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桂林12月25日消息(記者梁瑜琳)12月23日,“2023會仙板鴨節”在廣西桂林市臨桂區會仙鎮舊村舉行。活動現場設置瞭板鴨美食街、板鴨宴、稻田音樂會、玻璃田捕魚、鄉村歌手大賽等活動,醬板鴨、鴨五、板兔、牛肉巴、臘魚等特色美食吸引瞭許多遊客前往品嘗體驗。
當天的系列活動共帶動板鴨、板兔、香水檸檬等會仙特色農產品銷售200餘萬元,現場還簽訂瞭6萬餘隻板鴨合同,合同價格達300餘萬元。據瞭解,會仙舊村是當地有名的“板鴨村”,制作板鴨已有200多年歷史,2012年會仙回族板鴨制作工藝被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板鴨作為桂林一道獨特的風幹臘曬美食,隻有在每年的秋冬兩季才能制作,由於舊村傳統手工醃制風幹的板鴨皮香肉嫩緊實、“幹、板、酥、爛、香”而口口相傳,一度被消費者青睞。
活動現場吸引瞭眾多遊客前來品嘗體驗(央廣網發 王戰飛 攝)
板鴨宴現場(央廣網發 王戰飛 攝)
當地村民正在晾曬板鴨(央廣網發 王戰飛 攝)
遊客現場瞭解板鴨的制作(央廣網發 王戰飛 攝)
群眾在選購板鴨(央廣網發 王戰飛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