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巧克力
那可是很多人的心頭好
尤其在寒冷的冬日
嘗一口巧克力
不僅味蕾能得到享受
身心仿佛也變得暖烘烘的
簡直是雙重治愈!
不過
享受美味的同時
消費者也會時不時地
看到一些關於巧克力的“黑料”
最常見的就是
巧克力裡驚現活蟲的事件
↓↓↓
近期也有發生
↓↓↓
這類事件每次一曝光
都讓人十分膈應
大傢紛紛表示擔憂
巧克力為什麼會生蟲?
是在哪個環節生瞭蟲?
以後還能不能放心吃巧克力瞭?
別擔心
馬上帶大傢一探究竟
01 巧克力長蟲是怎麼回事?
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得瞭解下巧克力的生產工藝。
巧克力是以可可制品為主要原料制成的食品,從可可變身到貨架上的巧克力,整個過程需要經過十幾道嚴密的工序,包括精磨、精煉、貯存、調溫、澆模等等。
其中,巧克力絲滑的口感則是精磨、精煉兩大工序的功勞,精磨及精煉過程一般將可可料等原料研磨成35微米以下的細度,可低至頭發絲的一半,在這種條件下,蟲卵難以生存,因此該環節生蟲的可能性極低。而果仁在使用前,需用高溫烤制,蟲子無法存活。
那麼,究竟是哪一環節出瞭問題,導致巧克力生蟲?
《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2006版)》中,關於生蟲,明確提到的是“貯藏中生蟲”,即“包裝不嚴和儲存條件不當,造成產品變質,無法食用”。而從過往巧克力生蟲事件來分析,巧克力生蟲也基本來自於運輸和儲存環節。
因為巧克力的原料,包括可可、牛奶、堅果等都招蟲子的喜愛,而巧克力從工廠制作好之後,要經過物流、倉儲、批發、零售等多個環節,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中。這些儲運環境的潔凈度和蟲害控制水平不如巧克力工廠,可能會讓蟲子趁虛而入、破壞產品。
比如說,當巧克力周圍的環境如倉庫、貨架有成蟲時,成蟲會把卵產在巧克力產品附近,蟲卵發育成幼蟲後,幼蟲可能咬破巧克力的塑料包裝袋,進而侵入產品裡面。還有是消費者購買巧克力產品後,打開包裝盒但沒有完全密封,讓蟲子有瞭可乘之機。
當發現巧克力上有幼蟲時,意味著它很有可能在一個月前就開始成長(常見的倉儲性害蟲印度谷螟幼蟲期為1個月左右),而巧克力從工廠到商超貨架上通常需要三到四個月。
那麼
我們應該如何存儲巧克力呢?
02巧克力的存儲及食用建議
食用巧克力
誠誠提醒你
還有這些問題要註意
03更多食用註意事項
大部分巧克力中脂肪和糖的含量較高,能量也較高,最好適量食用。
幼兒需保持均衡飲食以提供生長發育所需的多種營養,過多食用巧克力可能會影響正常飲食,因此,不建議3歲以下幼兒食用巧克力。
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