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消息:200克中等大小的粽子热量至少300千卡(1千卡≈4.186千焦)。如果很甜、很油腻,热量会更高,至少跑八千米才能消耗掉。所以粽子虽然好吃,可别贪多。
(来源: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
另外,江西省中医院微信公众号也介绍:整体来说粽子的热量还是很高的,所以需要控制体重的人要适当的少吃,而且吃粽子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忌未熟先吃:包粽子时,我们不要将粽子包得太大,否则便难以将它弄熟。粽子必定要完全弄熟才可以吃,不然对健康有损。
忌保存太久:已包好的粽子最好尽快吃掉,不宜保存太久,最多只能保存3-4日,吃时亦要再次加热。此外,保存粽子的地方亦要清洁卫生,最好放于阴凉通风的地方。
忌大量进食:粽子是由糯米制作的,所以患有或曾患肠胃病的人不宜多吃。此外,小朋友、老人家的消化功能亦较差,所以吃粽时必须有节制,并且尽量趁热吃,以免冷却后更难消化。
(来源:江西省中医院微信公众号)
糯米其实比大米更好消化
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作为一种常见的主食,糯米的营养成分和大米并无太大差异,主要成分都是淀粉,只是口感有所不同,而口感的差异主要是因为淀粉类型的不同。
淀粉从结构上来说主要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主食中的直链淀粉偏多,口感就偏硬,而糯米中的支链淀粉占到80%以上,就比其他种类的米更黏一些。黏糊糊的糯米其实是更好消化的,因为糯米中的支链淀粉更容易糊化,人体消化系统在分解这种淀粉时,其水解消化的效率也高,吸收速度较快。
(来源: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
大家认为粽子不好消化,一是因为咀嚼不充分,粽子煮熟后相对较黏,影响充分咀嚼;二是粽子带料难消化,如肉粽脂肪含量高,拉长消化时间;三是没有趁热吃,糯米冷却后,支链淀粉易连成致密结构,难被消化酶分解。四是吃多了,看上去一小只,两口吃完,很容易再来一个。
中医认为糯米性温味甘,能温暖脾胃、补益中气,刚出锅的糯米饭、糯米粥等都是健脾养胃的食物。但糯米依旧不能多吃,因为它属于高升糖指数食品,蒸煮后还会更高,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糯米是比大米更不建议食用的多糖食物。对于普通人来说,想吃粽子、汤圆等由糯米制成的、口感软糯的食物,最好趁热吃,且不要加太多的糖、盐、油等,对胃还是友好的。
不小心吃多了胃难受怎么办?
(来源: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
一是保持站立。吃多了之后可以站起来慢走几分钟,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加快消化吸收的速度,便可有效缓解胃难受的症状,但一定不能进行剧烈运动,以免造成胃下垂。
二是适量喝点开水。出现胃难受还可能是因为气体无法排出导致的,食物在胃中消化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碳酸气体,当这些气体聚集在肠胃中无法排出时,就会导致胃胀的症状,可以适量的慢饮些开水,开水的温度较高,有助于碳酸分解,以便更快的将体内的气体排出,起到缓解胃部不适的作用。
三是按摩。胃胀时不要着急运动,可以在保持原地站立的情况下,对腹部和胃部进行按摩,以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食物,通常半个小时就会有所缓解。
四是散步。给腹部按摩完毕后,胃胀的情况会有所缓解,之后散散步可以更好的促进食物消化。
五是服用药物。如果胃胀的情况较为严重,且经过一定的方法也无法缓解,需要适当服用些健胃消食的药物来帮助消化。
六要注意:若出现腹胀、反胃以及局部疼痛的现象,有可能是出现胃穿孔的现象,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以免造成病情拖延。
极目新闻综合深圳卫健委、江西省中医院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