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雪紛飛,寒意漸濃,空氣中彌漫的羊肉香味愈發誘人。在我國,羊肉一直是冬季餐桌上的珍饈佳肴。
宋代詩人張耒曾用“寒羊肉如膏”的絕妙筆觸,形象生動地描繪瞭羊肉的香嫩與軟滑。無論是西安的羊肉泡饃、山東蔥爆羊肉,還是內蒙古烤全羊、老北京銅鍋涮,甚至清燉、爆炒、幹煸、白燒、紅燜等不同烹飪方式,都能讓人們盡享羊肉的美味。這些精致的菜品也充分展示瞭羊在我國傳統飲食文化中的崇高地位。那麼,優質的羊肉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鹽堿地裡的“羊”光大道
羊中名品:黃河口灘羊
黃河口灘羊,作為中國優質的羊肉品種之一,以其獨特的品質和口感贏得瞭廣泛的贊譽。這種羊肉肉質鮮嫩,口感鮮美,而且營養價值極高。而東營市利津縣鹽窩鎮作為黃河口灘羊的主產區。地處黃河沖擊平原,緊鄰黃河入海口,水資源豐富,土壤廣闊,天然草料供應充足。在氣候上位於暖溫帶半濕潤地區,屬大陸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熱同期,適宜灘羊的繁育和生長。
黃河口灘塗地區,在灘羊飼養上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這裡的灘羊以食用野生草本植物為主,因此肉質鮮美、色澤光亮、口感細膩、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產品遠銷上海、廣州、新疆、內蒙等地,深受消費者好評。而閑來無事邀上三五好友來鹽窩喝上一碗地道的羊肉湯,也成瞭東營人的一件樂事。
“別墅”裡吃上營養餐
羊中貴族,黃河口灘羊
據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東營市黃河口灘羊產業園總規劃面積1萬畝,計劃總投資28.6億元,肉羊存欄量在40萬隻以上、年出欄量在100萬隻以上。從事肉羊養殖、購銷、運輸、屠宰加工和獸藥、飼料經營的群眾達到1.8萬人以上,全產業鏈年產值60億元。足以看出黃河口灘羊養殖規模之大。
據悉,在園區內,共建設有高標準羊舍300餘棟,包含基礎母羊繁育羊舍與育肥羊舍。而且產業園還采用瞭最新的5G信息技術,確保瞭灘羊在養殖期間,可以接收到羊的最新反饋數據,養殖人員還會根據數據,調整飼料配比、喂養時間、運動量等,動態監測,動態反饋,以達到在肉質口感最好的時候出欄。真正做到規模化、標準化、智能化養殖。
園區裡的灘羊在養殖期間,飲用的都是黃河水。黃河水被引入園區後沉淀,然後通過專用管道輸送到每個養殖戶的大棚裡,確保瞭水源的充足供給。據園區內養殖戶講:“搬到園區後,羊就像住進瞭“大別墅”,管理更科學瞭,羊吃的更科學瞭,在高科技的園區裡養羊,真的很輕松。”
讓灘羊美味飄香萬裡
第一屆黃河口灘羊美食節來襲
隨著東營市黃河口灘羊產業園規模的不斷擴大,黃河口灘羊,正在逐漸走進全國消費者的視野。然而,盡管黃河口灘羊的銷售在全國范圍內不斷擴大,卻出現瞭“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局面,很多人隻知肉香,卻不識黃河口灘羊。
為瞭讓更多的人瞭解和認識這一優質的羊種,也為進一步挖掘東營特色食材,讓更多人吃到地道東營菜,東營將於2023日12月19日,舉辦“與東營共美好·第一屆黃河口灘羊美食節”。
據瞭解,本次美食節由東營市綠色餐飲商會主辦,羊鮮生羊湯鋪、早船·深海魚鍋泡餅、村長傢的疙瘩湯·東營菜承辦。美食節上還將匯聚東營各地的餐飲專傢老師及餐飲從業者,以黃河口灘羊為主打,呈現出一場獨特的羊肉美食盛宴。
“與東營共美好·第一屆黃河口灘羊美食節”將讓更多人品嘗到瞭地道東營菜,還進一步挖掘瞭東營的特色食材,助力瞭黃河口灘羊的發展。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東營的美食文化將會更加豐富多彩,黃河口灘羊也會因為更多人的關註和喜愛而繼續發展和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