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巧克力几乎是走进了绝大部分的家庭,比起糖果,巧克力更加的浓郁和有嚼劲,可可豆的特殊香味,让很多人对它魂牵梦绕。但是作为外来物的巧克力,一开始传入中国时,并没有受到这么热烈的欢迎。
当初,巧克力刚刚传入中国时,康熙下旨要吃巧克力,吃前读了900多字的“说明书”,随后他竟然问道:为什么没写药效?这中间发生了什么,让康熙问出如此哭笑不得的问题呢?
康熙突然想吃巧克力
1693年的夏天,像往年一样,烈日炎炎,闷热无比。中午的阳光像烤炉里的炭火,炙烤着大地,就连树上的蝉都热得懒得鸣叫。
但是就是这样的天气,康熙却生了一场怪病。他躺在床上,盖着厚厚的被子,嘴里却喃喃地说着冷,前来为康熙诊断的太医都感到无能为力,这可将大臣和后宫的娘娘们急的团团转。
就在大家都在为皇帝的病急得晕头转向时,两位法国传教士托人传话,他们又奇药能够治好皇帝的病。
身为皇帝的康熙一直对外国的东西嗤之以鼻,而朝中的大臣和太医也将外国的人视为蛮夷。因此,一开始并没有人在意这两个法国人所说的奇药。
但是,随着康熙病情的加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劝说康熙试一试外国人的药。一切准备妥当后,康熙服用了他们的奇药。
令康熙没有想到的是,服用了太医院开的无数个方子都没有见效,仅仅吃了几粒外国的奇药,病症就有所好转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康熙居然彻底恢复了。
这趟经历,他和那两个法国人成为了朋友,也让康熙大大改变了对外国事物的看法。于是,他开始探索外国的稀奇东西。
几年后,一批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将巧克力带到了中国,当时巧克力还不叫巧克力,而是音译为“绰科拉”,当时的中国人认为这是一种药品。
1704年的冬天,传教士铎罗远渡重洋来到了中国。他求见康熙,康熙也热情地接待了他。此后,两人并没有什么交集。
1706年的夏天,又是非常炎热的一年,康熙在一行人的陪伴下前往热河避暑。或许1693年夏天的那一场大病让康熙记忆深刻,因此,在前往热河的过程中,他回想起当年的法国奇药,又对外国的东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当时,中国慢慢了解到“绰科拉”,一些人对它产生了兴趣。作为皇帝的康熙,也突然对它产生了兴趣,因此,他突然下旨,自己要吃“绰科拉”。
吃“绰科拉”的任务就交给了武英殿的总监造赫世亨,皇上的心血来潮,让造赫世亨有些摸不着头脑。突然,他想到了两年前来中国的传教士铎罗,果然,他手里一共有150块的巧克力。得知是康熙要吃巧克力,铎罗慷慨地拿出了50块给赫世亨。
为了让康熙顺利地吃上巧克力,造赫世亨花了不少的功夫。为了有更好的吃法,他打造了专门的银器,为了让皇帝安心的吃巧克力,他还让铎罗为巧克力写了一份900多的说明书。
但是,结果却让赫世亨大失所望。
康熙心生不屑
一切准备好后,赫世亨满怀期待地将巧克力送到康熙的眼前,他心想,自己如此周密的准备,一定不会让康熙失望。
他将稀释好的巧克力端给康熙,同时还把900字的说明书也递给了康熙。
康熙仔细地阅读说明书,但是渐渐地康熙面露不屑的表情。原来,在康熙的眼里“绰科拉”是一种药物,既然是一种药物,就应该能够治疗某些病症,但是造赫世亨交上来的说明书,没有一字提到它的药效,反而全是介绍的内容,丝毫不能引起康熙的兴奋。
康熙问道:“为什么没写药效”,这让造赫世亨一下子摸不到头脑。因为他知道,“绰科拉”就是一种饮料,根本不是药物,当然没有药效。于是,他向康熙解释道,“绰科拉”在国外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饮料,经常饮用,能够对身体有益,就类似中国的茶叶。
康熙听后,再次表现出质疑。既然是茶,那就更没有什么意思了,因为康熙知道中国的好茶实在太多,而这种味道奇怪,颜色发黑的茶,他实在想象不出来有什么好喝的。
造赫世亨不甘心,他找到葡萄牙的传教士询问巧克力到底有没有疗效,结果让他欣喜若狂。于是连夜写出结论上报给康熙。
“绰科拉”不是药物,可以称作茶,但是也不同于中的茶叶。适量饮用有益身体,而且无论大人小孩,老人等都可以饮用,能够起到提神,补充体力的效果。不过有内火、痔疮、泻血的人不适合饮用。
康熙看完这个结论后,也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反应,因为在他的心里,这样的功效还不如中国的茶叶呢,所以也只是淡淡的回答道“知道了”。
就这样,康熙接二连三地否定了造赫世亨带来的“绰科拉”。或许,当初康熙想要“绰科拉”根本就是临时起意,所以才对它非常的不屑。也或许,康熙的心底仍然是唯我独尊的态度,尽管下旨要吃巧克力也只不过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并非真的要接受外来物。
于是,原本还想借此收到皇帝赞赏的赫世亨尴尬地退了下去。至于康熙到底有没有吃他奉上去的巧克力,造赫世亨也不太清楚。
但是,非常肯定的是,巧克力在当时真的没有掀起什么水花,第一次露面,连皇帝都如此不屑,让巧克力早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都没能打入中国的市场。
直到近代以来,随着中国和外国频繁地打交道,中国人不断接受西方新的思潮和新事物,对越来越多的外来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当年的“绰科拉”也被重新译为巧克力,它也被更多的人知道。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巧克力也从当年的茶饮演变成多种多样的食用方式,其中固体状的巧克力被绝大部分的年轻人喜爱,巧克力在中国的市场也越来越大,它再也不是当年康熙不断拒绝的无名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