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特有的“面菜”,井陘縣獨一份兒,一開鍋蓋全村人搶著吃!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農村人為瞭突破自己的現狀,急破頭也要往城裡面去,然後真正到廠裡面工作之後,才知道傢鄉才是最好的地方,傢鄉的味道才是最美的味道,尤其是在外面吃飯的時候,總能想起傢鄉的美食,因為有些比較獨特的美食,隻有自己的傢鄉才有,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一種傳統美食,看起來非常獨特,被當地人稱為“面菜”,有時候也叫“雲頭兒”,農村特有的“面菜”,井陘縣獨一份兒,一開鍋蓋全村人搶著吃!
井陘縣位於河北石傢莊,而面菜是當地一種比較特色的獨一份兒小吃,因為隻有這個地方有,出瞭井陘縣,在其他地方幾乎很少有見過,更別提吃過瞭,不論是做他的手法,場面還是人們,都極具當地的地域特色。這種美食隻有在農村辦事的時候才會見到,比如說紅白喜事都會用到這種美食,而且做這種美食的時候,需要村裡面好多人一起努力,一起動手,才會快速高效的做出這種美食,不耽誤開席的時候使用。而且這種面菜的做法也非常復雜,但是口感卻吃起來比較像肉的感覺,也被一些老太太們稱為“假肉”。
做這種東西需要最多的就是油酥面,因為開始的時候用到這種東西比較多,所以說一般都是好幾個人一同揉面,將油酥和面揉得恰到好處,軟硬適中,太軟的話,做出來沒有口感,太硬的話,一些上瞭年齡的人吃起來不太方便,等面揉,醒好,接下來就看著一群婦女坐在案板旁邊,邊搓邊聊天,把一團團的油酥面團搓成一個個長細條,旁邊還坐著幾個人,專門用來切細條,把搓好的細條切成一個個指頭肚大小的小面塊兒,等切好之後,就進行下一步的處理,那就是炸。
將這些切好的小面塊兒,倒入到早已大號的大鍋臺裡面兒,鍋臺裡面又是已經沸騰瞭的油,由專門的掌勺師傅雜志這些小面團,炸好之後就是一個個金黃酥脆的面菜瞭,炸制的過程中,避免這些人頭被炸糊,顏色炸得不均勻,需要一個人專門在鍋邊不停的攪拌,直到顏色變得金黃,就可以撈出來瞭。然而這卻不是最終的成品,但是這個時候趁熱吃也是非常好吃的,如果剛好村裡面的孩子都在場,那這可是他們最喜歡吃的小零食瞭。
最終的雲頭兒或者面菜式要用到饌菜裡面的,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大鍋菜,這在農村正是開席前是必備的菜品,有時候在第二天的宴席上,也會專門上這樣一大碗大鍋菜,在大鍋菜裡面煮過的面菜,吃起來非常有嚼勁兒,而且格外香,真的有一種吃肉的感覺,怪不得叫假肉呢,等大鍋菜煮好的時候,一打開鍋蓋,全村人都搶著吃,村裡面的人會端著碗,蹲在旁邊,一邊吃一邊嘮傢常,看起來非常溫馨和睦。你們有沒有見過這種雲頭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