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邵陽12月27日消息“咯咯咯咯,咯咯噠……”每天天還沒有亮透,湖南省邵陽市新邵縣龍溪鋪鎮吳傢村的山坡上便開始熱鬧起來,成群的土雞開始在坡上、草垛裡覓食,撒歡。
“我們白天讓雞群在荒坡上自由覓食,中午、晚上再補給自己種的玉米、蔬菜等,每一批雞都要養夠8個月才出槽。這樣養出來的雞肉質鮮嫩,口感筋道,營養價值高,很受市場歡迎。”53歲的李庚初一邊看護雞群,一邊笑呵呵地說。
李庚初看護著雞群(央廣網發 孫詠梅 供圖)
幾年前,李庚初還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傢中6口人,4個孩子正在上學。李庚初兩口子都沒有什麼手藝,靠打點零工艱難地維持生活。“過去,我們的生活就是吃瞭上一頓,擔心下一頓,連孩子的生活費都是向大夥兒借的。”回首當初的窘境,李庚初萬分感慨。
“人窮志不窮,我一定要擺脫貧困戶這頂帽子!”傢門口有好山好水好生態,李庚初覺得林下養雞是個好路子,決定發展養殖產業,卻為沒錢啟動而幹著急。“老李,你可以申請小額信貸。”村支兩委得知情況後,主動上門宣講針對貧困戶的小額信貸政策。 2018年,李庚初如願領取到瞭5萬元無息貸款,村裡還免費提供瞭一片荒山。於是,他開始搭建雞棚、購買雞苗,甩開膀子幹起來。
“走地雞”變成瞭致富“金鳳凰”(央廣網發 孫詠梅 供圖)
雞苗生病、銷售困難……創業之初,一個個難題接踵而至。村幹部瞭解情況後及時跟他做思想工作,幫助他重拾信心。同時,幫他聯系農業技術人員分析查找雞群生病的原因,並幫他做宣傳打通銷路。
在村支兩委的幫扶和李庚初自己的努力下,養雞場很快就發展起來。從剛開始的存欄幾百隻土雞到現在的2000多隻,旺季時每天能生產雞蛋五六百個。由於李庚初傢的土雞堅持純天然喂養,口碑非常好,每斤能賣到25元,雞蛋每個也能賣到1.5元。目前,傢庭年收入也突破瞭10萬元,早就摘掉瞭貧困戶的帽子,現在更是村裡的致富能手。2020年,李庚初還把自傢矮小破敗的舊房拆除後,蓋起瞭三層寬敞的樓房,街坊鄰居都羨慕。
“我能成功脫貧,少不瞭政府幫扶和鄉親們的支持,如今,生活越來越好,更要做好帶頭作用,發展好產業,盡己之力帶動大傢共同發展,走上致富之路。”談起未來,李庚初信心滿滿。(記者張志誠 通訊員肖斌輝 孫詠梅 肖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