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人生 娓娓道來 ( 點擊▶︎收聽 )
一如既往,回國去機場前,吃水餃,圓頭菜餡,我傢第一次吃這種餡。
吃完,款款去彈琴,並讓我錄制,平時不讓錄,我明白這是她向父親的告別方式,她不會說出來,但能感受到。
七年前第一次我從溫哥華離開回國前,也是傍晚時刻,通紅的火燒雲剛剛降落海面,從我租住的高層公寓正好能看見,很漂亮,漂亮地孤獨。公寓內一張從宜傢買的黑色松木桌上,剛端上水餃,芹菜餡,熱氣騰騰,獨缺幾頭大蒜。

年過80歲的嶽母2023年這個國慶節第一次出國,沒倒完時差,第一站去參觀菜市場,回傢就下瞭她這一生在國外第一道命令:包水餃,圓頭菜做餡。此前,我和老婆從來都認為圓頭菜不能做水餃餡,菜餡太硬,不好吃。薑的確老的辣,餃子一上桌,真好吃,嚼頭大,味道純。
我問嶽母,咋知道圓頭菜水餃好吃?她說,倆原因,一是傢庭原因,逛完整個菜市場,就這菜最便宜,不到一加幣一磅;二是鄉土原因,對山東人來說,啥餡都能包水餃,“洋蔥餡的也好吃啊,加些五花肉油渣。”
七年前那頓芹菜餡水餃,我本想告訴嶽母,當時,芹菜是最便宜的菜,芹菜根還榮膺我傢在異國他鄉養的第一顆綠植,後來,我返回溫哥華,打開公寓門,映入眼簾的就是那顆盛開的芹菜花。
七年前,吃完芹菜水餃,我就站在窗前,不遠處茫然的海面,那時,款款七歲,她正在一個小水盆玩水,突然看我拿箱子出門口,她有些驚慌,水撒在地上,她站在門口,我沒回頭,走到樓下,拍下這張黑夜裡的照片,淚眼朦朧。

其實,遙想很多年前,我還不大,父親去世時也傷心哭過。父親去世前,我攙扶著他專門到我姥姥傢“辭門”,吃的白菜水餃,吃完,他到灶臺抓起一把柴灰,摩擦著水餃盤的表面,說,我的病治不好瞭,灰能消毒,別傳染你們。後來,姥姥去世瞭,姥爺也去世瞭,我的舅舅也英年早逝,他們去世前最重要的正餐一定是全傢吃水餃。
水餃一直占據著我傢最核心的、最虔誠的“食神“地位。
水餃是年夜飯,是我高二在《萊蕪日報》第一次發表文章的點贊飯,是我成為全村第一個大學生時的慶祝飯,還是我結婚時的婚宴壓軸飯;水餃是我傢兩個女兒出生時的紀念飯,也是我每一次離開傢出門打工的“祝福飯“,還是每一次去父親墳頭祭奠時擺在石碑前的相思飯。
額外補一句,我的父親,一生脾氣暴躁,對吃的要求很挑剔。年輕時當兵,多年就一件事,在大山深處挖山洞,吃不好,得上胃病,這個病最終也導致要瞭他的命。復原後,回傢種地,地少人多,他兄弟姐妹八個,為果腹,隻能種地瓜,地瓜長得大,能養活全傢,長期吃地瓜,胃就更差。母親做飯,他不是嫌咸淡,就是嫌冷熱,也或嫌棄做飯晚瞭。冬天炒白菜,母親的想法是每頓就放一點點油,每頓都能燒個菜,父親就認為燒菜要多油,可以不用頓頓有菜,我那時無法調和他們的矛盾。
後來,母親自己找到瞭解法:“看事不好包水餃”。不管啥餡,不管有無油和肉,隻要是水餃,父親就喜笑顏開,就不挑剔飯。

今晚,吃完水餃,閑聊瞭一會,照例打開門,款款不再是那個七歲的孩子,她依舊在門口跟我說再見,微笑著,很好看,我依舊不敢多看,上車趕緊打開窗,深呼吸,要不會感覺密閉癥要犯。
去溫哥華機場經過市中心,Downtown燈火通明,燈火通明地孤獨,我好奇有多少人生活在萬傢燈火裡,來自哪裡,去往何處,又或偶然萍水相遇,而我還是要跨越一萬公裡的太平洋,謀生這活,眾生平等,從來不易。我也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多少人跟我一樣,出遠門前,一定全傢吃水餃。
七年瞭,第一次在加拿大吃水餃時,那張小小的黑松木桌子還沒買,我們就在剛租的公寓裡,站著吃瞭水餃,當時神來之筆,有醋,國內帶的;後來,黑木桌換瞭紅方桌,配瞭六把椅子;再後來,換瞭圓桌子……

(女兒畫作:“爸爸回來瞭”)
事實上,七年前,從溫哥華來到杭州後,第一頓飯就是到阿裡二號食堂吃的水餃,後來,各個食堂的水餃我輪番吃,再後來,去阿裡雲食堂,到螞蟻食堂,到阿裡廣州食堂,不是找人,是找水餃……我對水餃的要求也是,不管啥餡,不管有沒有油和肉,誰請我吃水餃我愛誰,毫無底線……
款款有個妹妹,叫朵朵,今年七歲,恰好是七年前我離開溫哥華時款款的年齡,朵朵昨天下午問我能否不回國,少掙點錢,她可以不吃糖瞭。今晚,我離開前,她在打遊戲,不看我開門離開,我走後,她媽媽告訴我,朵朵去擦桌子瞭。
等我到瞭機場,朵朵還是哭瞭,跟我視頻,嘴裡叨念說sixteen weeks,16周是我和她約定回來看她的時間,她對月份不是太懂,對周印象深刻,等我每次快回來時,她就每天倒計時。我老婆也倒計時,算好時間,提前調好餡,我一進傢打開門,桌上那盤熱氣騰騰的水餃正好可以開吃。
話說,我傢的水餃有兩種版本,一種配大蒜,一種不配大蒜,後者就意味著吃的是“滾蛋餃子”,吃蒜上飛機畢竟不合適,盡管,在我看來,大蒜就水餃,絕配,就像伯牙鐘子期。吃完第二個版本的水餃,我就去機場,回中國打工掙錢,用我同學的話講,我是“大雁爸爸”。
離開前,我教朵朵學成語,她學的第一個成語是燈火通明,下次回去,打算教她另一個成語:萬傢燈火。
趙先超 初稿寫於2023年10月5日
『本期故事人物』
趙先超:出生於山東,工作生活於杭州與溫哥華之間的“大雁爸爸”。
— END —
由於公號改版,為瞭您和我們的再次見面
請關註賬號,點亮星標🌟
👇🏻 真誠推薦你關註👇🏻
鐵妹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