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傢對小時候的印象還剩多少呢,相信很多人記得最多的,其實是大街上的各種小吃和零食吧。那時候,有一手好廚藝的人,是可以自己帶上需要的材料和工具,然後去街上擺攤賣小吃的。雖然說這些小吃在現在看來,似乎食品安全不能保障,卻還是人們心中不會磨滅的回憶吧。隻是,這樣的小吃兒時街上常見,現在卻很少見瞭。就比如說這4種,不知道你還記得嗎?其中第4種,已經成為瞭我國的“文化遺產”!
1、月亮巴
小時候早上去上學的時候,總會看到路邊有一些小攤在炸著油條,或是炸著這種“月亮巴”。我那時候一直不懂它為什麼叫做“月亮巴”這麼奇怪的名字,但是那時膽小,也不敢問,至今無緣得知。這種月亮巴有花生巴和黃豆巴兩種,但是不管是哪一種,逗咬起來脆脆的,味道很不錯。可惜現在,除瞭網上還有一些已經做好的,大街上已經非常少見瞭,不知道你有沒有吃過它?
2、米花
這種米花也是小時候很常見的一種小吃瞭,那時候零食不多,而且即使有,大多也是自傢用各種五谷雜糧之類的,手工做成的,但是有一些東西需要專門的機器,自傢做不出來,所以每次當帶瞭機器的人來到我們傢附近的時候,村裡各傢各戶都會排著隊、帶著米來做這種米花。米花的樣子也比較奇特,中間是空的,正好能夠容下我們的手指。所以有很多小孩子都會把手指伸進去玩,甚至會用它來“打架”。不過都很輕,不然斷瞭,可要傷心好一陣子瞭。
3、爆米花糖
這種爆米花糖也是小時候很常見的,這種糖不是小販帶機器來,然後自傢出米做,而是小販在傢裡做好再切好,然後塞進特別大的袋子裡,擔著擔子走街串巷的去賣。小時候在學校附近,經常會看到他們。而這種糖甜甜的,是用糖水和米爆出來的蓬松食物做成的,上面再撒上一些芝麻、花生等,很多人都喜歡呢。
4、糖畫
這種糖應該是90後見過的最多吧,擺攤的大爺用一個勺子挖一勺糖,然後揮揮手,就畫出瞭龍、鳳凰等等特別美麗的動物,看起來就非常神奇。在學校門口做這種糖賣的人,大多上瞭年紀,而且有很強的畫畫功底,那時候我們看著隻覺得好厲害啊,現在想想,他們其實是一些值得敬佩民間的手藝人啊。而這種糖畫,現在已經成為瞭我們國傢的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呢,不知道你有沒有見過?
這4種“小吃”,兒時滿大街都是,現在卻很少見瞭,現在還很讓人懷念呢,不知道你吃過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