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麻辣燙的強勁對手,現在卻開始走“下坡路”,網友:真可惜
說起麻辣燙,相信很多人都吃過吧,那種又香又辣的滋味真的很過癮。麻辣燙的受歡迎程度可謂高,尤其年輕人更喜歡這種簡便的小吃。麻辣燙以簡單方便、食材豐富、口味麻辣為主要特點,也是它深受歡迎的原因,自推出以來一直都很流行,無論去到哪個地方,大街小巷都總有它的身影,可謂是國內最成功的小吃之一。
現在要說的一種小吃跟麻辣燙很相似,都是簡易的美食,而且曾經也很受歡迎,還曾是麻辣燙的強勁對手,它就是過橋米線。過橋米線剛推出的時候也是很火爆,在大傢心中是一種時尚又美味的小吃,迅速在全國各地都開滿瞭店,完全可以說跟麻辣燙齊名。但是現在大傢發現沒有?麻辣燙開得遍地都是,但是過橋米線卻開始“走下坡路”,很少見到它的身影瞭。
過橋米線起源於雲南,是當地一種特色小吃。過橋米線的名字也是比較優雅的,而且背後還有一個美麗的典故。傳說古代的時候,雲南某地有一個書生每天都到一座小島上讀書,妻子每個中午都送飯給丈夫,但由於路遠,送到的時候飯菜都涼瞭。後來,妻子驚奇地發現雞湯不會涼,每次送到的時候還是暖的,妻子發現原來是雞湯上面的一層油把熱氣留住瞭,所以不會那麼快涼下來。於是妻子想到瞭一種辦法,每次燙好一些米線,準備肉片蔬菜等配料洗好切薄,雞湯熬好後趁滾燙馬上給丈夫送去,到瞭島上再把米線和配料放進雞湯裡面,很快就熟透,吃起來還很新鮮香滑。這種做法還在當地傳開瞭,受到人們的歡迎,也因此慢慢有瞭過橋米線這個名字。
不但名字好聽,而且過橋米粉的正宗吃法比起麻辣燙也是比較高雅的,通常都是一人一碗適量的雞湯,自己選好配料放進去,不同於麻辣燙在一個大鍋裡燙好再上給顧客。過橋米線推出時定位也是比較高的,不少店傢都把它當作一種文化小吃來經營,店內環境幹凈優雅,餐具精致,吸引瞭很多人光顧,在這樣的環境裡吃一種特色的美食,的確是一種不錯的享受,也因此雖然在小吃中它的價格是比較貴的,但剛推出時還是非常的火。
但是現在已經很少見過橋米線的身影瞭,大傢平時有留意的話,就會發現周圍基本沒過橋米線的店瞭,可以說它在慢慢消失。這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定位瞭,過橋米粉的定位可謂比較尷尬,在小吃中它算是比較高雅的,但要說用於正式的宴請聚會又略顯得寒酸。
論價格它又比其它街頭小吃比如麻辣燙貴不少,同樣的價格麻辣燙可以吃一大碗瞭,裡面的各種配料可不要太豐富,美味的同時又能飽腹,所以過橋米線想走親民路線又走不瞭,被麻辣燙狠狠比瞭下去。由於這種尷尬的定位,過橋米線漸漸失去瞭市場,從一開始的火爆到現在已經慢慢消失瞭,網友看後也紛紛表示,真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