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餓瞭都可以來吃,餃子不限量!”
创始人
2024-05-29 01:37:20

原標題:“誰餓瞭都可以來吃,餃子不限量!”

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ID:cctvnewscenter)綜合北京青年報

18日夜間,甘肅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很多受災群眾住進臨時安置點。

為瞭讓大傢在經歷驚心動魄的一夜後吃上一口熱乎飯,熱心商戶馬永華帶著上千斤餃子和爐灶趕赴震區,一鍋又一鍋地從下午煮到瞭凌晨。而爐灶旁,一位素不相識的車主默默打開車燈,為他們照明。

這一幕溫暖瞭無數人,有網友說:“什麼味的餃子最好吃?答案就是:人情味。”

01

馬永華今年35歲,在甘肅蘭州開餐館。地震發生後,他從網上瞭解到瞭震區的情況,決定前往受災地區協助救援。“我父親曾是一名軍人,所以我也有一種使命感,要為災區群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說幹就幹,馬永華當即聯系瞭朋友們,大傢立即響應,連夜幫助他籌集物資。“我們準備瞭水餃、面粉、牛肉、雞蛋、爐灶、方便面、水、一次性餐具等。聽說我們要去震區,賣東西的人基本隻收瞭成本價。

天一亮,馬永華和朋友們把東西裝瞭五六輛面包車,從蘭州開往受災較重的大河傢鎮。“看我們是去支援的,高速接免費讓我們過去瞭。”

19日中午,馬永華一行十幾人抵達大河傢鎮的臨時安置點。一部分人立即將方便面雞蛋、水等物資發放給受災群眾後就先行離開,繼續籌集物資。包括馬永華在內的三人則留在現場,支起爐灶煮水餃、下面條。

“下午2點左右我們就開始煮水餃瞭,一直到凌晨,基本沒停過,數不清楚煮瞭多少鍋水餃。馬永華說,排隊來吃餃子的人很多,有受災群眾,也有現場工作人員和救援人員。“每個人吃多少我們不限量,不管誰餓瞭都可以來吃

02

馬永華說,震區一線,最讓他感動的還是人民子弟兵,能成功讓群眾吃上熱乎餃子,更是少不瞭子弟兵和現場工作人員的助力。“我們抵達的時候,國傢電網和救援官兵已經安裝好瞭水電,可以正常使用,還有很多當地群眾幫忙煮餃子。”

目前,馬永華帶來的第一批物資已經耗盡。21日,他從蘭州拉回瞭第二批物資。

被問及兩次支援災區到底花瞭多少錢,馬永華說自己從來沒算過。“災難面前不計成本,花點錢沒關系,主要是人平安就好。”

接下來,他要繼續留在一線,“在這待多久,全看災區人民的需求!”

03

除瞭馬永華,還有許多人帶上食材和鍋碗瓢盆,自發奔赴震區,隻為瞭讓群眾吃上一口熱乎飯。

甘肅康樂縣距離大河傢鎮陳傢村100多公裡,該縣一傢餐廳的老板得知陳傢村災情較重後關瞭店門,帶上所有的員工,將店內的米、肉、油都運到瞭陳傢村,在安置點做起瞭羊肉手抓飯,“這裡的手抓飯隻送,不收錢。”

蘭州一飯店老板凌晨出發支援災區,免費為受災群眾做牛肉面。負責人介紹,他們準備瞭一千多斤生肉,大概能做3萬份牛肉面

積石山縣村民馬文俊也第一時間趕往安置點,為群眾做牛肉面。隻要傢人沒事,就可以從頭再來!

災難無情,人間有愛

向每一位伸出援手的人

致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这... 在探索美食的旅途中,有一种小吃总能触动人心,那就是儿子的最爱——自制炸酱面。每当我尝试制作这道传统佳...
博物馆“干饭”走红 “文化+美... 当你在一件千年文物前驻足观赏后,转身就能品尝到以它的纹样为灵感制作的美食,既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这些...
原创 调... 在烹饪的世界中,肉馅的调制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道科学。它不仅关乎食材的新鲜度和处理方式,更涉及到调味料...
原创 被... 在东北的餐桌上,一道道地道的菜肴不仅承载着地域文化的独特风味,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与情感。然而,随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