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在头条的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请勿搬运)
昨天下午,董宇辉在尹卓雄主任的陪同下,参观了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的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上。其建筑有着“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的特征。更是继承了自周以来“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
虽说王家大院主要是在明清两朝建成。但他们的祖先却可以追溯到更远的年代。
蒙曼老师在《百家讲坛》讲武则天的时候,说过李治的王皇后就出身于官陇贵族太原王氏。
山西古代是富庶之地,因此大院数量众多。比如说乔家大院,王家大院。他们都属于现在的晋中市。
而王家大院是山西晋城的代表性建筑之一,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董宇辉、安安和鹏鹏在导游的陪同下,全程兴致盎然的游览了王家大院。
导游很健谈,知识也很渊博,对王家大院的了解也很透彻。
从建筑风格到王家的兴衰,到家训家风,甚至每一块基石,每一块石板画上的小故事都了然于心。
旅程结束我们才从他的口中得知他,他原来是王家的外甥,也算是王家的传人了。
在讲完前面的几个石刻上的小故事之后,导游介绍:这是儿孙住的房间,我给董老师看一个没看过的图案。
董宇辉停下脚步,驻足观看的时候,导游开始了他的讲解。“这间屋子是儿孙住的地方,鱼穿莲是长辈对儿孙的期盼。鱼象征着男性,莲花象征着女性。”
董宇辉点了点头:“这是要娶媳妇。”
导游继续说:“这两种图案很形象的,象征着男女两性繁衍儿女的……”导游的意思就是大家族都希望夫妻能早日开枝散叶,儿孙满堂。
导游还想往下说的时候,董宇辉已经把脸转向一边,不好意思再看下去了。更何况身边还有鹏鹏和安安呢。
为避免尴尬的场面出现,他立马打断了导游的话。“这话不方便讲,我妈一会儿又骂我了。孩子们赶紧去写作业,娶媳妇的事以后再说。”
要我说董宇辉反应也真够快,以幽默诙谐的话适时打断导游的话是对的。他把话题引到自己身上,也避免了导游的尴尬。
好家伙,他还知道不娶媳妇要被妈妈打骂。估计今年都要当大伯的人了,天天在外面飘着,连个翠花的影都没有。看到这一段酒醉的蝴蝶能饶得了他?[捂脸][捂脸]
一路走一路看,我们了解到了王家大院的与众不同,甚至每一块墙基石,也称得上真正的石雕艺术。每一个石刻都有故事可言,。
比如说“五子登科”上面画的有:古代的冷兵器戟,跟编钟类似的罄,一柄如意,一个孩子拿着三颗桂圆,还有用来砸人的魁,旁边是一颗桂树。
看看老师的解释:吉庆如意,连中三元,一举夺魁,蟾宫折桂。
视频,可点击。
看来王家不仅是商贾,还是书香门第。
在导游的讲解中我们才知道,王家当官的人真不少,就在清朝两品官就有5个。按董宇辉的话来说:这是真正的官商结合体。
导游一路讲了很多,董宇辉也做了很多评论。很多都是那么诙谐幽默。
在观赏这些古建筑的时候,董宇辉对于细节之处也不放过。他甚至注意到,因为开门多次,木板已经把石头磨出了痕迹。他感叹“木头都能把石板磨平,处处都是时光雕琢过的痕迹”。
最让人搞笑的是,导游介绍石阶的时候提到:读书人走仕途的,要走中间,讲究的是步步高升,而商贾要走两边,左右逢源。
这家伙立马变皮皮辉,竟然把腿拉长,两边中间一起走。把旁边的人逗的哈哈笑。
而粉丝也调侃他这是在丢人现眼[捂脸][捂脸]这家伙立马急了。
参观完整个王家大院,其中最让人唏嘘不已的是王家老二最后因染上大烟,一事无成,最后,只得变卖家产过活。
所以董宇辉说:其实孩子的认知,健全的三观,真的比钱财和地位会更重要。留后辈钱财,不如留后辈家训家风。
大家认同他的看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