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天不吃面,不算吃过饭”,对山西面食的浅析
创始人
2024-05-28 11:03:34
0

文/南宫钦

山西俗语有云“一天不吃面,不算吃过饭”,可见山西人对面食的钟情和热爱。2006年12月,中国烹饪协会正式授予山西“中国面食之乡”的称号,足见其面食的历史长远、水平高深。同年,山西面食以传统手工技艺为归类项目,被列为省内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又正式成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面”给予了山西人生命,陪伴着他们成长、发展,渐渐渗透进山西人饮食、生活、心理的各个方面。

同时,山西素有“小杂粮王国”之称,其面食并不局限在小麦面一类上,更兼有高粱面、玉米面、荞麦面、莜麦面、杂豆面、黍米面等等,构成了山西这一杂粮丰富的面食王国的基石。山西面食讲究“粗粮细做,细粮精做”,这对面食的制作技艺是一大考验,山西面食的做法很多,光是煮食的面条就有擀、削、拨、抿、擦、压、搓、漏、拉等手段,施之以不同的浇头,便魔术般地变幻出姿态各异,色、香、味俱佳的面食来。其余蒸食的,油炸的更是不胜枚举。

一、山西面食的历史

整个北方地区基本属于面食文化圈,与山西邻近的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甘肃等地食面传统也较悠久。但具体到山西地区,则持有自己鲜明的地域特性。山西民间有“尧制石饼,面食流芳”的传说,这句话又道出了尧与面食的关系。相传有一次尧看到五谷被倒墙重压在下,有的破烂了,有的变成碎粉,后又遭雨淋,五谷就变成了浆状物。尧用手一把一把地将谷浆捧到石板上,想让太阳将它晒干后收藏。

没想到附后的人阳如火,烤得石头发烫,导致青石板上的谷浆变干变黄,并散发出奇异的香味。尧觉得很好吃,便唤来百姓,教他们用石将谷砸碎,然后用水、树叶和成浆,薄薄地铺在育石板,并在青石板下燃火烤熟以食用。类似石制饼的做法,至今在尧都临汾与运城一带流传,人们称其为尧王饼或石子馍。当然现在的尧王饼一般用细面做成,有的加上些许花椒叶、盐糖和蛋糊等,其香脆远非尧时代的石饼能比,但是这种制法的食品,在尧乡尤其盛行客观上证明了山西面食文化的久远性与延续性。

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及饮食水平的提高,山西的面食也有相应的发展。“高齐时,所谓促律忽塔,想亦用荞麦为之。”这种叫做“促律忽塔”的面食,据传与太原公高洋有关。原东魏政权时他称霸晋阳,后建立北齐政权称帝,他为儿子做汤饼宴时,创河漏面制法。吃此面时会“忽忽”作响,时人便将这种面叫做“促律忽塔”,可见这种多用荞麦制的面在山西食用的历史至少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

这个时期带馅馒头(即包子)、春饼、馄饨、煎饼等也出现。山西面点大量出现并在全国产生影响,是在明、清,特别是清代。据传产生于元代的本土面食削面,在清代已远近闻名,“面和硬,须多揉,愈揉愈佳,作长块置掌中,以快刀削细长薄片,入滚水煮出,用汤或卤浇食,甚有别趣。平遥、介休等处,作法甚佳。”

随着历史的演进,山西面食已然经过了它的形成、发展、繁盛过程,形成今天令人称道的面食文化。

二、晋中平遥的面食特色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纵观三晋大地,较大的纬度跨越导致南北物产上的差异,历史传统的不同也导致饮食文化上的些许差异。具体到各区域,北、中、南及东南部面食风貌各有千秋,也正因为各区域各具特色,蔚为大观的山西面食文化才得以形成。平遥历来就是山西省晋中地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平遥除了著名的距今已有 2800 多年的历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平遥古城之外,当地依然保留着许多代代相传的饮食习俗,“好吃面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饮食特点。

长期以来,平遥饮食结构上无明显主副之分,一早一晚常以小米稀粥、馒头、烧饼为主,中午则是各色面食。平遥人吃面,蒸煮煎炸、焖煨拌炒均可做面,真可谓达到了“一面百样、一面百味”的境界。面食花样繁多,普通的面粉在平遥人手中可以做出数不尽的面饭品种,尤其是粗粮细做、细粮精做令人回味无穷。

在一般家庭的主要面食里,除使用小麦面粉外,同时还使用高粱、莜面、荞面、绿豆面、黄豆面、小米面、玉米面等粗粮,可以说“五谷之粉”皆为所用。粗粮类面食分为煮、蒸、炉等做法:煮食类即用开水煮熟后加以佐料、蔬菜食用的面制食品,例如白面/高粱面的擦圪蚪、高粱面加豆面的抿圪蚪、高粱面/小麦面的搓鱼鱼、高粱面/玉米面的切板板、高粱面的握溜溜、拨孤儿、铲片片、荞面/高粱面的河捞、玉米面/高粱面/荞面的糊糊等;蒸食类即用笼屉蒸熟后食用的面食,有高粱面的石窝窝、馏圪蚪、玉米面的窝窝头、黄日(即发糕)、玉米面/小麦面的糊沓沓、莜面等;炉食类是用鏊烙成的食品,如玉米面火烧、黄煎、干面饼子、石头干饼等。

除此以外,不同类型的粗粮面食还可同各类蔬菜肉类炒制成更具风味的多种炒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细粮成为平遥人餐桌上的主角,而粗粮则用来调剂口味。细粮食品主要用小麦面精制而成。面条类有刀削面、擦圪蚪、拉条、河捞、剔尖儿、柳叶面、长擀面、掐疙瘩、切板板、蘸片子等,包子类有蒸包子、水煎包、角日、烫面饺子等,炉食类有烙饼、蒸饼、煮饼、起面饼子、酥饼、糖饼、月饼、油糕、油条、油麻花、油佛手等,除此之外还有碗托、灌肠等小吃。红白喜事、聚会宴席中也少不了面食的身影,“平遥宴席一般设九碗九碟,菜肴丰盛者,可以安排当地所谓‘四四’‘八八’‘八八一领二’‘八八一领四’的高档酒席”,可以说面食在平遥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三、总结

山西面食是历史上形成的饮食文化事物,特殊的自然生态、人文因素、经济因素、历史文化环境都为它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山西面食总体表现出原料丰富、制法多样、品种繁多、食俗独特的特征。面食同享誉世界的老陈醋、地上文物一样,是山西的一个文化符号。它除了继续发挥饮食的基本功能外,还需要人们从历史的角度去审视,从文化的角度去深入解读,以发挥其文化效能,使更多的人关注到它的文化,促进它的发展。尤其是将其置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来认识它,保护它,发展它。

参考文献:

1、刘佳佳:“历史视角下的山西面食文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2、张晓洁:“山西平遥人生礼仪中的面食习俗文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暑假带孩子去贵州旅游5天4晚大... 暑假带孩子去贵州旅游5天4晚大概多少钱,贵州5天4夜的旅游价格,避坑指南。最近我终于下定决心,在暑假...
【仙境宽甸】逃离热浪!宽甸消夏... 希望这个夏天●西瓜甜一点 当全国进入“烧烤模式”,辽东的宽甸却像被遗忘的天然空调房!这里森林覆盖率7...
避坑指南:奶茶店照明设计中易被... 要知道对于奶茶店而言,照明设计对于店铺流量与销量的提升还是有着很大作用的,所以做好照明设计对于顾客体...
如何高效利用早晨阅读练习题目?... 早晨阅读练习题目是有效利用时间来增强学习成效的途径,然而,众多人并不清楚如何进行高效的操作。以下,我...
驴友川藏线偶遇一徒步00后大爷... 驴友川藏线偶遇一徒步00后大爷 :分手后想不开 出来徒步散散心 四川dou知道 西藏 00后
万源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户外露... 露营户外安全提示 广大游客朋友:  为了保证您和他人的安全,请选择具有正规资质的露营地露营,遵守好露...
【东非】:六驱猛兽+变形金刚+... 营地英文:Roving Bushtops 营地位置:坦桑尼亚,塞伦盖蒂 【东非顶级移动行宫】 ...
In-N-Out真的要凉了?“... 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In-N-Out的口碑和热度也是急转直下。 USA TODAY 最新发布的 “...
石岛渔港千帆竞发,镜头下的渔家... 荣成,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宝藏小城,三面被大海拥抱,坐拥壮丽的“天尽头”海景打卡点。这里既可以遇见嶙峋的...
陈麻花:重庆磁器口排队王,酥脆... 在重庆磁器口古镇,陈麻花无疑是最亮眼的美食名片之一,被誉为 “排队王”。它凭借酥脆的口感、独特的麻辣...
原创 推...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
原创 超...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
青岛市即墨区:联动多方力量,让... 近日,即墨区潮海街道联动多方力量开展“畅游青岛 文明相伴”主题活动,从机关表率到社区治理,从文明交通...
重磅发布丨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 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西藏广播电视台共同出品的大庆主题概念片《心约西藏...
游客投喂屡禁不止!记者探访上海... 上海动物园一岁半的棕熊"军军"被大家称为"西郊达菲",自出生以来深受游客喜爱。他原本活泼好动,但近期...
厦门旅游3天2晚最详细路线安排... 厦门旅游3天2晚最详细路线安排,南普陀寺玩三天估计消费多少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导游小陈!厦门这座...
积极备战,蓄力全运!广东男篮结... 随着昨日广东男篮79-69战胜西班牙职业男篮明星队,近两周三站七场的热身赛征程告一段落。通过与各国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