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珠穆朗玛峰最著名的一具尸体:为何长达20年无人掩埋?
创始人
2024-05-28 11:11:25

其实,珠峰上面早已尸横遍野,说它是地球上最大的“露天坟场”绝不过分。数据显示,珠峰的登顶死亡率为8%左右,到目前为止,共计4800多人成功登顶,但也有超过300多人在攀登过程中遇难。

在这300多名的遇难者中,最著名就是“绿靴子”。这是一具蜷缩在珠峰8500米海拔岩石洞里的尸体,他身穿一件红色的登山服,帽子将脸完全套住,脚下一双绿色的靴子格外引人注目。

珠穆朗玛峰在藏语中是“大地之母”的意思,自从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人艾德蒙·希拉里和同行的夏尔巴人丹增首次登上珠峰顶端以后。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爱好者,向这座世界第一高峰发起挑战。

其中有些人发生了意外,永远地留在了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峰,海拔8844.43米,不仅被誉为“世界屋脊”,更被誉为“地球第三极”。藏语里,“珠穆”意为女神,“朗玛”意为圣象,“珠穆朗玛”连起来的便是“大地之母”,是藏族文化中大地万物的母亲。

要想登顶圣地,除了常规登山所需要考验的体力外,还需要克服更多艰难的自然环境因素。比如七八级、甚至超过十二级的大风,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以及空气中仅有平原地区四分之一氧气含量的低氧条件。

尽管珠峰的攀登难度系数极大,每年仍有成百上千位登山爱好者从世界各地慕名前来,希望登顶珠峰,借征服世界最高峰来完成一项类似于成人礼之类的盛大仪式。#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正常的情况下,如果有人面临困境,周围人经过选择熟视无睹的话,会遭受到人们的道德谴责。这种道德的约束,一定程度上维持社会美德发展。但在高达8000多米的第三极,这种道德约束不起作用。

没有人会谴责你见死不救,因为救一个人很可能会把自己的生命也葬送进去,所以大家都默认: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无关自私、冷漠、无情。

美国女登山家丧生珠峰前哀求:“请不要扔下我”

弗朗西丝是和俄罗斯丈夫谢尔盖·阿森蒂夫一起攀上珠峰的,然而当他们下山时,弗朗西丝却因缺氧在距峰顶244米远的地方发生了虚脱,倒在了雪地上。丈夫阿森蒂夫试图下山求救,但他却再也没有被人发现,阿森蒂夫可能滑下了陡峭的冰架,丧生在了珠峰下面的未知沟壑中。

当时,生于英国的南非登山家伊安·沃达尔正带着他的登山小组试图征服珠峰,他和登山伴侣凯茜·奥多德正好路过了弗朗西丝的身边。当时弗朗西丝仍未死亡,沃达 尔曾试图抢救她。然而在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和严酷环境中,他们不可能将弗朗西丝活着救下山;而放弃弗朗西丝继续登顶,他们也做不出来;于是他们下山到基 地去“搬救兵”。虽然沃达尔心中清楚,弗朗西丝不可能活着等到救兵到来,他们将她独自留下的行为就如同留着她等死。当他们将弗朗西丝丢弃在雪峰上时,她已 经几乎说不出话来,但她仍用最后的声音哀求说:“不要扔下我,请不要扔下我。”

“睡美人”——弗朗西丝·阿森蒂夫的故事

而来自美国的一位女登山家——弗朗西丝·阿森蒂夫也在这里留下了一个凄凉的故事。

1998年5月,她决定挑战不带辅助氧气登顶,最终成功完成挑战,成为了第一个完成这项挑战的女性。可惜在下山的时候,她还是因为缺氧倒了下去,此时距离峰顶只走了244米,再往下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当时正好有两位英国登山家路过这里,他们发现了倒地的弗朗西丝。为了救她,他们放弃继续登顶,决定下山寻求支援,因为仅靠两个人的力量,绝对不可能把她活着带下去。而且他们两个,可能也会因此送命。

不过他们心里清楚,在零下30摄氏度的环境中,她不可能或者等到援兵。

当他们转身离去的时候,身后的佛朗西丝微弱地哀求道:“不要扔下我,不要扔下我。”

第二天早晨,另外一个登山队路过这里,发现此时的佛朗西丝已经没有了呼吸。

但是他们只能把她留在这里,在这种环境下,谁也不愿意冒着丧命的风险把她抬下去。

从这天起,佛朗西丝的尸体就一直留在了海拔8600米的地方,她身穿紫色登山服,暴露在积雪中,成为了后来登山者眼中的“睡美人”。

运送尸体可能会使更多人丧命

珠穆朗玛峰虽然景色优美,但是环境却十分恶劣。在它面前,人类的力量是显得那么的渺小,在这里,任何一个风险都有可能置人于死地。最致命的有低温、稀薄的空气以及危险的地形。

越往峰顶,温度越低,峰顶的平均气温是零下36摄氏度,最低气温只有零下60摄氏度。而且空气相当稀薄,这里的氧气含量只有海平面的三分之二,这会使登山者产生幻听幻视、头痛欲裂的状况。地形更是危险,冰川、悬崖、峭壁,任何一个都能成为逾越不过去的天堑。

有些登山者的遗愿就是留在珠峰

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攀登珠峰的人,无一不是热爱着自己的这项事业,登山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爱好,更是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永恒的事业。

所以他们有些人已经提前做好了永远留在珠峰的准备,希望自己的身体与灵魂能够与珠峰长存。

就像马洛里的家属一样,选择把他永远安葬在珠峰之上,这恐怕也是不少登山者的夙愿。

作为后来的人,我们只能选择尊重,不去挪动他们的尸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麦娱乐,从一棵树到一片森林 做一片森林,而不是一棵树。 文 | 华商韬略 华尚平 商业世界最大的风险,从来不是竞争,而是无法预测...
黄晓荣中国烹饪大师 厨德技艺书... 黄晓荣 以匠心守川味本真 用热爱拓厨道新境 在川菜传承与创新的画卷中,黄晓荣以初心为笔、技艺为墨,...
“奶茶”连心法“煨”出关爱甜意... 在“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推进中,阿克塞县立足哈萨克族聚居的地域特色,创新践行“奶茶”连心工作...
秘鲁马丘比丘安第斯古城云雾环绕... 在南美洲的高原深处,有一座被安第斯群峰环抱的古城,它隐藏在云雾之中,历经千年仍屹立不倒,这就是秘鲁的...
量贩零食行业的崛起与“超集棒”... 清晨的阳光洒进写字楼,年轻的上班族小李匆匆走进位于公司楼下的“超集棒折扣”零食店。货架上整齐陈列着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