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黃亞蘋
12月18日17時許,離公司規定的打卡下班時間還差20分鐘,在長沙市芙蓉中路某寫字樓工作的廖小姐拿起手機,在“盛香亭轉轉熱鹵”排號系統上提前取號。“晚一點可能要等位,兩人桌排隊半小時起步。”她說。

(廖小姐常常光顧的轉轉火鍋,按盛菜容器顏色分2元、4元、6元三個價格檔位。 受訪者供圖)
廖小姐提到的轉轉熱鹵品牌是時下流行的轉轉火鍋,人均消費約40元,能吃到竹蓀蝦滑、牛肉、厚切肥牛等60、70種菜品,還包含鍋底、自助小料等費用。三湘都市報記者檢索發現,僅在大眾點評上,含“旋轉火鍋”“小火鍋”“回轉小火鍋”關鍵詞轉轉火鍋門店有近30傢,大多是2023年剛開的“新面孔”。
一度“過氣”的旋轉小火鍋,怎麼又火瞭?
人均40元,吃旋轉小火鍋要排隊
“兩人、三人連坐需要等位,最誇張的一次提前取號還等瞭96分鐘。”廖小姐提到,旋轉小火鍋一人一鍋,店面不大,但涮燙的菜品卻很多,“冬天會上冬莧菜、紅菜薹,算上鹵蹄筋、鹵鴨架、肥牛等,應該有60、70種菜,而且每個月都會上新品。”
三湘都市報記者註意到,這傢位於泊富icity美好生活中心一層的轉轉火鍋店,按盛菜容器顏色分2元、4元、6元三個價格檔位。門口的叫號器上,2人連坐的中桌需要等32桌,預計等待時長超過30分鐘。
熱鹵做成轉轉火鍋,其他常見的火鍋品類也相繼跟上。在長沙,椰子雞、肥牛自助、小海鮮均做成瞭轉轉火鍋的形式。如,在“滿圈椰子雞回轉小火鍋”店內,一人食的椰子雞、豬肚雞鍋底為19.8元,玉米、紅薯粉、生菜等素菜同樣2元起步。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大眾點評上,含“旋轉火鍋”“小火鍋”“回轉小火鍋”關鍵詞轉轉火鍋門店有近30傢,大多是2023年剛開的“新面孔”。從門店裝修上看,店內隨處可見“純牛肉,不摻假”“優選新鮮食材”“80+菜品任選”等提示語,更像是大學城、夜市裡按簽收費的轉轉火鍋升級版。
人均消費接近麻辣燙,“破圈”核心在性價比
即便需要在寒風凜冽的室外等位,穿著時髦的年輕人們仍樂此不疲,高性價比、菜品選擇多樣,無疑是旋轉火鍋翻紅的主要原因。大眾點評、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用戶的整體評價來看,“便宜實惠”“性價比超高”“40塊吃到扶墻走”都是高頻詞。
“多吃兩份主食,拿個手機追追劇,20多塊錢也能吃飽。比起動輒鍋底30、40元,羊肉卷48元一份的火鍋店,還要什麼自行車。”熱衷打卡不同轉轉火鍋店的李小姐稱,花麻辣燙的錢吃一頓火鍋,且省去洗碗、備菜的麻煩,讓她時常光顧旋轉小火鍋。
長沙某連鎖火鍋品牌湖南區負責人提到,10餘年前,回轉壽司模式從日本進入國內,一批火鍋店便借鑒該模式創建一批旋轉小火鍋品牌,迅速在全國鋪開,“旋轉小火鍋與川渝派火鍋品牌齊頭並進,當時不少人吐槽小火鍋菜品不新鮮,旋轉火鍋漸漸退居夜市、大學城。”
他認為,旋轉小火鍋再度走紅離不開國內餐飲消費環境的轉變,“2021年,呷哺呷哺曾宣佈回歸大眾消費路線,將客單價調整到60元以下;今年,原本專做火鍋的品牌,很多在考慮做冒菜、一人食小火鍋、麻辣燙等,都是降低人均消費,吸引顧客持續進店的嘗試。”
和弘咨詢總經理文志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新開的旋轉小火鍋品牌強調區域化、品牌連鎖化發展,供應鏈輻射范圍更集中,有利於品牌擴張、發展,“首先要保證菜品、服務品質,再加之穩固的供應鏈,才能由‘翻紅’到‘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