可以自带海鸥口粮。...
原创 上... 实拍上海野生动物园,提到这座野生动物园,小编相信很多人都特别熟悉, 上海野生动物园景区,是上海著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