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兒菜總是發苦,隻需加點“它”,兒菜清清爽爽,苦味悄悄溜掉
天冷瞭有一種菜,異常的受歡迎,它不是白菜、蘿卜,而是一種芥菜,也叫抱子芥、兒菜。這種菜它和雪菜、榨菜都是芥菜的變種,有點苦味。很多人做兒菜總是發苦,今天教你一招,隻需加點“它”,兒菜清清爽爽,苦味悄悄溜掉。老丈人是四川人,他說自己從小就吃兒菜,不過吃的時候,不喜歡用炒,而是直接用煮的方式,兒菜在他們四川也叫娃娃菜,做法極其簡單,但卻也有講究,比如說怎麼做,可以讓苦味悄悄溜掉。
兒菜別就知道炒,加點它煮一煮,咸香適口,天冷煮一鍋好吃得很。加的這個食材正是四川人愛吃的臘肉。兒菜很適合跟臘肉、和五花肉搭配,苦味能夠解膩,如果你接受不瞭兒菜的苦味,不如把它和臘肉一塊煮,做成一鍋美味的湯菜。老丈人告訴瞭我幾個妙招,如何煮出苦味比較少的兒菜來,所以嫌兒菜炒著有苦味,不如學習下面幾個技巧。
首先,選擇苦菜煮的時候,盡量選擇嫩一些的,這樣它苦味相對來說也比較的少一些,再搭配和臘肉一塊煮,臘肉味道比較的重,而且通過水煮以後,臘肉的咸香味會釋放出來,會使得苦味被掩蓋,吃起來不會那麼苦。
其次,煮兒菜的時候,不要滾水下鍋,這一點很多人都會做錯,在我們平時做菜的習慣中,都喜歡用滾水下鍋,但是兒菜用冷水下鍋,才會大大降低它的苦味,把臘肉和兒菜一塊放下去煮,直至軟爛就可以撈出,不管是蘸辣椒醬吃還是可以配上辣椒水都很美味。
最後,條件允許的話,直接用高湯煮或者用米湯煮,這也是老丈人地方的一種吃法。據說,這種吃法也會降低苦味,並且口感更加的鮮香。不過我一般都是直接用清水煮,這樣煮出來的兒菜,很甜,帶著特有的鮮味。
接下來我們看看【兒菜煮臘肉】的具體做法吧!
第一:把兒菜清洗幹凈,直接一分為二,接著用流水沖洗幹凈,五香臘肉,切成大小均勻的厚片,準備一點薑片。
第二:鍋中放入適量清水,把臘肉和兒菜一塊放進煮,記得加幾片薑片,煮至兒菜軟爛的時候,就可以關火調味瞭。
第三:放入鹽和白胡椒粉,然後準備一個自己喜歡的蘸料,蘸料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調制,吃的時候配上蘸水,好吃的很。
做兒菜不發苦,主要的技巧,用臘肉或者是五花肉,也就是說油比平時炒菜多一點,煮的時候,冷水下鍋而不是滾水,最好選擇的是嫩一點的兒菜,煮的時候有高湯最好,沒有的話可以直接用清水煮,配上蘸料,也可直接吃。
兒菜的每個地方的叫法都不一樣,四川叫娃娃菜,江西叫多心菜,雲南叫兒菜,也有的地方叫芥菜,朋友們,你那叫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