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萌萌 通讯员 宁小燕
“牛角酥,状似牛角,瓜皮淡绿色,刨去皮,则瓜肉浓绿,籽赤红,味浓而肉脆,北京亦有,谓之‘羊角蜜’。”这是汪曾祺先生在《夏天》一文中对羊角蜜的细致描述,读之让人心生喜爱。
5月28日,记者走进孟州市河雍街道富村的温室大棚,绿油油的羊角蜜藤上挂满了果实,长势喜人,果香浓郁。
“羊角蜜现在已经成熟,采摘期可以持续到今年7月份,它的糖度高、皮薄、清脆可口,是老少皆宜的瓜果‘营养王’。”大棚负责人璩永吉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们的20座大棚,有一半种植草莓并发展采摘经济,其他的大棚还培育了火龙果、木瓜、哈密瓜等特色水果,眼看今年又是丰收年。”
在钱庄村的温室大棚,工人们或是在给丝瓜搭秧打顶,或是在给丝瓜蘸花。“给丝瓜蘸花能有效防止烂花,提高坐果率。”钱庄村阳光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钱继承介绍着,“前段时间蔬菜苗都卖完了,目前处于作物换茬阶段。”
钱庄村育苗基地共有12座大棚,占地面积100亩,基地内建设有现代化智能育苗棚一座,日光温室大棚6座,地上暖棚5座,集育种、推广、经营为一体,引进国内外优质蔬菜瓜果种苗进行培育,并实施标准化生产,实现了一年四季不间断育苗。
东王庄村以葡萄种植闻名,家家户户几乎都种有葡萄。“我家种了有十几亩地,品种有夏黑、巨峰、阳光玫瑰,这两天正忙着疏果。”在地里忙着的种植户王亚萍说。
西田丈村葡香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该合作社以种植阳光玫瑰葡萄为主,种植面积达到30余亩。“去年,我每亩净利润在一万元左右,今年的销售额也不会差。”种植户崔红利笑呵呵地说,在自己致富之余,他还为村民提供了多个岗位,每人每天可赚80元,帮大家实现就近就业。
近年来,河雍街道聚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共计建设110余座果蔬大棚,发展了丝瓜、葡萄、水蜜桃、草莓等一系列果蔬,每个大棚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5到6万元,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
“下一步,我们将推进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果蔬大棚+生态采摘园’等农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规模农业、订单农业,促进种植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充分激发乡村振兴‘原动力’。”河雍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