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香飄十裡外,味釅一杯中。普洱茶興於唐,盛於宋,千年後已是我國十大地理標志產品之一。普洱茶名氣之大,連城市都要以其命名,但很少有人知道,普洱除瞭茶這第一支柱產業經濟作物,還盛產咖啡。在普洱市下轄的寧洱縣,有一條碧如玉帶的把邊江從山巒中蜿蜒穿過,江的兩岸山峰巍峨,山寨隱隱,一片片咖啡樹生長在山谷中,它們是當地最主要的經濟來源。
寧洱縣把邊江
據統計,全國98%的咖啡產地都在雲南,普洱是雲南最大的咖啡種植產地。一百多年前,咖啡第一粒種子傳入普洱, 最近30多年又經過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咖啡種植面積達67.9萬畝,產量5.57萬噸,成為中國咖啡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品質最優的咖啡主產區和咖啡貿易中心。之所以提起“普洱”隻聞茶聲不知咖啡名,更多原因在於這個邊陲城市交通、工業等短板制約。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和產業強國的實施,普洱咖啡產業的戰略價值和定位越來越多的被外界認知,外部合作也在逐步加快。3月24日,杭州羽嬉貿易有限公司·寧洱工廠啟動暨杭州羽嬉電商運營基地投資協議簽約儀式在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漫崖咖啡莊園舉行。活動現場,杭州羽嬉貿易有限公司與普洱市商務局簽訂瞭《隅田川電商直播運營基地項目投資協議書》,隅田川咖啡普洱工廠也正式揭牌運營。
政企合作打通源頭活水 普洱咖啡精深加工提速
2022年,普洱市與杭州羽嬉貿易有限公司攜手在咖啡精深加工、品牌建設、市場開拓等方面合作,共同推出瞭杭州亞運會聯名產品——亞運圓夢系列·中國普洱掛耳鎖鮮咖啡。杭州羽嬉貿易有限公司在普洱市註冊瞭隅田川咖啡(普洱)有限公司和(寧洱)有限公司,在普洱實現銷售額1.47億元。
此次雙方的政企合作再次加碼,隅田川咖啡(普洱)有限公司寧洱工廠揭牌開工同期啟動,工廠配置瞭瑞士佈勒咖啡烘培機、德國邁赫迪磨豆機、美國梅特勒X光異物檢測機及德國西門子監測系統等全球領先的咖啡加工設備,年產能可達2000噸,能滿足寧洱全縣五分之一年產咖啡的精加工。值得一提的是,隅田川咖啡還在同步籌建更高水準的生產線,配套250KG級的烘培設備。
隅田川咖啡寧洱工廠烘培車間
據寧洱縣委書記羅東保介紹,咖啡是寧洱的特色產業,全縣有咖啡面積10.35萬畝, 9個鄉鎮共有8060戶農戶3萬餘人從事咖啡產業,但真正具備咖啡精深加工能力的企業寥寥無幾,精深加工水平低、精深加工率低一直是制約寧洱咖啡產業加快發展的關鍵因素。“相信在杭州羽嬉貿易有限公司進駐後,在隅田川咖啡品牌的有力帶動下,寧洱縣咖啡產業的精深加工水平和精深加工率將大幅提升,為寧洱咖啡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註入新的強大活力。”
2023年雲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進高原特色農業全鏈條升級,開展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加快農業產業強鎮、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持續創建國傢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實施高原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延鏈、加工園區建設工程。打造鄉村休閑旅遊精品線路,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普洱市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鴻表示,隅田川咖啡寧洱工廠落地開工是雙方的又一重大戰略合作,普洱市將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大力發展咖啡產業的歷史機遇,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效能,不斷拓展雙方合作的力度、廣度和深度,打造健康親民、高性價比的“口糧咖啡”,讓每個中國人都喝上健康的普洱咖啡。
隅田川咖啡寧洱工廠生豆倉庫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行業發展趨勢,已從產品、渠道,價格、流量、用戶等傳統維度,轉向囊括瞭品牌、用戶體驗、產能、效率、成本等更深層次的立體競爭。隅田川咖啡通過此次合作,直接打通瞭咖啡產業生產和種植源頭,是一種戰略性、長期主義思維的競爭舉措。相對於其他業內品牌,隅田川咖啡更註重整合全球及國內優質產業鏈,搶先佈局,其逐步積累形成的產能和成本優勢,未來將更加凸顯。
隅田川咖啡加大產能和產業鏈建設的舉措獲得瞭資本市場的積極反響,3月27日,隅田川咖啡公佈瞭最新的融資進展,獲得C輪數億元融資。本輪融資後,隅田川咖啡將繼續發力產品研發、供應鏈升級、渠道拓展,進一步擴大在產能方面的優勢。投資方之一的建德國控表示:“建德國資參與C輪融資,將極大提升隅田川咖啡資本佈局,借助國有資本獲得當地資源要素集聚,強化產業鏈強鏈補鏈,綜合競爭力將顯著增強。”
滇浙連線 多方共贏 “山海協作”實踐跨省升級
浙江“山”與“海”的故事,起於本世紀之初其全省范圍內一場區域合作舉措。浙江省省委、省政府為推動以浙西南山區和舟山海島為主的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提出瞭“山海協作工程”。20多年來,山海協作工程一直是浙江省的重大戰略決策舉措,是浙江落實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戰略的重要部署。
在山海協作的推動下,越來越多浙江發達地區的產業、資金、科技和市場,與偏遠山區的特色、資源、優勢產業相嫁接,有瞭進一步緊密合作的交流。作為一傢成長於杭州的創業實業品牌,隅田川咖啡也積極踐行“山海協作”部署。今年年初,隅田川咖啡將咖啡總部和倉儲中心規劃設於距離杭州一百餘公裡外的建德市楊村橋鎮十裡埠村,率先在咖啡產業落實“山海協作”實踐。據悉今年5月,隅田川咖啡建德工廠將正式開工建設。
隅田川咖啡所在的濱江區,被稱為“國際濱”,國際和國內知名品牌,如阿裡集團、網易、海康威視等企業總部均落址濱江,中國民企500強中有6傢也聚集於此,一些新銳行業的領軍企業未來也有望在此誕生。
從杭州羽嬉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隅田川咖啡創始人林浩8樓辦公室的落地窗望出去,就是寬闊而平靜的錢塘江,視野開闊,景色令人心曠神怡。“從創立之初,我們就堅定選擇瞭杭州和濱江。這裡的綜合條件,在我看來,是最適合我們這種創業團隊快速成長的。這些年,在政策、稅收、經營管理和企業服務等諸多方面,我們深切感受到杭州和濱江的大格局、大視野以及政府工作人員的專業、熱情。”林浩感慨道。
隅田川咖啡創始人林浩在接受媒體采訪
現任寧洱縣統戰部部長黃靜,曾經在浙江金華掛職工作,她對於浙江省“山海協作”推進區域發展的作用,早有認知並且高度認同。“濱江於建德,就像杭州於普洱,山有所呼,海有所應。現在山海協作已從最早區域政府間對口幫扶,互補合作,拓展到更廣泛的社會和企業的直接參與。”通過普洱市政府招商引資,隅田川咖啡以咖啡精深加工的二產模式,直接鏈接瞭寧洱咖啡產業,用優勢的產業能力和資源,促進寧洱的一產種植,帶動三產服務消費。“寧洱接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收入主要依靠咖啡產業實現,走咖啡的精深加工和精品咖啡之路,是我們必然的選擇。可以說,我們和隅田川咖啡的合作,是一條互有需求,雙向奔赴的‘山海之路’。”
財政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蘇京春表示, 隅田川咖啡案例是普洱政府主導的,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高標準研發咖啡產品,推動其農業現代化、農產品工業化產業升級,以暢通咖啡研發、生產、分配、消費內循環,從而一方面以咖農生產率提高和咖啡產品附加值提升實現瞭普洱市當地就業及可支配收入增加,另一方面以品牌效應實現瞭高產值,以咖啡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瞭鄉村振興的成功范例。
同時,蘇京春還提到這一案例也是欠發達地區政府基於自身優勢產能,打造咖啡產業生態系統,積極主動推動杭州作為發達地區對普洱作為欠發達地區輻射效應,有針對性和有效實現後發優勢,從而展現出以先富帶動後富、以城市帶動鄉村、以品牌博得附加值、以當下努力博得長期發展、以產業帶動消費、以三產結構優化實現咖農、企業、政府多贏共贏跨省版“山海協作”類型的有益嘗試。
林浩在交談中告訴記者,此前曾考察多地咖啡種植源頭,最終選擇寧洱建廠是普洱市的重商、親商、扶商、安商、富商的“五商”承諾以及一線支持給他信心。據悉,為大力發展當地咖啡產業,寧洱縣單獨成立項目組,並委任多位縣委常委擔任整條咖啡產業鏈的“鏈長”,全面推行“鏈長制”。為邀請隅田川咖啡入駐,普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時任寧洱縣委書記李鴻曾親自陪同林浩考察,甚至還親身下場與農戶們一起跳民族舞以示歡迎。“普洱山好,水好,多民族融合民風好,地方各級領導對產業發展方向高度一致,直接服務到一線。能在這樣的地方建廠,我放心,隅田川咖啡也放心,消費者也會很放心。”林浩表示。
普洱咖啡樹生長在高山河谷間
今年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表示,鄉村振興下一步工作要突出三個關鍵詞,第一是全面,鄉村振興不僅是發展經濟,更重要的是全面彰顯鄉村的價值,包括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等等;第二個關鍵詞是特色,中國地域遼闊,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各地必須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鄉村風貌,特別要註意保護傳承好地域文化、鄉土文化,不能搞成千村一面;第三個關鍵是改革,要通過深化農村改革促進鄉村振興,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我們一定要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讓農民參與到鄉村振興中來,要讓農民更多分享由於改革發展帶來的成果。
對於普洱而言,除瞭產業深加工能力,先進人才缺失和營銷觀念落後也是鄉村振興亟需補齊的短板。2022年,普洱市與隅田川咖啡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隅田川咖啡在普洱市註冊成立隅田川咖啡(普洱)有限公司,同時入駐普洱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啟動運營3個直播間,月銷量500萬+。過去一年,隅田川咖啡在普洱派駐瞭30多人的運營和直播團隊,並培養當地年輕的直播人才。而根據此次簽約約定,2024年底前隅田川咖啡在普洱市內建成1個電商直播運營基地,同時要帶動當地咖啡行業直播,充分利用直播銷售新模式,帶動普洱咖啡產業轉型升級。
普洱咖啡豆
普洱市商務局副局長胡雲桃肯定瞭隅田川咖啡對普洱咖啡產業的帶動作用,認為隅田川咖啡將電商直播的新理念帶到瞭普洱,合理運用電商渠道,帶動本地咖啡產業上行,進而倒逼生產端深加工轉型。“隅田川咖啡為普洱培養瞭一百多名主播,主要是普洱學院、雲南農業大學熱作物學院的學生,幫助地方政府有效解決瞭青年學生的就業難題。”
中國管理科學院商學院教授、副院長郭譯仁認為 ,鄉村振興不僅需要大企業、大品牌的參與,而是像星火燎原需要匯聚更多的力量。隅田川咖啡作為一傢誕生於杭州的新銳咖啡品牌,通過建立精深加工工廠,直播助農授之以漁,鏈接著中國最大的咖啡生產源頭普洱和最活躍的消費源頭之一杭州,是中國咖啡產業實踐山海協作的實業創業品牌的先行者之一,給當下鄉村振興實踐帶來很多啟發,起到瞭積極的示范效應,期待未來越來越多的創業品牌加入。
共富未來:緊密聯手普洱,做好中國的口糧咖啡
近些年,隨著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咖啡一步步進入中國人的傢庭和生活,並且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料,帶動咖啡行業快速增長,中國咖啡消費年均增速達15%以上。根據市場研究公司歐瑞國際提供的數據,美國人平均每人每年飲用363杯咖啡,英國人也達到250杯。截止2021年,我國年均咖啡消費量約為12杯,2022年約為15杯,這個數值甚至遠遠低於相鄰的韓日等國。可見,相對於國外咖啡市場,中國咖啡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我們可以算一下,如果中國人平均咖啡年消費達到50杯,這個總量就將達到700億杯,能夠想象,隨著咖啡消費的普及,這個數據還有更大的增長空間。”林浩對中國咖啡寄予很深的情感。他有個樸實的願望,就是中國咖啡能像柴米油鹽醬醋茶一樣,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讓咖啡文化像茶一樣,成為國人交流的紐帶,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走向世界。這大概與他早年海外工作經歷有關,已將濃厚的傢國情懷融入到深耕14年的咖啡事業中。“我喝瞭20年咖啡,總計超過6萬杯,可以說對咖啡的認識已經融入到瞭骨子裡。”
隅田川掛耳黑咖啡
隅田川咖啡的目標是既要做中國的精品咖啡,又要讓所有中國人喝得起好咖啡,打造中國“口糧咖啡”。而要實現這一品牌願景的前提,是降本提質。事實上,隅田川咖啡早已行動起來,通過整合全球咖啡產業鏈資源,提升產能優勢:一是已與日本、巴西等多國咖啡工廠簽署獨傢協議,單杯咖啡的生產時間可降低至國內同類產品的1/4;二是在2021年底在蘇州昆山投資建設瞭國內最大的掛耳/袋泡咖啡生產工廠,該工廠將於2024年完全建成,建成後年產能超過13億片,同品質成本下降超過30%。
高鐵、5G、衛星導航…. “自主創新+智能化”的中國制造在不斷影響著世界,向世界彰顯著創新實力,中國品牌也綻放出更多精彩。林浩表示,“咖啡是綜合產業,它不僅具備農產品的經濟價值,還擁文化價值。中國的咖啡要做出中國的特色,要走向世界,最有可能的是普洱咖啡。”
“每個人心中的精品咖啡都有各自的定義,有人拿SCI指數去判斷精品咖啡,而在我眼裡,中國的咖啡與哥倫比亞的咖啡一樣,都是精品咖啡,我們要有這種自信。”林浩認為,中國咖啡崛起要走精品之路,“普洱空氣好、水好、溫度好、食材好……這裡有26個民族,他們團結在一起,聚集瞭26種民族文化。普洱處處是精品,普洱咖啡就是精品咖啡。”
普洱清晨的第一縷霞光
從杭州潮咖到中國潮咖,在傳遞和宣揚中國咖啡文化的路上,隅田川咖啡每一步格外堅定。2021年,隅田川咖啡成為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官方咖啡獨傢供應商,是新銳品牌合作國際性大型賽事的新嘗試;2022年9月6日,隅田川咖啡攜手杭州2022年亞運會及雲南省普洱市政府,共同推出全新產品「亞運圓夢系列·中國普洱掛耳鎖鮮咖啡」,讓更多人品嘗到獨屬於中國咖啡的好味道;今年5月20日,隅田川咖啡即將舉辦杭州隅田川潮咖音樂節,用中國咖啡文化錘煉時尚;今年9月,隅田川咖啡將借助杭州亞運會這一橋梁,讓世界瞭解中國咖啡、瞭解中國普洱咖啡,真正的讓中國咖啡走向世界。
林浩表示:“未來,當中國品牌的咖啡走向國際舞臺,我相信,它們會釋放出自己的特色和文化內涵,那是代表著來自東方的時尚,將呈現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魅力。”
千年前,為瞭滿足國民的生活需求,唐朝以寧洱為起點開辟瞭茶馬古道,打通瞭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70年前,雲南26種民族的48名代表在寧洱宣誓寫下瞭對民族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錚錚誓言。是以,寧洱有瞭“茶源道始,盟誓之城”的城市名片;今時今日,在寧洱,政企盟約同行:借助企業的鄉村振興實踐,普洱的咖啡產業迎來新起點,一二三產融合推進。而隅田川咖啡做中國“口糧咖啡”的企業夢想,也將在把邊江與西湖跨越兩千五百多公裡的有機聯動中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