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這是一個無論有多少菜肴也無法代替和抵擋的東西,在我國,因為南北氣候和環境的差異,造就瞭南北飲食習慣的不同,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主食瞭,南方以水稻(米)為主食,而北方更多的就是把小麥(面)做成各種的食物,但是,有一種東西卻不分南北,無論在哪兒都是絕對讓人喜愛的主食,它就是——饅頭。
饅頭其實就是用面粉和水混合,經過發酵後蒸制而成的“面團”,很多地方也叫“饃”,饅頭根據所用酵母源的不同,大致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酵母饅頭,就是將酵母用溫水“激活”後拌入面粉制作;另一種就是“老面”饅頭,“老面”其實是前一次蒸饅頭時留存的一小塊兒發好的面團,蒸的時候需要先將“老面”在水中揉開揉散,然後用這個“老面”的水拌入面粉進行制作的,這種饅頭制作時,一定要在最後留一小塊兒發好的面團,以備下次使用,這是個循環的過程。
相比之下,老面饅頭的口感松軟又勁道,口味也更加香濃,可是,現在大多數人還是喜歡制作酵母饅頭,用酵母當然非常方便和省事兒,但是想把酵母饅頭蒸的更香更有口感和口味的效果,還是得需要一些小訣竅,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如何蒸酵母饅頭更好吃。
蒸饅頭時隨意加點兒它們,保證饅頭又白又軟還開花,特別香甜好吃
奶粉、食鹽和白糖,這三樣東西加進去,饅頭不僅變得更白更松軟,而且吃起來還會更加勁道和香濃,比“老面饅頭”還要好吃,同時,蒸出的饅頭還會“開花”,讓人看瞭就特別的有食欲,那麼這三樣東西究竟應該怎樣放,具體如何操作呢?
【所需食材】
面粉、酵母菌、奶粉、食鹽、白糖、溫水
【方法步驟】
首先將適量的奶粉用稍熱的溫水化開,這個步驟也可以用牛奶,然後將酵母菌倒入,攪拌融化均勻後靜置個幾分鐘;然後再放入適量的食鹽和白糖,攪拌均勻後倒入面粉中,將面粉和成面團,揉面的力度要稍輕,揉到面團表面光滑為止;接下來就是“發面”的過程瞭,當面團發到原先的兩倍以上大小,就說明發好瞭,制作成面團後再醒幾分鐘,上鍋蒸30分鐘就好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