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入冬,雖然這說法多少有些誇張,但卻是廈門季節變換很好的寫照。從夏入冬,廈門通常隻需一天,便可速成。上個周末,伴著一場毛毛細雨,廈門開始有瞭冬的感覺。
入冬吃啥?除瞭經典的火鍋,熱辣鮮香的湘菜也是一個好的選擇,特別是缽子菜,圍坐一桌熱乎乎的聊傢長裡短、談段子八卦,笑聲滿屋,其樂融融。
廈門寶龍一城對面,就有一傢主營缽子菜的湖南菜館,柳葉湘缽缽。之前在臥龍曉城附近以會所的形式經營多年,如今搬到金山路臨街,喜歡湘菜的小夥伴又多瞭一個好去處瞭。
湘菜有很多經典,永州血鴨、常德米粉都是個中代表。記得幾年前去長沙,還專程去瞭常德,為的就是那一口筋道爽滑的常德米粉。柳葉湘缽缽的湖南特色燉粉就一定得品嘗,缽缽上桌,加熱片刻,安靜的牛腩就開始活躍起來,先來一口滋味原湯,感受那份濃烈霸道的熱辣。然後在倒入白亮富有彈性的米粉,在鍋裡滾幾個來回,吸汁入味,味蕾所有的期待伴隨著“嗦”的一聲入口,頃刻得到滿足,當年在常德大清早的一碗米粉的感覺似乎又回來瞭。
永州血鴨,好湘菜的小夥伴基本都不會錯過這道,皮滑肉緊,一入口,辣味迅速傳遞全身,很是得勁。
很多地方的特色美味,其實都是勞動人民長期的生活經驗智慧所得,常德的缽子菜也不例外。漁民為瞭克服陰冷,用缽子煮食,不僅能長期保溫,而且收汁入味,很受大傢的喜愛。聽店傢說,熱情的常德人民宴請客人起點標準至少是要4個缽缽的,規格越高,可能放的缽缽就越多瞭。我們今晚的缽缽,除瞭燉粉,血鴨,還有石門肥腸、香桂魚,食材好,入味足,都是值得推薦的菜肴。當然,這個時候你不能錯過一碗香甜溫潤的缽缽飯。
這裡還有一道養生蘿卜缽,我要特別推薦。看著不像湘菜,但依然以缽子菜的形式呈現。加入排骨小火慢燉,蘿卜特別的細潤,湯汁特別的甘甜。冬吃蘿卜夏吃薑,我在這裡找到瞭這句話的真義。
茶香肉、臘肉雜筍缽、四季長青缽、擂辣椒燴皮蛋、剁椒芋頭、土缽藕條,這些常見的湖南菜,今天在柳葉湘缽缽都表現得特別好。特別是茶香肉,沒有臘肉的煙熏,卻多瞭一份油潤清香,口味會適合更多的人。
柳葉湘缽缽的環境也有亮點,跟以往的湘菜館有所不同,少瞭“土味”的滿目紅艷,多瞭一些江南水鄉的黑白素雅,包廂的選擇也多,聚會宴請是不錯的選擇。
最後,再來一碗香甜沁人的黑蒜羅漢肉湯,夜的清冷一下子被驅散。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席筵,我們觥籌交錯,交互著人情溫暖。
嘿,嗦一口常德米粉,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