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子心無盡,歸傢喜及辰”。成都的“大雪”風寒陡升,雨中夾雪,落在皮膚上就像梅花針輕輕點戳。老母親一人在傢,越來越嚴重的健忘癥,讓她分不清清晨黃昏,見我回傢,高心得語無倫次,高矮要拉我出去殺館子,其實,我是專門回來給母親做飯的,母子之情是抵抗嚴寒的最好工具。

母親不喜葷腥,想來想去,隻好將就傢裡的食材給她做一碗面條,於是東拼西湊,找出前幾天買回來的蔬菜,挽起袖子開始操辦。

先把黃花、木耳泡起,取無筋豆、西紅柿、紅蘿卜、鮮蘑菇、雞蛋、豆腐以及薑蔥蒜,以兩人的胃口各取其量,洗凈,切成丁。

熱鍋冷油,成都人炒菜喜歡菜籽油,尤以黃菜籽油為佳,先下不易熟的紅蘿卜、無筋豆,再放木耳、黃花、香菇入鍋,最後下西紅柿和煎好的蛋皮塊兒,翻炒分把鐘,加開水和剛才泡黃花、木耳的汁水熬煮。

面使用的是母親喜歡吃的方口切面,別看她已是耋壽之年,牙口依然頑強,喜歡煮耙瞭的“勁道”。

煮面的過程,母親一直目不轉睛地盯著我的雙手,我的移動,這種溫暖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直到把面挑進碗裡,母親才喃喃而語:“好瞭,這就好瞭?”,似乎不相信他的兒子還會做飯。

看著母親吃面的樣子,就像小時候她看著我吃飯一樣,巴不得多吃一點,吃響一點,這樣才知道面的香,菜的味。這時,我才覺得什麼叫“傢有一老,勝過一寶”。母親邊吃邊贊,問我這叫什麼面?我讓她起個名字,她不加思索信口就來,“那就叫八寶或者九寶面吧?”我說好,那就叫“八寶打鹵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