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 “乡约”有你
乡村,蕴含了农耕文化的传世智慧,在那里,有树荫鸟鸣、芦花荡荡,有村舍俨然、鸡鸣犬吠,那份难得的惬意与淡然,暗藏了多少城市人的田园梦。
在拥有良田沃壤的运城,乡村,是底色,是气韵,是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文化载体,农田、民居、特产、美食,则是乡村文化与风情的集中展示地,它们让乡村多了些许恬淡与诗意,又带着几分乡村的粗犷,让乡村更为人所向往。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82条“岁时节令 自在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开启新一年“乡村四时好风光”线路之旅,“山西·运城春风十里休闲乡村游”线路成功入选。在该线路中,游客可以体验田园采摘,感受农耕文化,品尝河东特色美食,乡村优美的风光、淳朴的民风、可口的饭菜,定能让游客放慢脚步,放松心灵。
行程路线
垣曲县岭回村—夏县王家河村—夏县前坪村—临猗县薛公村—稷山县姚村—新绛县光村
距离中心城区车程:
垣曲县岭回村1小时42分钟(距离中心城区115公里,下同),夏县王家河村1小时41分钟(58公里),夏县前坪村2小时11分钟(82.6公里),临猗县薛公村1小时25分钟(72公里),稷山县姚村(国家板枣公园)1小时45分钟(80公里),新绛县光村1小时40分钟(110公里)。
第1站
垣曲县岭回村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桃花,是春的使者、花的精灵。每年农历正月底二月初,在垣曲县岭回村,千余亩桃花由南向北次第铺开,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桃花如云似霞,在远山和良田的映衬下,好似一幅精美的水彩画。
每年,在垣曲岭回桃花节举办前后,都会有大量的游客聚集于此,漫步、赏花、游玩,只为一睹岭回桃花的芳容。
春暖花开的时节,朵朵桃花于岭回村鲜艳盛开。在高山,在田野,随处可见它们娇俏的身影。桃花挤挤挨挨的,像一朵朵粉色的云,远观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近赏俏丽妩媚,似少女初妆。一阵微风吹过,朵朵桃花又化身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扇动着翅膀,在树下翩翩起舞,淡淡清香,让人心情愉悦。
近年来,岭回村依托村周边千亩山桃花,以庙会为基础,精心打造“三晋迎春第一花”乡村旅游品牌,让村庄变景区、田园变公园、风景变“钱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以花为媒、以节会友、旅游兴业、旅游富民的乡村振兴之路。(上图为资料图片)
第2站
夏县王家河村
一片树叶,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有了茶。一千多年来,古人在一碗茶汤中,感悟着生命的真谛。
在人们的印象中,茶场多位于南方,但在夏县王家河村,丛林环抱,奇树叠翠,浓荫蔽日,芳草遍野,就连南方的茶也在这里扎了根。
行至王家河村,500亩叠翠茶园在雾霭流岚之间优雅吐绿。田垄间,前来休闲避暑的游客沉醉于茶香飘逸的田园风光,禁不住想来个惬意的深呼吸。
这里的茶场生产的“厚民晋茶”,“喝”着山泉水,远离各种环境污染,无霜期短,生长期长,具备品质高、营养全、叶片鲜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午后,游客们坐在古香古色的品茶长廊上,看远处青山苍翠,泡一壶谷雨尖,品一杯泗交绿,新绿嫩芽在杯中舒展,茶香自碧绿中缓缓溢出,闭眼品茗间,仿佛置身于一丛丛茶树间……
北方人对茶园的认知,多是梯田一般的茶山,厚民茶场的茶园却不是如此。这里的茶树按照原来耕地的旧貌,种植在原本开垦的耕地中,并未仿照南方,开垦成梯田状的茶园,这样的好处是给茶树保住了健康生长的环境;茶场流转土地,种植业的改变,让村民的身份和生活都发生了变化。往昔掰玉米,今朝采茶忙。种茶之后,收入增加不少,行走在田垄间,村民们的脸上都是抑制不住的笑容。
如今,“厚民晋茶”已被列入“夏都四贵”,培育出的高山绿茶、红茶抗寒品种,已获得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金奖等奖项。同时,依托优越的山水禀赋和晋茶产业,王家河村也已然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第3站
夏县前坪村
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继续向祁家河乡前进,两侧郁郁葱葱,让人心情极为舒畅。不多久,就来到了前坪村。
质朴的乡村、满目的青绿,这个隐入大山里的世外桃源,拥有极为丰富的森林资源,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园林民宿村与静谧古村落的完美融合。游客可以在这里静观山水、细品美食、欣赏古戏。
一进村子,映入眼帘的便是“抱檏”二字,意为拥抱自然、返璞归真。村子的对面是金楼山,海拔1600多米,因一则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传说而得名。
信步走在村子里,随处可见的水瓮、瓦片、石碾以及屋顶的茅草、拿小麦和泥糊成的墙,都可以让游客感受到当地最原始的风土人情,享受“悠然见南山”的淳朴田园生活。
围绕“抱檏”二字,祁家河乡秉承环保理念,对村民的老房子进行改造,在保持原有的质感的基础上,用农村常见的石头、木头、石罐等材料进行点缀,从而打造出极具乡村气息、兼具现代元素的民宿院落。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的农村才是记忆中的样子。
在这里,游客白天可以到菜园摘菜,体验用柴火做饭的感觉,或是在农家乐品尝炸油糕、蜂蜜麻花、连翘鸡蛋、饸饹面等美食,夜晚还可以观赏繁星,与家人一起留下美好的回忆。
走出前坪村,驱车前行,还有涧水澄明、碧波荡漾的月亮湖,有俯临黄河、悬崖百丈的双山绝壁,还有一线天、老君洞等自然奇观,定能让您流连忘返。
第4站
临猗县薛公村
丰饶的黄河滩地、蜿蜒流淌的母亲河、四四方方的养殖池塘,在临猗县薛公村的黄河岸边,眼前的景色让人误以为来到了江南水乡。这里有8000亩的滩涂地和5000亩的沟坡地,滩涂水田秀丽,沟坡绿色壮观。
这里便是“网红”黄河大闸蟹的故乡,而这些大闸蟹,也正是让运城本地人也感到陌生的家乡特产。
在这里,南蟹北养不仅成为现实,蟹的品质还不输江浙,更为关键的是,大闸蟹养殖还成了薛公村村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走进大闸蟹养殖基地,抬眼便望见捞蟹人挥舞着捕捞网从养殖池塘里捞出一只只背青腹白、爪金毛黄的大闸蟹。据村民介绍,黄河滩涂土质肥沃,加之黄河水的不断滋养,使得这里适合大闸蟹生长,养殖出的大闸蟹不仅没有泥腥味,口感还特别好,可以说是味美鲜甜。
除了大闸蟹外,薛公村的黄河滩地上,还发展有小龙虾、南美白对虾、鲈鱼、甲鱼等特色养殖和莲藕种植,并建设了水上乐园、田园体验园、垂钓园等项目,游客来到这里,不仅可以吃到美味的大闸蟹和小龙虾,还能尽情体验乡村风情,觅得一份乡村的恬静与适意。
第5站
稷山县姚村
车子行驶在去往姚村的道路上,千年枣树随处可见,触手可及。微风轻轻拂过,明黄色的枣花随之摇曳,让人的心也不由得跟着跃动起来。
这里拥有中国最古老、最名贵的板枣园区之一——稷山国家板枣公园。万木吐翠,林海茫茫,这里孕育了一片“守望千年”的板枣古林,它们风姿各异,生长茂盛,果实丰硕,为来往游客营造了一个充满魔力的梦境,随着阳光轻柔地洒在林间的小道上,游客们仿佛走进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
每年秋分,这里还会举办后稷农耕文化节,表达人们对祖先的纪念、对大自然的尊重、对收获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到园区,你可以去板枣博物馆,领略后稷教民稼穑的大义与千年板枣的厚重,感受后稷文化、农耕精神;你也可以去板枣童话乐园,让孩子们在各种各样的游乐设施中自由地奔跑和玩耍;或者乘坐“稷山号”旅游观光小火车,穿梭在历史悠久的板枣林中,随着火车缓慢行驶,林间的微风还会为游人带来淡淡的枣花香;当然了,你还可以漫步非物质文化主题街区,品尝各种地道的小吃,感受这里浓郁的生活气息。到了夜晚,灯火辉煌的街区将为这里增添更多的活力与魅力。
在这里,乡村振兴与农文旅完美融合,板枣文化与自然美景相得益彰,这里不仅是亲子游玩、体验农耕的胜地,也是休闲度假、品尝美食的好去处。
第6站
新绛县光村
一座寺庙,反复修葺,留下数个朝代更迭的记忆,风雨沧桑,却仍保持着栩栩如生的佛像雕刻;一方砚台,三代匠人,用一把把刻刀,从采泥到雕刻、砂磨再到入窑烧制、出窑,几十道工序;一个古村,仍保有传统砖刻图案,雀、蝙蝠、仙鹤、梅花、竹子,包含了百十年来的村风村情……一点一滴,都是村民们数百年来的精心守护,是情怀与毅力的一拍即合、共同谋就。
如此种种,都汇集于新绛县泽掌镇东北部的一个小村庄——光村。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来为商贾云集之地,现有村落始建于北齐,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村内现有福胜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光村遗址(山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玉皇庙、关帝庙等3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拥有生产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绛州澄泥砚的研制所。
走进福胜寺,就被这里古色古香的建筑所吸引,据碑刻记载,此寺建于北齐时期,宋、元、明、清年间均进行过修葺。该寺共有四进院落,穿过廊亭北登十三阶便到达最令人震撼的第三院落,弥陀殿即坐落于此,宝殿五间见方,飞檐斗拱均是盛唐风采,大殿内供奉有高五米的如来佛像、南海观音、十六罗汉。其中,南海观音衣袂翩翩、形态优美,被誉为“最美观音”。
走出福胜寺,信步游走于光村,会发现这个小村庄给人的惊喜远不止于此。整个村子四四方方,十分规整,每走几步,就能邂逅明清时期的各种民居建筑,令人恍惚间以为穿越了时空。其中,赵家大院和薛家新院允许游客进入。赵家大院修建于清同治年间,此院门楼高贵大气,墙高非一般人家,砖雕斗拱、方椽、匾花均精雕细琢,疏密相间。薛家新院则是光村薛家24座院落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属前庭后院三进院落式布局,以木雕、石雕为主。院落北房高大宽阔,中间门上的落地罩为“飞罩窗棂”,中间为“团寿”,四周刻有四个蝙蝠,寓意福寿临门,东西厢房窗户上圆下方,取意“天圆地方”。
精美的建筑与雕刻,令人叹为观止,数百年的坚守,不免令人动容,光村,还有更多东西值得探访。
来源|运城新闻网
监审|梁五刚
责编|张李茜 李樊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