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游记
杨 志
2024年4月29日至5月7日,随团游览了俄罗斯和阿联酋(迪拜)。
迪拜纸醉金迷的景象,激发不起我游览的兴趣。
而俄罗斯(前苏联主体部分),对于从小就看苏联电影、听苏联故事、欣赏苏联歌曲,羡慕“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土豆烧牛肉”的苏联共产主义理想的我来说,能够亲眼见识俄罗斯这一国度,一直是我的梦想。前苏联曾援助我国,我们至今还铭记着苏联人民对我们恩情,也正是缘于这种感情,促使我毕生都想到俄罗斯这个国度来看一看。因此兴致盎然。
这次俄罗斯之行,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俄罗斯的现在,也了解了俄罗斯的过去和她的地理、历史、人文文化,增长了不少见识,还与俄罗斯人进行了较为亲密的接触,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旅游体验。非常值得珍藏。
图片来自网络
4月29日,我们在北京时间的下午7:30出门,折腾了将近23个钟头才从广州到达此次飞行的目的地——莫斯科。
莫斯科是俄罗斯现今首都的所在地,此处有著名的克里姆林宫、红场、莫斯科军事博物馆、莫斯科大学、莫斯科地铁和莫斯科河等景点。
第一晚入住莫斯科郊外的酒店,晚上,附近不时传来火车行驶的节奏分明的咣当声。这声音,听起来是那么地熟悉又是那么地古老,哦,这不就是几十年前的老式火车行驶时发出的声音么。听着这声音,我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响,回到了那过去的年代。俄罗斯的火车及其路轨,与我国的相比明显落后。当我体验了一趟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高铁后,更是深有感触。俄罗斯高铁时速仅有100多公里。火车开不快,除了动力原因外,路轨的先进性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这就难怪它的旧轨(普通钢轨)慢车开起来会有明显的“咣当”声了。辉煌的历史记忆与现实的落差带给我的冲击,刺激着我的心理感观,让我五味杂陈,震撼和嘘唏!
想当年,是苏联老大哥帮助我国建设156个重大工程项目,在落后的小手工业经济基础上帮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我当年年轻的时候,开着苏联帮助建设的洛阳东方红拖拉机厂生产的新型推土机是多么地自豪和感恩苏联老大哥。人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想到,当年的小弟,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其科技与产品就已全面超越当年的老大哥。加上俄罗斯受到西方制裁的原因,我们还发现,我国生产的汽车长驱直入俄罗斯,其街上行使的汽车80%以上都是中国生产的。这些现实让我们这一代人亲眼目睹,难于置信,但又是事实。不知咋的,我在自豪之余,又不免有些许悲悯。
莫斯科地铁(图片来自网络)
游览俄罗斯,其城市建筑的恢宏气派让我印象深刻。俄罗斯城市的宏伟建筑大多是十八、十九世纪建成的,建筑物具有巴洛克风格(是17到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装饰风格,其特征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奢华富丽的装饰,正面有繁多的圆柱、壁柱,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恢宏大气。城市建筑质量上乘,经久耐用,保护完好。也许是其国土辽阔,人少地多,城市规划整齐划一,方方正正,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建筑规划的旧建筑和违章建筑。俄罗斯的建设规划水平,还体现在其他的建设上。我们从莫斯科坐高铁到圣彼得堡,我坐的位置太阳斜晒,在高铁行使的过程中,这种状况都没有变化过,由此我判断铁道线路修建基本上都是笔直的。后来从电视上看到俄罗斯地图上标志的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铁道线路也证明了这一点。嗨,没办法,人家国土辽阔,相当于我国的两倍,人口只有我国的十分之一,所以铁道想在哪建就在哪建,想怎么建就怎么建,划条线就行。
在莫斯科期间,我们也顺路参观了1932年开始修建的莫斯科地铁,我们惊异,俄罗斯这么早就具有这么发达的工程技术修建造出这么宽敞的地下工程,它就像宽敞的地下宫殿和艺术博物馆,让我们惊艳和叹服!
我们在莫斯科的一项重要的游览活动是参观俄罗斯国家军事博物馆,这也是我国领导人早期参观过并对俄罗斯领导人提出应该向中国人开放的一项旅游项目。博物馆的展品非常丰富且具有纪念意义。在俄罗斯国家军事博物馆,其馆外摆放着众多二战及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型武器实物展品,也有当代的苏27战机、洲际导弹等,让人大开眼界。馆内有斯大林、朱可夫及战斗英雄画像和实物展出,有保卫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攻占柏林和其他时期与美帝斗争等的史料展出。这些展出充分展现了苏联(俄罗斯)人民反法西斯抗战的艰苦卓绝和波澜壮阔,是一幅反法西斯、反美帝军事斗争的壮丽画卷。作为俄罗斯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参观时也见到一队俄罗斯士兵正在观看展览。之后,我们观看了著名的俄罗斯红星歌舞团展现前苏联历史片段的表演,也算是领略了俄罗斯顶级艺术团体的表演才艺,近距离地欣赏了一把俄罗斯文化艺术。
实地游览克里姆林宫、红场和莫斯科河之后,让我有对于地理名胜终于能到此一游的感觉。当时恰逢克里姆林宫及红场为迎接5月7日举行普京就职礼和5月9日举行纪念俄罗斯抗战胜利79周年阅兵进行装修,回国后在电视上看了普京就职典礼和阅兵,其现场感受就更强了。
靠近波罗的海的涅瓦河畔的圣彼得堡建城321年,是俄罗斯的北方首都(所谓北方首都,就是在沙皇时期,包括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时均将首都设在此处)。著名的冬宫、夏宫、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均坐落此处。
夏宫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后期执政与居住所用官邸,内藏全球最具特色的用波罗的海所产的珍贵巨型琥珀建成的房间,宝光十色。
冬宫坐落在涅瓦河畔,是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官邸,内藏众多的文物古董,是一座富有历史与文化价值的宫殿。列宁在一九一七年发动革命攻打冬宫的事件就发生在这里。此次实地游览,仿佛与历史有了一次直面接触的感觉。
我国著名的大型史诗歌舞剧《东方红》里有一句经典的朗诵词让人们记忆犹深,这句朗诵词是: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里所说的一声炮响,指的是俄罗斯的阿芙乐尔巡洋舰在1917年发出的攻打冬宫的第一声炮响。这艘1903年建造的著名战舰,至今仍在服役,属于俄罗斯的波罗的海舰队。在涅瓦河畔,常年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在俄罗斯,不少具有特色的本土产品深受游客欢迎,除了常见的巧克力、蜂蜜、鱼子酱等,产自俄罗斯的紫金饰品、波罗的海的琥珀、蜜蜡饰品、普京代言的军用手表,都是游客争相购买的商品。正宗的俄罗斯40度伏特加,喝起来香醇可口,实为珍酿。但囿于俄罗斯人不善于营销的特性,俄罗斯的这些名产,较少对外进行广告宣传和出口,只是自产自销,静静地躺在俄罗斯商场的一角,供俄罗斯人享用。
现今,俄罗斯受到西方国际社会严重的制裁,除了来自中国和部分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进口产品外,来自西方的进口产品非常匮乏。制裁给旅游服务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很多的不便,譬如购物时不能使用VISA卡,只能在一些大型商场使用中国的银联卡;而在普通商场,连中国的银联卡都难于使用,也难于直接用外币购物,只能使用卢布。
俄罗斯有150多个民族,以东斯拉夫民族为主体。因为地处严寒气候带,寒冷造就了他们严酷的性格,大多数的成年人平时看起来都是不苟言笑的;但年青的小伙子、小姑娘还是乐于近人,热情洋溢的。战斗民族的性格,讲究酷和英雄气概。也许是俄罗斯对车速没有太大的限制,他们开起车来速度很快,很拉风,连铲车都开得跟小轿车一样欢快;在街上我们看到一位开敞篷小车放着音乐的小伙子,边开车边扭动身躯,招摇过市,当发现路人欣赏他的开车风范时,竟然站了起来。俄罗斯人开车的文明程度还是很高的,当车遇到行人过马路时,车主会很有礼貌地礼让,并且经常会打手势示意行人先行,其良好的人文素质值得钦佩!
作为面临战争、直面西方制裁的俄罗斯人,我们从他们的脸上很难发现战争和制裁给他们带来的阴影和丝毫的愁苦。可能是在受制裁的环境下深切感受到中俄的纯真友谊吧。俄罗斯人看到我们这些来游览的中国人还是很友好的,在相遇时,经常会主动跟我们打招呼,不管是青年学生还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遇到军人,如果我们想邀请他们一起拍照,在纪律允许的情况下他们也是很乐意的。我们乘坐游船游览涅瓦河,期间观看了俄罗斯民间的演唱与风情舞蹈演出,俄罗斯的歌舞激情洋溢,舞者友善热情,与之互动,情绪深受感染。
俄罗斯之游,风情独特,韵味十足,让人赏心悦目、难以忘怀!
作者简介
杨志,原广东农垦创业部队“林一师”军人子弟,农垦二代,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退休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