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原創,禁止搬運,違者必究。”在閱讀此文前,辛苦您點擊右上角的“關註”,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引言:實體商業跌宕的2023年,關店、縮店已成常態詞。而在這波閉店潮中,烘焙行業無疑是其中的主力軍。
今年的烘焙圈,陷入瞭收縮、閉店、破產、負債等一系列的危機中。
最近,有著日本“甜品界神話之稱”的LeTAO小樽洋菓子鋪(以下簡稱“LeTAO”)被爆出關閉瞭在中國內地的大部分門店。
據贏商網報道,截至11月末,LeTAO在深圳的門店已經全部歇業,而上海僅剩下一傢門店在營業。
根據品牌的官網顯示,LeTAO在中國內地曾於深圳、杭州、北京、廣州、寧波等8個城市開出瞭25傢門店。
截止目前,LeTAO在全國內地的門店僅剩下4傢在營。
從高調亮相,到黯然離場,似乎是絕大多數網紅高端烘焙品牌的宿命。
鮑師傅的創始人鮑才勝曾說過:“烘焙行業五年洗一次牌。”
如今看來,倒是驗證瞭這個定律。
這個於1988年誕生在日本北海道小樽市的甜品烘焙店,是日本當地甜品店的代表。
它有多火呢?
曾創出每年賣出250萬個的銷量神話,還獲得瞭北海道人氣商品金獎。
用現在年輕人的話來說,就是“yyds”。
頭頂著“日本必吃甜品品牌榜推薦”、“北海道超高人氣甜品店”、“北海道必入伴手禮”等光環。
甚至有人為瞭它專門飛一趟日本去吃。
作為雙層芝士蛋糕的鼻祖,它也帶火瞭“雙層芝士蛋糕”這個品類,國內不少蛋糕店、烘焙店都將這個產品列入瞭菜單。
2018年,LeTAO將內地第一傢門店開進瞭上海新天地。
LeTAO新天地開店盛況
和所有的網紅烘焙店一樣,品牌首店每到一個城市,總會伴隨著長長的隊伍和湧動的人潮。
LeTAO上海首店開業的那一天,即使是雨紛紛的天氣,也沒能阻擋大傢排隊的熱情。
排起的長隊,已經排到瞭興業路口,大概有50米長。
自營業以來,這傢店就迅速成為瞭年輕人新的打卡點,在小紅書、大眾點評等平臺出現瞭眾多的安利帖。
它傢主打的產品雙層芝士蛋糕售價為238元一整個,就算是小小的切件也要60元,一口下去幾十塊沒瞭!
另外一款明星產品“牛乳冰淇淋配上一塊單人份的芝士蛋糕”,一份不足10公分高的小杯子容量,單杯售價也要高達68元。
窄門數據顯示其人均客單在85元。
在社交平臺上,網友對其的評價大都是:“除瞭貴沒毛病”。
對於被指定價過高,根據品牌的介紹,其產品都是在北海道當地制作完,再原裝冷鏈運送到國內。
為此,品牌甚至還專門研發瞭專業的冷凍狀態宅配技術。
疊加瞭運輸、店面租金、儲存、人工等成本後,所以價格著實不便宜。
然而,開局有多風光,如今就有多落寞。
根據網友的爆料,在上海之前的一傢LeTAO門店,張列瞭一張物業通告。
“貴司已拖欠我司該房屋2023年截至11月份的租金、物業管理費、推廣費及公用事業費等應付費用......共計65074.61元。”
已經淪落到連房租都掙不回來,如此不體面的離場,很顯然,LeTAO已經沒錢續命瞭。
以往大排長龍的門店,也早就沒有人排隊瞭,進入店內,也是冷冷清清。
有人把LeTAO在大陸市場的敗退歸結於日本核污水事件。
畢竟,LeTAO的賣點之一就是日本冷鏈空運過來的原汁原味蛋糕。
核污水事件之後,9月8日,LeTAO發佈瞭一則聲明,稱自2023年8月24日起,已全面暫停日本原裝產品的進口貿易。
少瞭“純日本進口”的噱頭之後,產品的單價確實下調瞭。
238元的芝士蛋糕,降到瞭156元。切件蛋糕也從60元一件降到瞭39元。
然而依舊沒有挽救其頹勢。
將日本核污水事件說成壓垮LeTAO最後一根稻草,依然有待考證。
面對LeTAO的閉店消息,有人表示不舍,但是更多的都是吐槽其“性價比低”、“價格比日本當地貴出一半不止”......
這一年陷入閉店危機的高端精品烘焙,不止LeTAO這一傢。
就在今年8月,毗鄰淮海中路鬧市中的上海網紅烘焙品牌Dikka Bakery,開業不到半年就閉店瞭。
這傢品牌定位精品高端烘焙,在開業初期,不少人慕名而去,更是一度被譽為“魔都新晉甜品排隊王”。
結果短短五個月就閉店瞭,曇花一現。
無獨有偶,5月,有著“法甜天花板”之稱的LENÔTRE雷諾特,也關閉瞭在中國的最後一傢門店。
從2020年登陸上海開設中國首店,短短三年就退出瞭國內市場,不禁讓人唏噓。
想當初,LENÔTRE雷諾特在上海開出首傢門店時,也是一度成為瞭眾多年輕人的打卡勝地。
甚至還有人特地坐飛機飛到上海,隻為一睹這傢法式甜點天花板的真容。
同樣的,還有2019年創立的昂司蛋糕,也在今年2月黯然離場瞭。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開出瞭一傢占地面積6000㎡的店鋪,光開店就燒瞭1個億,更是請瞭不少明星背書,比如易烊千璽、范丞丞等。
再把時間線往回拉,來自紐約的Lady M也於2022年9月10日關閉其在中國內地全部現有門店。
2017年首次進入中國市場,開業一個小時就人滿為患,更是一度需要排隊6小時才能購買。
甚至還有黃牛哄抬高價,溢價2倍的一片蛋糕,依然有消費者趨之若鶩。
就連早在2012年就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為“烘焙第一股”的老牌烘焙品牌克莉絲汀也淪落到瞭“賣樓抵債”。
其所屬的公司也被列為失信公司,今年3月,其旗下的所有線下門店均已關閉。
不僅是西式甜點,新中式烘焙也不好過。
2021年橫空出世的兩大新烘焙品牌墨茉點心局和虎頭局·渣打餅行。
如今墨茉點心局在北京的門店已經全部關閉,全國的門店也從巔峰時期的50多傢縮減至目前的36傢。
今年4月份,虎頭局也出現瞭大批門店關閉,曾經排隊兩個小時都買不上,如今慘淡收場,甚至還曝出欠薪的醜聞,拖欠供應商的貨款房租等累計或接近2億元。
這些曾經有著“無數光環”的品牌,淪落到如此境地,一一敗退,不禁讓人唏噓。
鐵打的地段,流水的門店。
縱觀今年以來,已經有很多定位高端烘焙的門店相繼閉店。
閉店,是無奈之舉,也是及時止損,更是斷臂自救。
不可否認的是,烘焙行業正進行一場行業大洗牌。
今年更是烘焙行業的“至暗時刻”,烘焙“涼”瞭的品牌甚至占瞭餐飲行業“陣亡”品牌的一大半。
這些高端烘焙品牌最初在入駐商場的時候,無不是頭頂著巨大的光環。
靠著營銷噱頭,吸引瞭一大批網紅博主探店,開業期間更是大排長龍,一時間風頭無兩。
墨茉點心局北京首店最長排隊7.5小時
一個品牌落幕無非就兩個原因,一個是難吃,一個是性價比不高。
這才是老百姓最關心的、代表著他們最根本利益的原因。
柴米油鹽醬醋茶,吃飯乃是必需的事,但是烘焙甜點卻不是必需品。
這就意味著消費者對於面包甜點的消費頻次不高,高端的烘焙,對於大眾消費者來說,更多是嘗鮮。
等到熱度過去之後,該吃過的都吃過瞭,該打卡的都打卡完瞭,也就是這些高端烘焙走下坡路的開始瞭。
而且這些高端烘焙的價格也匹配它們給出來的定位——貴,性價比低。
即使在上海這這樣消費高的一線城市,也不乏有“貴”的聲音出現。
一塊切片蛋糕,動輒五六十甚至更高,確實讓人感覺有點“高處不勝寒”。
在消費降低的趨勢下,回歸理性的消費者更不會隨便為高價產品買單瞭。
烘焙,應該是接地氣的。
它不該被商傢賦予瞭多重意義,從而讓我們消費者為它多出來的這部分成本去買單。
把門店裝修得多高大上,把品牌故事講的多好聽,把營銷燒得鋪天蓋地,這些都與消費者無關。
隻有回歸到產品本身,同時把性價比抬高,才能得到消費者的青睞。
在當下,烘焙這個賽道也卷得不行,而且“網紅”這個詞也成為瞭貶義詞,在最開始,大傢還會為“新鮮感”買單。
如果重營銷而輕產品,消費者感覺到瞭“價格配不上品質”,那麼商傢隻能為自己的結果買單。
永遠都不缺新鮮的面包店,永遠有前仆後繼的網紅面包店,消費者不會永遠為新鮮感和好奇買單,但是他們會為經典買單。
如果你要問哪傢面包店最好吃,或許你傢樓下的那一傢面包店瞭。
不管面包的附加價值如何,至少它應該做到滿足最基本的口欲和一個合理的價格,這才會讓我們普通人進入到面包店,不會被價格所背刺。
眼看他高樓起,眼看他樓塌瞭,不知道下一個倒下的網紅品牌又是哪個呢?
對於高價烘焙產品,您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發表您的意見或者看法,謝謝。
上一篇:雙牌:牙山羊肉香 食客慕名嘗
下一篇:享冬日甜蜜 品濃濃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