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乃彰 通訊員 夏麗萍
12月22日,在一年中最具詩意的節氣冬至,山東省農林水系統“鄉村振興·郵政杯”花餑餑(花饃)制作技能大賽在威海文登成功舉辦。來自全省11支代表隊的40名職工相聚威海,切磋技藝,交流提升,結下友誼。
本次比賽由省農林水工會主辦,威海市農林水工會和文登區總工會承辦。旨在通過競賽發現人才、培育產業、傳承技藝,彰顯花餑餑作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魅力和文化底蘊,更好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大賽分為理論知識考試和實操考核兩部分。走進實操現場,隻見選手們在操作臺上巧手翻飛,大顯身手。和、揉、搟、切、包、卷……一連串熟稔的動作看得人眼花繚亂,普通的面團在他們的巧手下,逐漸呈現出不同的形態,成為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面藝作品,展示出參賽職工高超的技藝及過人的水平。他們在傳承古老技藝的基礎上紛紛推陳出新,從規定的“開口笑大棗餑餑”制作,到完成體現新時代美好生活的自選作品,均彰顯出職工們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成品花餑餑花色多樣,既是美食,又具備很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且寓意豐富美好。有寄寓祖國繁榮昌盛龍騰盛世的美好願景,有體現美好生活節節高的龍鳳呈祥,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可持續發展理念,還有體現威海山海文化的獨特民俗風情……每一件作品都令人大開眼界,贊不絕口。
“在作品創作的過程中,我的每一個創意都來源於生活經驗的積累,花餑餑是我們山東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既然投身這一行業,就應該盡自己的力量,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傳承,為花餑餑產業的發展壯大作出一點貢獻。”參賽職工林鵬表示。
經過一上午的激烈比拼,由專業評委進行綜合打分,最終威海代表隊、煙臺代表隊和濟南代表隊分別獲得團體一、二、三等獎。山東威高食品有限公司職工張元科、山東益養德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職工林鵬、濰坊傢緣傢政服務公司面點師馬麗萍分別斬獲個人前三名。獲得大賽第1名的選手,將由省農林水工會向省總工會推薦申報“山東省新時代崗位建功勞動競賽標兵”選樹後備人選。
近年來,威海市積極推動膠東花餑餑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大力發展花餑餑產業。通過建設孵化產業園、培育標桿企業、扶持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打造文旅品牌等,推動花餑餑產業全方位高質量發展,全面助推鄉村振興和地方經濟發展。
威海各級工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大抓經濟”為導向,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職能優勢,通過組建花餑餑小鎮聯合工會,以組織為引領,推動花餑餑產業集聚抱團發展。依托產業工會,成立“鄉村振興講師團”,為近1.3萬名農民工、農村閑置勞動力免費提供花餑餑制作專業技能培訓,幫助他們創業增收致富,助力生活品質提升;大力實施鄉村振興“一鎮一品”勞動競賽,僅花餑餑制作一項,參與職工就達2.1萬人次,通過競賽湧現出三位“威海工匠”,產業工人的獲得感和榮譽感大大增強;依托工會組織的各級宣傳媒介和平臺,大力推介花餑餑等特色農產品,“山東手造·威海好品”的品牌更加響亮。
“我們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訓培養體系,堅持把勞動和技能競賽作為職工群眾展現風采的重要舞臺和工會組織服務大局、助力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策劃推出更多創意十足、新風撲面、具有地域體色的技能競賽,讓廣大產業職工展示自我、賽出本領、提升技能,為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威海市總工會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