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端午
粽子江湖便热闹起来
今年有点不同
南派咸粽和北派甜粽相约广州白云山
来一场
云山论剑
谁的胜算更多?让我们往前头看看——
起初,粽子并没有甜咸之别。1700多年前的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庆食物。这时候还叫“角黍”,馅料只有黍米,茭白叶一裹,放在草木灰汤里煮。换言之,粽子老祖宗是带有灰汁的碱味,最多再带点米香,与甜、咸都不沾边。
到了唐朝,长安人把蜂蜜淋在了糯米白粽上,甜粽开山立派。往粽子里塞果子的操作也一发不可收拾。宋人还发明了杏干、柿饼做馅的“蜜饯粽”。这也就不难理解如今天津人把江米小枣粽写进相声,山东人难接受豆沙和大枣以外的其他馅料。甜粽就此一统江湖多年,经验老到。
而咸粽则是出现在明代中期。肉粽拔剑出鞘,一举打破甜粽立下的江湖规矩,大致形成了北甜南咸的口味格局。从肥猪肉到火腿,从虾米到海胆,包罗万有,咸粽练出了变幻无穷的招式。光在广东,就出现了诸如肇庆裹蒸粽、东莞道滘粽、广州波罗粽等多位选手。
可这江湖之大,又何止甜咸两派。四川辣粽成了辣派粽子的“门面担当”,潮汕双拼粽选择甜咸都要……
战鼓擂响,粽子江湖,谁主沉浮?且看——
还可以分享海报
为你最“粽”意的侠客拉票
粽子江湖
咸甜都不过是家乡味
端午安康!
文案创意丨魏礼园 杨楚滢
绘画、H5设计、视频丨陈健怡
策划统筹丨纪映云
监制丨郑华如 黄建隽
配音丨钟传芳 王强梁丽凤何柱威雷梦媛郑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