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嫌弃的跟团游,咋成了新顶流? 被嫌弃跟团游的人 曾经被嫌弃后来成了网红
admin
2024-04-13 11:00:44
0


这届年轻人又爱上跟团游了?

过去提起跟团游,很容易联想到“赶鸭子”式的行程,三四十人的大团里囊括了“等其他团友”的蹉跎,还可能碰到强制购物等糟心事。

被见多识广的驴友们嫌弃多了,跟团游产品近年来也逐渐点亮了不同的技能树。一些特色主题小团以一日游为主的微旅游产品,重新成为性价比时代的“白月光”。


△近年来,小型团旅游产品更受游客青睐。
(图/unsplash)

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里,出游花费增速超过出游人次增速。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意味着我国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正迎来一个新的转折点,即全面复苏

不是自由行没意思,而是旅行团更有性价比。在旅游业的转折之际,跟团游也能赶上这趟复苏的快车吗?


想出去走走,

第一步先报团

4月初的广州,周末清晨的空气中已透着闷热。在客村地铁站的集合点,七八个领队的旗子在挥舞,招呼着各自的队员报到,喧闹着等待大巴前来。这些旗子上写着“32号”“游侠客”“广州1778户外”等旅行平台的名字。

和传统旅行团的景点打卡相比,这些平台的旅行团的目标客群是珠三角的年轻背包客,着重徒步过程中的体验。多数路线会按照落差和完成时长来标注难度星级。旅途的餐食安排也会更灵活,从山野竹筒饭到农家乐不等,而且常为团员自行AA。

对于徒步小白来说,这些周边徒步团可谓省心省力,不仅有专业领队带路,单人价格更是比自行包车前往目的地要实惠很多。


△户外旅行团灵活规划路线,
为年轻背包客提供不同的徒步体验。
(图/unsplash)

除了广州,不少旅游资源较丰富的省市都有类似的周边游平台,例如杭州的稻草人、深圳的驼铃网等。他们的骨干成员大多拥有丰富的徒步经验,能自行开发新路线。

不少平台创建多年,但直到近年才被大众户外热潮拱出圈。法定节假日前夕,这些平台领队的旗子更穿州过省,飘扬于山野和城镇之间。

国内游入了徒步的“坑”后,不少人出国游玩也不忘安排一段户外时光。


△旅游平台账号主页展示了
丰富多元的旅游攻略。
(图/小红书截图)

像在快速崛起的旅游平台Klook上,体验产品的时间长度和参团人数都相对灵活,用户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例如,日本关西高野山徒步团提供了1日游、2日游和3日游共3种路线方案,也有2—3人、6—10人等大小不同的团队规模选择。

Klook中国区市场营销负责人高鸣向我们介绍,多条户外路线成为平台上单月过千人次参加的爆款

例如,印尼火山徒步,向导会带着红酒杯上山,团友可举杯迎接日出;泰国曼谷近郊游,本地导游会领着团友参观当地村落,还会走入稻田里品一杯咖啡;日本北海道乘坐纹别破冰船,穿过白茫茫的流冰,给人置身南极的错觉。


△印尼巴图尔火山的日出。
(图/unsplash)

无论是一杯咖啡还是一次游船,这些寻常元素与异域风景碰撞之下,有助于提供新鲜的本地体验,为消费者创造值得回味的细节。“一趟旅游好比一条手作项链,以用户自订机票住宿的自由行为主线,特色日游产品则是上面创造难忘回忆的珠子。”高鸣解释道。


专业定制小团,
KOL也来分一杯羹

现在去旅行,消费者在乎的不仅是去哪里玩,而且是和谁一起出去玩

五一和端午小长假临近,一批专业性较强的主题游产品扎堆涌现。老牌科普杂志《博物》3月底开始招募前往肯尼亚的暑假旅行团,随队的既有本地专家,也有生态摄影师

除了自然向的主题团,人文深度游的旅行团也花样百出。播客“忽左忽右”正组织一趟8天的格鲁吉亚旅行团,参团的粉丝有机会和翻译家陆大鹏、播客创始人程衍樑一起,喝着红酒游览斯大林故乡。


△“京京读书会”规划的巴黎旅行日程,
文艺气息浓郁。(图/社交媒体截图)

公众号“京京读书会”也在招募一个9天的巴黎人文旅行团。读书会创始人李京京全程带团,其间还会有5位法国艺术文化专家担任导赏工作。

无一例外,这些主题团的导游几乎人均专家,对相关领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能接得住团友的即兴提问,更能提供标准导游词之外的知识趣味。

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尽管目的地不同,但这些旅行团的定价一般较高。像两个人文旅行团里,每位团员的团费接近3万元,且均不包含国内和海外集合点之间往返的大交通。


△定制团带来了新鲜、深度的旅游体验,
但旅费价格不菲。(图/unsplash)

由KOL与小众旅行社合作开发的定制精品团,常通过KOL惯常活跃的平台来发布招募信息,游览的内容行程也是按照粉丝的兴趣点和需求来量身打造。这正如一位网友的留言,“听播客节目时想着能跟你们一起旅游就好,然后你们就推出旅行团了。”

尽管团费高于其他目的地相近的路线,但KOL的加持和专业的背书还是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这类产品与其说是一个主题跟团游,不如说是一群同好的壮游,是对旅游的知识性和专业性的更高需求

据广之旅发布的旅游趋势报告显示,2023年该社的小团产品收客规模较2019年同期猛增756%。这类小团产品不仅能做到2人起承包一个团,还可以选择“一家一团”,所有团友都是自己人,可根据亲友喜好改换景点或路线。


△与同好一起旅行,
情绪价值拉满。
(图/unsplash)

除了限定人数,旅行社为提升旅游体验,还会针对不同年龄层来设计团游产品。

过去,“早起看风景”的银发族“爱睡懒觉”的年轻人都会被打包放在同一个旅行团里,玩不到一块儿去,自然容易发生不必要的摩擦。

而如今有的旅行社会想方设法与年轻人“贴贴”。比如,广之旅推出的“尚·同龄”产品会在报名时筛选参团者,把年龄限定在18岁至39岁之间。部分路线还会增加自由活动时间或者玩滑翔伞的行程。


△不同年龄段的游客需求不同,
年轻人则喜欢刺激自由的项目。
(图/unsplash)

有的旅行社则会顺应老龄化社会的潮流。中青旅旗下的遨游旅行推出康养游,例如三亚5日游会安排度假酒店4晚连住,并且会游览祈福之地,避免爸妈们舟车劳顿,同时能投老人所好。

除了在年龄层上做分类,不少跟团游也会照顾旅客的作息。基于用户调研、商家走访获得的数据和结论,飞猪目前将“不用早起”等消费者最关注的体验作为搜索筛选项单独列出


为体验花钱,
年轻人“用脚投票”

过去消费者追着旅行社问有什么团报,现在旅行社会花更多心思去洞察用户需求。

传统的旅行社门店大多数是组团社,主要通过采购旅游目的地所在的地接社产品,利用目的地交通、住宿等信息差赚取利润。这种模式往往使团游产品缺乏特色、容易复制,引发不利于持续发展的低价团竞争。


△传统旅行社的运营模式普遍落伍。
(图/视觉中国)

飞猪向我们介绍,中长线路游的回归是过去一年旅游市场重要的变化之一。在已经过去的龙年春节假期,飞猪国内线路游商品的预订量已经超越2019年同期。与此同时,私家团、精品团增长显著,游玩的品质和私密度、灵活性日渐获得消费者关注。

在解决自由行交通不便的基础上,团游产品不断在高性价比和高体验之间寻找平衡点。传统旅行社通过收购行业内垂类企业、投资旅游景区等方式,努力整合目的地资源,提升自身的产品竞争力,设计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如今的消费者更关注旅行的
私密度和体验感。(图/unsplash)

新崛起的互联网平台在采购地接社产品的基础上,也日益重视本地产品的开发。以Klook为例,其目前在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开设当地办公室,聘请本地旅游人士与本地商户合作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产品。日本海上花火大会上,本地游人会租用纳凉船到海上看烟花,避免在海滩上人挤人。如今,海外游客通过平台也能轻松预订,提升烟花观赏过程中的舒适度。

与此同时,Klook还邀请了1万多名资深旅游玩家来担任平台的旅游体验师,测试现有和新开发的旅游路线。例如,在旅游体验师的强烈推荐下,常规的富士山徒步游里增加了山脚罗森便利店的打卡点,这一调整收获大量用户好评。


△富士山脚下的罗森便利店。
(图/unsplash)

除了团游差异化开发,旅游平台还尝试提供客制化服务。携程发布的《2023 年携程旅行定制师图鉴》中提到,截至去年10月底,平台定制需求量同比增长330%,比2019年增长30%。仅携程一家,2024年将在20个省市招募上万名旅游定制师,这一市场的蓝图与想象空间可见一斑。

放眼市面上的团游产品,早已告别了一条路线卖所有人的年代。这届游人的需求不像原来那样简单,对体验活动、住宿等级、讲解专业性等,几乎全方位更挑剔了。

跟团游产品的百花齐放,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旅游消费心理的转变。


△未来,个性化定制团的
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图/unsplash)

疫情三年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人生苦短”,更在乎真切可感的体验,而非囤积身外之物。Klook的用户调研显示,疫情前的旅游行程里,购物和游玩的时间比例几乎各占一半,疫情过后,旅客更愿意为体验而买单。有旅游目的地商铺反映,疫情后,游人陆续回归,但不像以前那样“买买买”了。

人们消费时所重视的因素,从品牌、价格、功能、质量,渐渐变为健康、精致、个性,情感诉求不断提升,全新消费观下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体验经济顽强崛起

原本手机就能听的歌曲,非得辛苦蹲演出票,跨省甚至跨国去现场参加千人大合唱;即使参观家门口的博物馆,也要把发髻绾起、马面裙穿上,乐此不疲地浸入古代文化氛围里。


△当代年轻人热爱追求“活在当下”的
氛围感。(图/unsplash)
编辑:道喵叽,校对:邹蔚昀,排版:哈哈

当前的游客休闲方式正从走马观花式的“赶景点”,向在目的地深度游览、互动式休闲转变。毕竟,自由行在国内已流行十多年了。对于30岁左右的人们来说,热门旅游地最热门的景点或多或少都玩过一轮了,自然想要玩得更深入小众。

团游在复苏,但仅限于那些追上用户需求变化的团游产品。

参考文献:
【1】传统旅行社的下一个春天,会是小团游吗?,环球旅讯,20220125
【2】研究吃喝玩乐能月入10万元,人才缺口超万人达历史峰值,上观新闻,20231210
【3】岭南控股广之旅发布《2024年春节跨省游趋势报告》,南方都市报,20231223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云南德宏猎奇美食!牛肠汁熬的苦... 在云南德宏这片充满异域风情的土地上,苦撒是一道极具争议又独具特色的美食。它以牛肠汁为核心熬制而成,独...
北京口碑好的旅行社 “服务细节... 在北京这座充满历史韵味与现代气息的城市里,选择一家靠谱的旅行社至关重要。今天就为大家带来北京口碑好的...
聚焦省旅发大会·访谈|共话文旅... 讲好文旅故事 悦客引客留客 ——访“壮美太行·河北太行山文化旅游带”推介活动总导演、河北演艺集团一级...
潮评丨20款网红产品无一为10... 潮新闻客户端 特约评论员 胡欣红 据视觉中国 近期,新京报记者随机对20款同时标注“水牛”与“纯牛...
刘强东系上围裙直播炒菜,要烩“... 9月17日消息,9月16日晚间,北京国际饭店内,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系上围裙,站在灶台前烹饪宿迁名菜...
零失败玉米烙饼,把童年一口咬回... “叮!”你的童年外卖已送达,请趁热吃! 一、为什么人人都爱这块“黄金饼”? 1. 材料家家有:玉米粒...
原创 比... 咱今天唠唠一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哈。你们说,在感情里,是那句 “我爱你” 重要呢,还是 “我懂你” 更难...
“丝瓜汤”是什么梗?怎么就火上... “丝瓜汤文学”的刷屏,与其说是一场吐槽大会,不如说是一次集体求救。它在呐喊:请看见我,请听我说。 文...
赏秋去!今明两天这些地方云淡风... 本周,今年下半年首场大范围冷空气来袭,北方多地凉意渐浓“跑步”入秋。进入秋季,云层逐渐变淡,天空更加...
天山脚下文旅兴 那拉提景区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供图 1978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设立旅游...
重庆南川山王坪康养避暑房,空气... 在炎热的夏季,寻找一处清凉避暑之地成为了许多人的向往。位于重庆市南川区的山王坪康养避暑房,凭借其独特...
国庆去西北旅游攻略:七天六晚景... 《西北七日行纪:2025年与天地对话的旅程》 飞机降落在西宁曹家堡机场时,一股混合着黄土与青草气息的...
宝宝小零食,酥酥脆脆入口即化!... 大家好呀,我又来给你们分享好吃的美食啦!今天给你们分享的是哄娃神器鸡蛋手指脆脆条的做法!香甜酥脆,入...
修文县:电商铺就“扎佐蹄髈”新... “上班的老乡,没有时间去买菜做饭的,这款扎佐蹄髈真的不要错过,拍回家去省时省力省心……” 今年以来...
烟火袅袅!柴火正旺,面包飘香,... 在昆明乡村,有新的“炊烟”升起——不是司空见惯的农家乐,而是特色鲜明的窑烤面包店。柴火窑燃烧正旺,面...
又有知名餐饮陷预制菜风波:号称... 餐饮品牌太二酸菜鱼,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上海不少商场都有它的身影。不过,这家主打“活鱼现做”的昔日...
东北野鸡泛滥成灾,为何很少有人... 在东北广袤的土地上,野鸡分布广泛。过去,靠山吃山的东北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烹饪方法...
上海古猗园非遗月:数字光影再现... 2025年9月19日至10月19日,上海古猗园将举办“浮光戏影,猗鉴匠心”非遗文化月活动。活动期间,...
来看!这样的上海,是你不容错过... 上海这座“魔都”的夜晚,真的太太太迷人了!当霓虹灯亮起,东方明珠在夜色中格外辉煌,仿佛整个城市都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