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毒五月”渊源
农历五月初五即为端午节,古时民间俗称“毒五月”,也叫“恶月”,原因在于这个时节,是一年之中阴阳交接的节点,是芒种之后阳气最为旺盛之际,也是阳气热极必反,阴气即将化生的一个月,夏至则一阴生,在阳气最为旺盛的芒种之后,雨水逐步增多,天气环境处于闷热状态,雨水越下,人们感到越是闷热汗出,这种特殊的湿热蒸腾环境,如同热带雨林一般最是生命活跃的时节,比如蛇蝎蜈蚣壁虎等,还有许多虫类及细菌病毒都会非常活跃,最是容易流行疫病的时候,因此古代人们畏惧这种环境带来的突如其来的疾病瘟疫,故而称呼农历五月为毒五月,起点就是五月初五端午节。
二、“毒五月”的中华文化
五月天,温热多雨,时而乍暖还寒,阴阳之气相争,阳气运行到极致,阴气开始出现,导致五月天“郁而蒸”。
《易经》云:“反者道之动也。”五月的卦象是“姤”,五阳在上,一阴在下,当阳气上升到了极点,再无可升之地,就会向它的反面转化,阳气渐消,不知不觉间,阴气已从地底下慢慢滋生。
由此看出五月处于阳极转阴的节变之时。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空气也变得潮湿,由于有了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所以各种毒虫、蚊苍蝇及病毒细菌等微生物进入大量繁殖期与活跃期,同时人体在闷热郁蒸的湿热环境下,身体极为容易受到侵袭影响而发病。
三、“毒五月”有那些“毒”呢?
在古代科学医学均不发达的时期,五月天因为虫咬、中暑、感染流感瘟疫、精神烦躁等导致生病、死亡、意外的突然增加,引发了人们的恐惧,故称呼“毒月”。因而人们常常使用艾叶、菖蒲等有特殊香味的药物做成香囊,以压制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的活跃增殖度,同时使用雄黄等浓烈气味的药物泡酒,以之对抗毒蛇虫蚊等的侵袭。
那么毒五月有那些毒呢?
农历五月份的那些“致病因素”,也就是古人口中所谓的“毒”。
其一、多雨潮湿,湿气肆虐。农历五月进入梅雨季,连绵不绝的雨,潮湿的气候环境,造成了湿气的肆虐。由此产生的湿疹、水疱、瘙痒,让很多人感觉不适。湿热环境极易导致汗出不畅,身体烦闷不舒,中暑头晕恶心头疼腹泻呕吐等。
其二、蚊虫滋生,传播病菌。天气转为湿热的五月,开始进入蛇、蜈蚣、蝎子等毒虫频繁活动的时期,蚊虫、病毒细菌支原体微生物等也大量滋生,所以特别容易传播病菌。
其三、高温暑热,伤心耗气。人在夏季的高温状态下,血管扩张,心率加快,回流心脏血液和心肌供氧量大大减少,易出现心脑血管意外。同时,天热则多汗,而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对心脏阴液消耗大。容易导致全身疲劳乏力,迈不动腿。
其四、贪凉饮冰,阳虚于内。中医经典书籍《伤寒论》里提到:“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此时阳气外散在表,内里的脏腑反而虚弱,洗冷水澡、吃凉食等行为,容易造成感冒、呕吐、腹泻等。
在毒五月,人体的阳气达到最旺,火旺至极,所以阳气外散之时,内里虚弱,不适合进行泄耗的活动,也特别容易得心脏病,同时湿热影响下,导致心火过重,口舌溃疡生疮,小便少黄,大便秘结。湿气重的人群还会出现女性特别易发生妇科病,男性的精气也会受到影响,所以这个月不是那么容易受孕的。
因为五月是天地交泰之月,阴阳混沌不分,人体脏腑气血受到极大的影响,保精惜命,宁静内守,方可安然度过,在人身体反应是则出现肚里空荡荡,走步无力,没有精神。
四、"毒五月"的风俗习惯
中华民族的习俗认为,毒月天人们应该节制嗜欲,食物以清淡为主,减少酸味,增加苦味,补益肝肾。因为酸味能泄肝,苦味可以降湿热心火。所以毒五月是比较忌讳当前市面流行的乌梅汤,以酸泄肝肾,精气受损,甜困湿气,胃肠功能失常。导致湿热郁蒸的状态难以清除,烦闷不舒。此时应该以苦味的白莲子为主,节制欲望,与自然和谐平静以待,使心气宁,对于身心都有极大的好处。因此这一月从五月初五端午节开始,整整一个月,汉族风俗是雄黄酒、带香囊、插艾草等辟邪祛毒的仪式,其中都是寓含智慧经验的传承。
五、“毒五月”
轻身减重排毒祛湿的最佳时节
在这个节气中,天地交泰,阴阳转化,正是那些内代谢不足的人群养生之日,肥胖人群可以在此月中,辟谷轻身,以“5+2”方式进行,轻度节食,辟谷以修身养性,清场排毒、减重瘦身、调节阴阳。
5+2轻断食膳食模式小贴士:
“5+2轻断食膳食模式”是《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推荐的科学减重方法之一,轻断食是由英国医学博士麦克尔·莫斯利(Dr. Michael Mosley)发起的,又叫间歇性断食,是指一周7天,选择不连续的2天进行轻断食,其余的5天进行正常均衡饮食。轻断食有分为现代医学营养学的轻断食法和中国传统的辟谷轻断食。
禁忌人群:
孕妇/乳母或正在月经期间的人是不建议断食的,当然如果存在任何形式的营养不良瘦弱(如BMI<18.5)就更不建议断食,另外此法也不适用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及青少年。有抑郁症、有食饮心理障碍,有低血糖、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稳定人群不宜使用。
温馨提示:
各种具体肥胖减重方法可以前往丽水市中医院MMC中心门诊进行减重咨询就诊。
养生建议:
五月初五,端午,端是端正,午是光明。端午节就是正大光明的意思,处于一年中阳气最是旺盛的极点。也是盛极必衰的开始。每逢端午月,古人便会采摘艾叶等草药悬挂、佩戴、服用,泡艾草浴;或饮雄黄酒,借以辟毒祛邪,防病健身。
“毒五月”正是养生轻身的最佳时机,养生需从衣食住行生活中入手。
1.起居上,晚睡早起,养阳气,适度午睡以养心气。
2.运动上,强身健体,以头目清爽,足部微热,全身轻度有汗,心情愉快。早起打太极拳,晚上练习八段锦,运动后适度饮水补充。
3.饮食上,健脾祛湿,调养气血,清淡饮食,忌讳冰冷、少食酸味和甜味,只因为以酸泄肝肾精气,甜生湿气。适当以苦味为主,以黄精、灵芝、莲子、茯苓、山药、荷叶、莲子心等作为药膳使用。适度辣味以助汗出。
4.穿着上,保护肚脐以及腰部为主,宽松轻便,透气吸汗为主。尽量避免长期空调等。佩戴香囊以减少感冒。
丽水市中医院肥胖联合门诊专家:
陈海涛:
副主任中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浙江省中青年临床名中医,丽水市138人才,浙江省体质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重点专科治未病科主任。擅长中医治疗内儿科节气时令病、咳嗽发热、鼻炎、中暑、失眠、疲劳虚汗等疾病,擅长扶阳祛湿法治疗萎缩性胃炎及便秘、胃寒、食欲不振等胃肠病。
擅长:中医补法调理妇科月经病、产后月子病等,擅长中医调治肥胖、高脂血、高尿酸等代谢失常疾患,擅长慢性病及衰老虚弱人群的膏方调理及冬病夏治。
门诊时间:周一、周二、周四、周五全天,周六上午半天。
孙霞:
主任医师,硕士。丽水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浙江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委员,丽水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丽水市绿谷医坛新秀。主持和完成浙江省、丽水市课题多项。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肥胖症及代谢性疾病、垂体-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高尿酸血症等的诊治。
门诊时间:内分泌门诊时间:周二、周四全天 ;
肥胖门诊时间:周四下午
吴彬彬:
主治中医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曾于浙江省针推医院、广东省中医院进修学习,参与省中管局课题3项。
擅长:对肥胖症、月经不调、失眠、焦虑抑郁等内科疾病的调理和体质改善有较丰富经验;尤其擅长运用腹针疗法。同时对顽固性面瘫,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一定研究,擅长运用针灸、微针刀、火针、畲医发痧等疗法治疗中风、耳鸣、颈肩腰腿痛、面瘫、软组织损伤、痛经等病症。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四全天,周五下午半天
来源| 治未病科 陈海涛
编辑| 王晶
审核|傅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