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幹炒牛河是檢驗粵菜館水準的利器?
创始人
2024-05-29 08:56:12

原標題:為什麼說幹炒牛河是檢驗粵菜館水準的利器?

如果讓三匠廚房挑選一道能代表廣州飲食面貌的菜式,那一定是幹炒牛河。

“牛”指牛肉,“河”即河粉,幹炒牛河可謂最有親和力的平民菜式之一。論食材,幹炒牛河用到的河粉、牛肉、芽菜、韭黃,都尋常可得;論烹制手法,顛勺、猛火快攻都是廚師上灶的基礎技能;論受歡迎程度,幹炒牛河無論是出現在大排檔、茶餐廳,還是高級酒傢,都不會有違和感。但越是簡單的菜式越見真章,電影《滿漢全席》裡的滿漢樓老板歐兆豐,就把幹炒牛河喻為“廚房的克星”。

而無論是挑剔的美食傢,還是普通人,對一盤幹炒牛河的至高贊美,都是“鑊氣逼人”,那麼到底什麼是“鑊氣”?一盤有“鑊氣”的幹炒牛肉到底長什麼樣?

什麼樣的幹炒牛河才能稱之為完美?

好牛河的標準,《滿漢全席》已經說得很通透瞭——“油多就膩,油少會焦;每條河粉都要”色“、”味“均勻,豉油太多味會太重,豉油不夠味又太淡;牛肉要過油六成熟,原汁就會留鎖在牛肉裡;再起鑊多煮兩成,就會香、滑、爽口;當牛河上桌的時候,一夾起來,不能夠有多餘的油和豉油留在碟子上,那樣才叫做夠幹身,不會膩口。”

三匠廚房再補充幾點,芽菜要爽口清脆,不蔫不生;河粉必須條條分明,完整不斷;端上桌的牛河得燙嘴,不能溫溫吞吞。

圖源|圖蟲創意

為什麼“鑊氣逼人”是對一盤幹炒牛河的至高贊美?

廣幫炒菜講究“鑊氣”。鑊在古代指無足的鼎,用來煮牲肉。今天老廣稱鍋子為鑊,“鑊氣”通俗地說就是“鍋氣”。不少粵菜廚師都追求“鑊氣”,香港廚師黃永幟說:“其實新派粵菜又好,傳統粵菜又好,都是要講究三個字,夠鑊氣!什麼叫夠鑊氣?其實好簡單,就好比炒碟牛河,芽最緊要的是上桌要熱辣辣!這才叫夠鑊氣!”

那“鑊氣”到底是什麼?關於鑊氣的說法有許多,最常見的兩種觀點是:1.鑊氣是美拉德反應(食品在加熱處理會產生不同程度的類黑色素,醬油獨特的醬香味就是美拉德反應的結果);2.鑊氣是油脂燃燒的結果。國傢高級烹調師盧兆褀則同時贊同這兩種說法,他在《淺談廣幫炒菜的“鑊氣”》中寫道:“鑊氣是指原料和調料在高油溫的作用下,相互滲透而溢出的一種特殊氣味。”

而要做到炒菜有“鑊氣”,則要求:

“1.原料務必新鮮,切配、上漿等應根據原料的特性,按規范化程序加工;

2.一定要講究火候,講究火候既要控制好火力的大小與油溫的高低,又要掌握好加熱的時間;

3.投料、煸炒、烹酒、翻鍋、勾芡、起鍋等一連串動作都應該熟練而迅速,稍一遲緩,加熱時間一長,就會影響原料的新鮮度。在這個過程中,長期烹飪所積累的經驗,有時往往會起決定性的作用。”

三匠廚房的理解是,“鑊氣”是一種對灶頭火力和烹飪技巧的要求——猛火快攻,利用拋炒的烹飪動作,在短時間熟化食物的同時,讓食物受熱均勻不致炒焦,以保存食材的原汁原味。一般來說,大排檔的灶頭火力大,這也是為什麼大排檔的幹炒牛河好像總比在傢炒出來的牛河更好吃。

“有鑊氣”的幹炒牛河可以檢驗一傢粵菜館的水準。牛肉是否鮮嫩,芽菜是否爽口,河粉是否勁道,檢驗餐館用料的新鮮和真誠;牛河出鍋後能否做到牛肉嫩滑、河粉上色均勻,“有油不出油”,則考驗廚師對油和醬油用量的把握、顛勺的手法以及火候的掌控;吃到嘴裡的牛河是否燙嘴,則看服務員和後廚的配合是否默契。

好河粉是怎麼得來的?

河粉的全稱是沙河粉,福建、潮汕地區又稱“粿條”。

米漿在“窩藍”上流勻的過程,圖片來自視頻《我是廣州粉》

《舌尖上的中國》裡介紹過廣州沙河粉村制作沙河粉的過程。首先要選用合適的晚造米,用水泡軟後(據說要用白雲山的泉水浸潤),再用電動石磨磨出米漿,在磨漿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好水的流速,如果水流過急,米漿會變得粗糙,那樣就做不出光滑的沙河粉;攪拌米漿時不能用鐵勺,要用椰子殼;磨好後,將米漿澆在窩籃上,旋轉讓米漿均勻鋪滿窩籃,再放進蒸爐裡快速蒸熟,不到一分鐘的時間,沙河粉就出爐瞭。塗上一層薄薄的花生油,再依次進行折粉和切粉,便成為瞭餐桌上見到的沙河粉。 好的沙河粉,色澤潔白,帶有米香,口感Q彈爽滑。

牛河的牛肉當選牛裡脊

牛身上不同部位的肉,口感差異很大。“菲力,沙朗,肋眼,紐約客,丁骨,紅屋……”這些西餐廳菜單上常見的字眼,指代的就是牛的部位名稱。

菲力牛排。圖源|圖蟲創意

幹炒牛河裡的“牛”,一般會選用牛的裡脊肉。牛裡脊是牛身上肉質最細嫩的部位,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菲力牛排”中的“菲力”就指牛裡脊肉,是牛排中最頂級的部位。

曾有讀者問著名飲食評論傢,《星島日報》總編陳夢因“幹炒牛河裡的牛肉怎樣炒得嫩”。陳夢因給出的方法是,牛肉剔除筋膜後橫紋切,不宜太薄,蛋清醃兩小時,炒到七分熟再加有鹽味的調料才不會老。

放洋蔥的幹炒牛河是邪教嗎?

幹炒牛河裡到底該不該放洋蔥,曾困擾瞭三匠廚房很長時間。

美食傢蔡瀾口中的“全港第一幹炒牛河”,來自香港何洪記

蔡瀾在美食節目《蔡瀾品味》裡,拜訪過香港最有名的幹炒牛河店傢何洪記,何洪記的幹炒牛河裡,是放瞭洋蔥的。

但三匠廚房的看法是,幹炒牛河的配菜有芽菜和韭黃就夠瞭。至於在幹炒牛河裡放雞蛋、韭菜的,那是真的異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疆乌鲁木齐:冰雪游带火乡村游... 11月24日,在乌鲁木齐县一处山地度假区,滑雪爱好者随着山坡的起伏,在雪道上极速飞驰。该度假区位于乌...
肉香沁脾,菜绿凝汤:一碗穿越时... 在北方农村的清晨,农家主妇点燃土灶,铁锅受热后发出滋滋声响,切好的牛肉末下锅翻炒,香气瞬间弥漫整个院...
原创 不... 在中国,有一种最价廉物美、最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很多人觉得它当之无愧是“国民小吃” 的代表,这就是米粉...
辣香渗腱肉,凉汁醒夏胃:赣味凉... 一盘色泽红亮的江西凉拌牛腱子摆在桌前,牛肉的软嫩裹着料汁的鲜辣,每一口都是地道的赣味家常。它没有繁复...
杨枝甘露 “穿” 上糯米衣,夏... 夏日的午后总让人想要寻些清凉的甜品来抚慰心情,而杨枝甘露与糯米糍的搭配恰好能带来这样的满足。这款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