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一队游客在浙江台州黄岩石人峡横渡溪流时遭遇不测,两人被激流冲走。6月3日,此事登上热搜榜,成为万众瞩目的热点事件。
国家旅业网从台州市公安处获悉,事发后,当地公安、应急等部门和民间救援力量展开合力搜救。6月4日上午,两人的尸体被搜救人员找到。
妄为
被废弃多时的景区热度依旧
悲剧源于拿生命当儿戏
国家旅业网了解到,事发的石人峡早先曾是收费景区,但早已废弃。因沿途有步道、吊桥、瀑布等,所以在当地户外圈颇为有名,再加上社交平台的推波助澜,满是关于此地的打卡攻略,因此吸引了众多驴友前往。
当然,悲剧发生后,小红书下架了相关内容,依然一身清白。
小红书是否无辜我们不得而知,但本次徒步活动的组织者肯定不无辜。
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6月1日、2日,也就是事发当天及前一天,当地曾连续发布暴雨预警。在这样的情况下,驴头仍执意组织驴友们前往徒步探险。如此缺乏敬畏之心的行为,可以说是过于轻佻妄为,拿生命当儿戏了。
枯水期的石人峡 vs 雨后事发时的石人峡
6月4日中午,黄岩区应急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经全力搜救,2名失联驴友于6月4日10时许被搜救人员找到。经确认,已无生命体征。
心寒
做人要留一手?
令人寒心的驴友,都是被惯的
相同的剧情我们已经看得太多:驴友们兴致勃勃前往荒郊野岭徒步探险,发朋友圈展示自己的勇敢。一旦出现迷路走丢受伤等意外,责任就全落在了当地政府及社会救援力量上,白白耗费大量公共资源。
更令人寒心的是,这其中不乏如下的案例:
2011年1月16日18时30分许,4名擅自进入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登山爱好者,在被困约25小时后被成功救出。为救他们,当地消防部门出动了两个消防中队,另有10多名护林员及森林公安参与。
然而,当记者问:“这么多的人前来救援,是否应该向救援人员表示感谢?”一位驴友竟如此回答:“没啥说的,这是个什么事呀!”其他驴友均沉默不语,显得理所应当。
2011年10月,9名驴友在四姑娘山违规登山失踪13天后被救出,为此四姑娘山景区、小金县出动上千人参与搜救,仅救援成本就约10万元。
获救后,驴友们的表现让救援总队的秦教练颇感心寒:“非常心寒,我一看到他们我就很心寒,他们坐在那里像个英雄一样摆谱…还有我们的人仍在山里,他们也毫不关心。”
此后,针对经过部分减免后的3万元救援费用,驴友方公开表示:救援方必须出具所有参与救援人员的名单、联系方式,以及相关文件规定。
2021年5月9日,80余名驴友到北京房山爬野山,结果11人迷路。房山蓝天救援队接到求救电话前往救援,他们找到了这11名驴友护送他们下山。
一路上,驴友们渴了就跟救援队员要水喝,饿了要饭吃,还要烟抽。等到救援队员的烟抽完了,他们才从兜里拿出自己的烟。等救援队员们都没水喝强忍着的时候,有驴友竟然从包里拿出水来煮茶喝,并自豪地说“做人要留一手”。
……
都是惯出来的。
不过,针对这样的事情,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问:这些救援的成本算谁的?凭什么要他人甚至全社会来集体承担?
那么,这一次石人峡事件的救援成本,该算谁的呢?
处罚
如果组织者是旅行社
旅行社会被罚得不敢再犯
这事如果是旅行社组织的跟团活动,那就简单了——除了救援成本,还有文旅局的处罚,当然包括赔偿和罚款,加一起足以让该旅行社永远不敢再犯。
其实,根本就不需要涉及如此大的悲剧。事实上,只要跟旅行社沾得上一点点边,游客的利益都能得到最最充分的保障。
国家旅业网每周三有个固定栏目叫《周法》,去那里看看,你就能知道旅行社干旅游,都需要承受些什么——
跟团游客在自由活动期间参加同学聚会饮酒醉死途中,旅行社被判担责40%,赔偿原告张某等经济损失21万余元;
游客戴某在跟团游期间上厕所时摔伤,构成十级伤残。旅行社被判担责30%,赔偿22597.02元;
西安男子李某报名参加288元北京大巴团5日游,旅游途中未听导游提醒擅自去陡峭景区攀爬长城不幸猝死。旅行社被判担责60%;
叶某等东莞某小学的20名教师与当地旅行社签订合同,前往张家界等地旅游。在张家界景区游玩途中遭遇雷雨天气,叶某遭雷击致十级伤残,旅行社被判承担20%的责任,赔偿6万余元……
规范
不能再放纵非法组织者了
要同监管旅行社般监管无资质的
这次徒步活动,到底是不是旅行社组织的呢?国家旅业网从黄岩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了解到,被激流冲走的二人是驴友,他们并非跟团旅游。
所以,一切跟旅行社无关。这下子,事情就麻烦了。
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无资质非法组织旅游活动的机构或个人,文旅局管不着。
比如说,江西曾发生过一次更大的悲剧。那一次,多位户外群主联手招募了283名驴友前往靖安吕阳徒步玩水,当天往返,每人收费数十元不等。不幸的是,游玩当天遭遇山洪,结果酿成了四名游客遇难的惨剧。
事发后,靖安县文旅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俱乐部自行组织的活动,是不通过旅行社的,无法监管。”
最终,涉事群主们将此悲剧定性为“实属人力不可抗拒之意外”了事,无一人担责。至于他们后来是否还从事这门生意,那就没人知道了。
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像监管旅行社一样,把这些户外俱乐部、微信群、保健品公司、培训机构、各种厂家、达人等实实在在地监管起来,即使他们根本就没有从事招揽、组织旅游活动的资质——话说回来,没有资质的,难道不更应该加强监管、震慑吗?
据《2023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不完全统计,2023年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425起,涉及人员1350人,受伤320人,死亡156人,失踪26人。
如此多的事故,如此多的涉事人员,如此多的生命,以及必然会消耗在救援中的巨大的社会资源。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规范,需要达成某种共识,即:不能再因为缺乏资质而放过任何人,非法组织团队旅游活动者,必须受到惩罚,造成重大后果者,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如果这次石人峡悲剧的事后处理,能够打出一个样来,那也算是对遇难者最好的告慰了吧。
撰写|未名湖
编辑|Astrid
校对|王木木
审核|雷蕊
版面设计|皮蛋菜周
国家旅业读者社群
跟懂你的人,聊痛快的天儿。
国家旅业为一路以来支持我们的广大读者朋友们打造专属的读者社群,欢迎各位的加入,畅所欲言!
愿未来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共创属于我们的旅业大变局!
可扫码添加编辑为好友
并备注旅行社名称和您的名字
通过审核后即可受邀进入读者群
谈天地、交朋友、明事理
懂旅业、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