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麥郎板面“泡40分鐘才能吃”,掀蓋800回也得等著?
创始人
2024-05-29 11:48:39
0

原標題:今麥郎板面“泡40分鐘才能吃”,掀蓋800回也得等著?

文經授權轉載自

Vista氫商業

(ID:Qingshangye666)

作者:加號

最近我的抖音和小紅書已經被【板面】霸占瞭,一刷一個不吱聲。

怎麼也飛不出,板面的世界。隻不過這回火的是今麥郎傢的泡面,且精髓在於一定要泡夠長的時間,泡得越久越好吃,三十分鐘打底,上不封頂。

(圖/小紅書@vanilla)

我親眼看到某博主現身說法不信邪,要“測試一下每個時段的味道”,五分鐘嘗一嘗,十分鐘嘗一嘗,還沒到目標時間四十分鐘呢,碗先空瞭。

逐漸對今麥郎板面產生好奇之餘,我還是略帶不解,這年頭怎麼會有人花40分鐘來泡面啊?

“泡夠40分鐘的泡面,才叫正宗”

最先發現泡40分鐘這個吃法的,還是當代女大學生。

“上課前泡好,下課回宿舍吃”,都不用看時間設鬧鐘,一節早課結束,一進宿舍就能進行一場酣暢淋漓的進食。再拿本夠厚的專業課書蓋在板面頂上,保管泡出來的板面不跑一丟丟熱氣,夠標準,夠地道。

(圖/小紅書@UyL)

盡管今麥郎在包裝上的官方說法是泡5分鐘,但已在泡面界身經百戰的互聯網親人們立刻出來打瞭假。連泡不泡得開都成問題,5分鐘絕對不行;15分鐘味道還沒散開,還要再等等;都等瞭半小時瞭,再等到40分鐘又何妨;時間充裕的話還是泡到一小時吧,面皮既不會泡爛,還變得更筋道瞭。

也不是人人都能耐得住40分鐘的寂寞來泡一碗面。見過分期付款的,分期吃面還是頭回見。十幾分鐘後彌漫在空氣中的香味會隨機擊垮一個大學生的心理防線,讓人情不自禁拿起筷子打開嘗一小口先過把癮。等到下一次口水蓄滿,再來補一小口。畢竟中國人骨子裡自帶的來就來瞭還是很有說服力的,“泡都泡瞭,還不如泡滿40分鐘”。

(圖/網絡)

這40分鐘也不是隨便泡的。

每一個能拿得出這個時間來泡面的人,多少都帶點匠人精神。泡面裡自帶的幹辣椒一定要捏碎,這樣味道更好;先泡面皮十分鐘左右,然後濾掉稍稍變涼的水,再放小料包再泡。務必要註意,第一次泡的時候少放水,剛沒過面餅最佳;第二次加水時要先放調料再放水,否則沖不開會影響最後味道;每隔十分鐘要打開一下把面攪一攪,確保每根都能掛滿湯汁。

第n+1次刷到以後,饒是我意志力再堅定,也有點受不住瞭。x面一天勾引我八百次,不行,我必要買來嘗嘗。這精心烹飪40分鐘的板面,到底怎麼個事兒?

習慣性打開今麥郎的淘寶、抖音旗艦店,結果板面都顯示預售狀態,還要7天才能發貨。

得,搶光瞭。但這也不能阻擋我的好奇心,另辟蹊徑點瞭個超市外賣,不僅成功薅到瞭小賣部的庫存,還按照攻略給自己配瞭個鹵蛋。

(圖/氫商業攝)

拆開的瞬間,我就看到瞭傳說中的幹辣椒以及被小紅書瘋狂稱贊的配套筷子,“能伸縮,超好用”。反觀面皮倒是顯得有些平平無奇,沒看出什麼特別的。

實踐出真知。但我也沒架得住板面的香味,40分鐘期間掀開瞭無數次,差點給面扇感冒瞭。泡官方5分鐘嘗起來微微有點硬,15分鐘彈牙入味,半小時的時候饑腸轆轆的我決定到此為止。

楊利偉上太空也就拍瞭五張照片,我吃個板面拍瞭二十多張。

不得不承認,這泡瞭半小時的板面還真挺適合我這種牙口不好,又不喜歡太耙軟面條的人。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實在太餓瞭,大塊朵頤時覺得無論是面的軟硬程度還是入味水平,均稱得上是上乘。

路過的氫商業編輯嘴嘴也來嘗瞭一口,留下一句辣評:這不就是套著安徽板面皮膚的阿寬面皮嗎?

(圖/氫商業攝 )

不說還想不起來,嘴嘴一說倒還真像那麼回事兒。隻不過我記得阿寬面皮最多也就泡個十幾分鐘,怎麼搖身一變成板面就超級加倍瞭。

想起來朋友曾經拉著我去北京的城中村吃過一傢正宗(河北人開的)安徽板面,在店裡等瞭十幾分鐘我們就已經開始不耐煩,頻頻問老板還要多久。

一向對等待吃東西無耐心的我這回竟然在方便板面上栽瞭,心甘情願等瞭半個小時。

泡面咋成瞭一人食界的高級食材?

這板面是非泡40分鐘不可嗎?好像也不是。

但就宛如喜馬拉雅山的猴子故事一樣,既然有人提出來瞭,那不去試試總覺得不夠完整。畢竟40分鐘泡一碗泡面,實在是打破瞭方便面“方便快捷”、“速戰速決”的常識。

女大學生一個人吃飯也想整點活兒,圖一個花小錢享大福,帶火瞭今麥郎板面,也把“花40分鐘泡面”推上瞭風口浪尖。編輯部實習生給我安利板面時,認真強調“令人驚嘆地好吃”、“宿舍一人食天花板”、“室友都愛吃”。

把板面泡得很好吃,似乎也成瞭一門社交平臺上的技能,實驗成功的過來人傳授秘訣的同時還不忘叮囑一下易錯點,“水太多瞭”、“綠色好吃”、“要求別太苛刻”。

老生常談餓得越久、吃得越香,餓個40分鐘,進食的快樂翻個4倍。有人表示既然泡要等這麼久,那直接上鍋煮不就好瞭?話音還沒落,立刻出來幾十條反駁,話裡話外大傢都是一個意思,“別煮,煮出來的不純”。

(圖/網友評論)

天降流量的今麥郎沒閑著。在各個平臺曬出自己泡板面過程的帖子下面發福利,並繼續“吹風”什麼泡5不5分鐘的都不重要,“據說泡30分鐘口感很奇妙”。先不說好吃不好吃,“奇妙”兩個字就足以帶動銷量。

(圖/今麥郎官方評論)

有人站出來質疑,雖說是什麼板面,但歸根結底不就是個泡面,根本沒必要泡這麼久,完全就是噱頭,為瞭儀式感白白讓自己挨餓不值當,但擋不住大眾逆反心理。

曾創立日清公司的安藤百福因為吃一碗拉面排隊太久實在等的不耐煩,幹脆自己發明瞭能快速解饞的泡面。現在泡面的新吃法是:泡半小時偷看800回,沒忍住咬瞭一小口辣椒解解饞,吃的不是泡面,是等待的快樂。

(圖/抖音@蔥花別急)

雖說泡面到底怎麼泡也是完全看個人喜好。但不得不承認,方便面的世道確實變瞭,泡40分鐘也隻是play的一環。

在保留泡面原本味道的前提下增加新環節也成瞭擺攤小販的財富密碼。比如去年冬天流行過的25元/碗泡面攤,力求加肉。泡面還是質樸的,但脫水的塑料牛肉換成瞭大塊鹵肉,還原甚至超出包裝示意效果。

(圖/小紅書@是魚丸呀)

吃播們的便利店“馬克定食”也不甘示弱。所謂馬克定食,就是在桶裝泡面的基礎上,加進去飯團、鋪上撕開的芝士條、微波加熱後加入糖心蛋和蟹棒以及海苔碎,最後攪拌,做成一桶宛如韓式大拌飯的新版泡面。

(圖/小紅書@阿真呀)

既然都是流量密碼瞭,拍一人食獨居vlog的博主們也不會放過這個絕佳的選題。精心佈置的桌佈,調配的暖黃色燈光,一碗豐盛的泡面,配上治愈音樂和文案,這就是出租房裡的頂配人生。

(圖/小紅書)

愛泡面之心一旦到瞭巔峰,簡單的自制就已經不能滿足瞭。復刻泡面成瞭美食博主高端玩傢的新選題。所謂自制面餅,從面粉形態開始用模具做成波浪型,先蒸後炸,牛肉醬是現熬的、脫水蔬菜是現烘的,再將每份調料面餅包裝成袋,最後再煮一碗才算功德圓滿。

(圖/小紅書@臘月小九)

這一通在泡面身上花裡胡哨的操作得到瞭流量,也給方便面品牌們整出焦慮瞭。

據統計,2018-2022年中國方便面市場規模從1039.1億元增長至1459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約8%,預計2023年國內方便面市場規模將達到1584.3億元。市場發展如此迅速的情況下,大傢對方便面追求也越來越高,品牌自然也不能幹瞪眼吃老本。

今麥郎專門搞出瞭個“綠牛”方便面,主打健康和0油炸,明擺著和康師傅的“紅牛”叫板;康師傅三年前也搞瞭個“愛吃素”系列,推出首款素食方便面來迎合市場,還有進口素食泡面幹脆叫“隨緣”,從裡到外拿捏食素人心態;還有名為“滿漢禦品”、號稱史上最貴泡面的𤆵燒牛肉面。

光卷食材也不夠,口味和配料也要到位。前段時間康師傅自己和自己聯名倒騰出瞭個冰紅茶方便面;白象老母雞湯桶面高調宣佈自己走在時代前沿,已經告別粉醬包瞭隻用高湯包;地域特色的尕蘭郎蘭州拉面裡竟然還配上蘿卜。

(圖/小紅書)

隻是走高端化路線的新品基本成瞭曇花一現的流量炮灰,再高端的配置放在真空包裝裡也還是“預制速食”啊。穩居超市主座的,還是那個樸實的老玩傢紅燒牛肉面。畢竟留給食客們的發揮空間大一點,口味容錯率也能低一點。

“泡40分鐘的跟風活動”算是拿捏瞭泡面高級玩法的精髓:花時間琢磨和等待,泡面才不算速食。

沒有什麼比手提愛馬仕身穿高定的女明星收工回傢,曬一碗加腸加蛋的泡面是更戳人的凡爾賽文學。網友總結“明星夫妻同臺出席活動領獎,再一起回傢吃碗泡面宵夜,啥言情小說都弱爆瞭”。有功夫親自精心挑選配菜、再切幾片醬牛肉,等待熱水煮沸的一刻加入泡面,才叫高端玩傢。

(圖/小紅書@唐藝昕)

泡面從速食到一人食頂配,承載的價值也在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與其說如今的泡面是一種快速解決饑餓的速食,不如說它更像是帶著神秘治愈力的血包。

小學躲著父母吃泡面。高中零用錢多點就買康師傅統一今麥郎在班級裡用半開的水泡著吃,被同學搶到隻剩湯。上大學有條件加蛋加腸。對於打工人來說40分鐘泡碗面不符合常識,周末模仿一人食博主,花10分鐘煮個泡面加點青菜和速凍丸子,已經是種可以發朋友圈的“暖暖的幸福”和食欲補償瞭。

看大學生花40分鐘泡板面,剛開始想笑,後來眼淚不自覺地掉下來。

(圖/《愛情而已》)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關於泡面的食用場景,57.3%的消費者會選擇在傢作正餐食用,52.1%選擇日常熬夜期間,44.8%選擇出差期間,40.6%選擇旅遊期間,36.6%會選擇上班期間。

當疲憊和饑餓的感覺同時出現,泡面就成瞭最佳伴侶。也隻有在這種時刻,自帶治愈技能的泡面才能充分發揮自己主觀能動性,最大程度上幫助打工人回血。

(圖/小紅書@hahaha chu)

最後想說方便面想走高端化其實真的跟食材無關。無論是加工泡面還是簡單的來個蛋來根腸,再擺盤拍張照片,言外之意也躍然紙上:鄙人很忙,但也不會忘記生活的精致。

就像電影《喜歡你》裡金城武扮演的美食傢的“龜毛”泡面吃法一度帶火出前一丁。

燒水要精確到98度,先要大火煮3分鐘,再冰水泡1分鐘,配各種調料攪拌30下,然後倒入八分滿熱水燜3分鐘,少一分一秒都不行——這叫講究。

(圖/《喜歡你》)

讀完點個【在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暑假带孩子去贵州旅游5天4晚大... 暑假带孩子去贵州旅游5天4晚大概多少钱,贵州5天4夜的旅游价格,避坑指南。最近我终于下定决心,在暑假...
【仙境宽甸】逃离热浪!宽甸消夏... 希望这个夏天●西瓜甜一点 当全国进入“烧烤模式”,辽东的宽甸却像被遗忘的天然空调房!这里森林覆盖率7...
避坑指南:奶茶店照明设计中易被... 要知道对于奶茶店而言,照明设计对于店铺流量与销量的提升还是有着很大作用的,所以做好照明设计对于顾客体...
如何高效利用早晨阅读练习题目?... 早晨阅读练习题目是有效利用时间来增强学习成效的途径,然而,众多人并不清楚如何进行高效的操作。以下,我...
驴友川藏线偶遇一徒步00后大爷... 驴友川藏线偶遇一徒步00后大爷 :分手后想不开 出来徒步散散心 四川dou知道 西藏 00后
万源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户外露... 露营户外安全提示 广大游客朋友:  为了保证您和他人的安全,请选择具有正规资质的露营地露营,遵守好露...
【东非】:六驱猛兽+变形金刚+... 营地英文:Roving Bushtops 营地位置:坦桑尼亚,塞伦盖蒂 【东非顶级移动行宫】 ...
In-N-Out真的要凉了?“... 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In-N-Out的口碑和热度也是急转直下。 USA TODAY 最新发布的 “...
石岛渔港千帆竞发,镜头下的渔家... 荣成,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宝藏小城,三面被大海拥抱,坐拥壮丽的“天尽头”海景打卡点。这里既可以遇见嶙峋的...
陈麻花:重庆磁器口排队王,酥脆... 在重庆磁器口古镇,陈麻花无疑是最亮眼的美食名片之一,被誉为 “排队王”。它凭借酥脆的口感、独特的麻辣...
原创 推...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
原创 超...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
青岛市即墨区:联动多方力量,让... 近日,即墨区潮海街道联动多方力量开展“畅游青岛 文明相伴”主题活动,从机关表率到社区治理,从文明交通...
重磅发布丨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 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西藏广播电视台共同出品的大庆主题概念片《心约西藏...
游客投喂屡禁不止!记者探访上海... 上海动物园一岁半的棕熊"军军"被大家称为"西郊达菲",自出生以来深受游客喜爱。他原本活泼好动,但近期...
厦门旅游3天2晚最详细路线安排... 厦门旅游3天2晚最详细路线安排,南普陀寺玩三天估计消费多少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导游小陈!厦门这座...
积极备战,蓄力全运!广东男篮结... 随着昨日广东男篮79-69战胜西班牙职业男篮明星队,近两周三站七场的热身赛征程告一段落。通过与各国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