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怎麼能錯過吃栗子呢?而且生吃板栗和熟吃板栗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生栗子一般註重“強骨”,對於預防腰腿痛非常有效。有一個傳統的飲食食譜,需要吃幹栗子。每天吃7個栗子,可以強筋健骨。
古人還為此賦詩一首:“因年老腰腿有病,山老取一板栗老方,若客來言早起晚,則吞下白玉漿”。三隻燕子。”至於舉栗子這個要點,古人已經寫進瞭這首詩裡,具體是這樣的。

01.板栗幹最好早晚空腹生吃。
02、每天吃7-14粒,可根據自己消化情況而定。飯後最好不要感到腹脹或脹氣。
03.不要狼吞虎咽,因為幹栗子粒比較硬。必須先將它們含在嘴裡,用唾液軟化,然後咀嚼至少36次,將其碎成碎片,然後用唾液慢慢咀嚼。分成 3 口吞咽。

這裡有的朋友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要咀嚼36次後才能吃呢?這是因為栗子的淀粉含量很高。人體依靠口腔中的淀粉酶來消化淀粉。因此,將食物在口中保留一段時間,可以讓唾液和淀粉充分混合,身體可以更好地吸收。
板栗連皮一起吃效果更佳。曬幹後,板栗的皮和仁都會收縮,吃起來味道鮮美。您可以將它們放在嘴裡軟化,或者在食用前將它們浸泡在熱水中軟化。味道也不同。

吃煮栗子不僅補脾腎,更重要的是補腎氣。尤其是經常腹瀉的朋友,吃煮栗子可以改善情況。還可以吃栗子米粥。
另外,冬天吃煮栗子可以補氣健脾,給身體補充能量!
註意:血糖高、肥胖者應少食。有消化性潰瘍、胃食管反流、消化不良等問題的朋友要少吃,以免反酸、腹脹。

如果是老人、小孩或者孕婦,建議用雞湯或者排骨湯燉栗子,可以滋補身體、補鈣、強筋骨、恢復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