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從智利進口,首批2.5噸抵達雙流空港口岸
智利冰鮮銀鮭魚將端上成都人餐桌
首批進口智利冰鮮銀鮭魚來到成都。
銀鮭魚相較三文魚有更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
12月12日,100箱、2.5噸智利銀鮭魚搭乘由東航物流旗下生鮮港公司運營的南美洲國際貨運包機航班到達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並完成報關、貨物提離等相關手續。據悉,這是中國首次從智利進口冰鮮銀鮭魚。
當下,成都消費者的餐桌越來越國際化,泰國的柚子、印度的冰鮮石斑魚、孟加拉國的黃鱔……這些都先後從雙流空港口岸入境。
“我們努力讓全球生鮮產品在成都聚集。”雙流航空經濟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雙流正全力推動“客貨並舉、兩業融合”,用航線資源帶動產業落地,佈局西部生鮮港項目,打造特色高端進口生鮮產業集群,助力成都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它們都是“首次來”
以後每周都會有銀鮭魚到達雙流
此前,智利冰鮮銀鮭魚並沒有進入中國市場的“通行證”。
今年10月,智利總統博裡奇來華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並進行國事訪問。訪華期間,兩國簽署並達成瞭一系列協議和諒解備忘錄,其中一項成果就是智利冰鮮銀鮭魚的對華出口貿易正式開放。
銀鮭魚是一款性價比高、營養價值豐富的產品,主產於南美洲的智利。相較於大傢熟悉的三文魚(大西洋鮭魚),銀鮭魚有著更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
“首批2.5噸冰鮮銀鮭魚將在成都本地市場消化30%,剩下的將轉運到國內其他城市。”東航物流旗下生鮮港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後,每周都會有運送冰鮮銀鮭魚的貨運航班到達雙流。
實際上,銀鮭魚並不是成都雙流口岸今年的第一位“新客”。
記者從成都雙流機場海關獲悉,成都空港口岸今年首次進口的還有泰國的柚子、印度的冰鮮石斑魚、孟加拉國的黃鱔……加上之前就有的挪威三文魚、北美螯龍蝦、泰國對蝦等,從成都口岸進口的生鮮種類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餐桌也越來越國際化。
36小時洲際運輸
全球生鮮產品將在成都聚集
南美洲、北美洲、歐洲、東南亞……如今,成都生鮮航線網絡更加密集。“天上”的貨運航線網絡不斷完善,“地面”的配套服務也得跟上。
“我們正在打造‘36+12+12’全球生鮮產品洲際速運、快速加工和快速分撥網絡。”雙流航空經濟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36+12+12”即36小時內洲際運輸、12小時內完成生鮮加工、12小時內完成國內和亞洲地區分撥運輸。
未來,“36+12+12”將在雙流西部生鮮港實現。時間回到1個月前,在11月6日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雙流區人民政府與東航物流就西部生鮮港項目進行瞭深入洽談,並達成合作共識。按照雙方的期望,西部生鮮港項目落戶雙流後,全球生鮮產品將在成都聚集;在生鮮港增值服務中心建成後,還將開通成都至國內和“環RCEP分撥快線”,將進口生鮮或在西部生鮮港完成初加工的生鮮貨物,快速分撥至國內各大城市或中轉運輸至日韓、東南亞等地。
“目前已完成選址,近期將完成相關商務條款。”生鮮港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客貨並舉”的探索
打造特色高端進口生鮮產業集群
12月7日,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天府國際機場+雙流國際機場)迎來今年第7000萬名旅客,成都成為繼上海、北京、廣州之後我國內地第4個年航空旅客吞吐量突破7000萬人次的城市。
在成都“兩場一體”的格局下,今年以來,雙流推動航空樞紐轉型發展動作頻頻。雙流正以“客貨並舉、兩業融合”下一盤推動航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大棋。
“雙流積極將國際貨運航線資源與產業落地發展進行融合,用航線資源帶動產業落地,用產業落地帶動打造特色高端進口生鮮產業集群。”雙流航空經濟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雙流將佈局西部生鮮港項目,提升成都在全球生鮮市場的配置能力,為成都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提供支撐。
同時,在成都海關的大力支持下,雙流空港口岸於今年8月初恢復實施進口冰鮮水產品“兩段準入”監管措施。實施“附條件提離”後,雙流口岸8月達到峰值,當月進口量近1000噸。企業從申報到提離時間由2天縮短至1.5小時,降低企業倉儲成本約2元/千克。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劉秋鳳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