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宽
云南酸少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做不一样的云南味
在云南餐饮界,陆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一手打造的「酸少」系列产品,不但贴合云南人喜食酸的习惯,更满足云南人挑剔酸的口味,不但领一时春城饮食风气之先,更固化成了昆明生活方式的一种“标签”。
去年年底,陆宽的「酸少」系列食品刷屏了昆明风尚达人的朋友圈,在昆明的许多商圈都有「酸少」泡菜堂的入驻,甚至一向检测严格的盒马鲜生都不乏各类「酸少」泡菜以及酸饮。人们日常泡菜一般是青菜、红白萝卜、红辣椒等,而「酸少」则有日本小黄瓜、草莓、西瓜、柠檬等瓜果,这些不常用于发酵发酸的食材都被做成美味泡菜,尝过的人都称大饱口福,赞不绝口。「酸少」系列美食是陆宽通过这两年观察云南饮食文化和市场反馈研发出的新产品,“酸是云南菜系里面很重要也很有意思的一味,我希望大家尤其是年轻的这一代人在现在或者未来都能够尝到这些老一辈昆明人印象里的酸味。”陆宽笑道。为了研究更符合云南口味的酸,陆宽曾经深入到云南的各个喜食酸的典型地区,诸如西双版纳、楚雄、禄丰等地,在不同的地方总能找到不一样的酸味。酸的做法因地域各不相同。酸有酸菜,说酸菜得说四川、重庆;酸有酸汤,说酸汤就得谈贵州。云南人普遍喜食酸辣,尤以西双版纳地区为甚,最典型的便是傣菜,总之,各个地区因气候、地域以及数百年文化承袭下来的饮食习惯所造就了各种各样的口味与做法。哪怕是现在年轻人很喜欢吃的酸奶,也都是酸,不过形态与程度各不相同,可见“酸”在云南甚至中国的饮食里占据很大的发展市场和空间。餐饮行业本身竞争很激烈,已经是一片红海,但陆宽另辟蹊径,不盲目在已然大众的产品里投入,而是利用本来人们不会想到的口味与食材相结合,从而挖掘到了餐饮行业中的一片蓝海。“都说酸甜苦辣,我还只在酸里面研究,可光这酸,里面门道就很多,我只是摸了个开头。”陆宽说道。
早些年的昆明,街头巷尾总有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炸洋芋、酸汤萝卜、水泡梨、搅搅糖……这些由手工现做的小吃陪伴了无数昆明学子雀跃的放学时光,也承载了一代昆明街头的饮食文化,如今这些各色各样的小吃,早已随着青石板路的消失也渐渐模糊在人们的记忆当中。“我希望「酸少」可以在满足云南人嗜酸的基础上,能够从味觉上给老一代的昆明人甚至云南人带去寄托和慰藉,也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了解我们这个带着些许情怀但是也足够年轻、足够多样的品牌。”人们做产品,不管是「酸少」,还是黑金印象,菜也好,烟也好,都是人们对于舌尖上那一点味蕾的慰藉的追求罢了。“我们不是执着于一个产品,而是产品背后的文化和情感,文化和情感从哪里来的呢?那其实就是产品人的专注和精雕细刻。人这一生,名利之外,总要有点追求。”陆宽说道。
创业是人生的调味剂
作为一名创业者,陆宽身上保有了一种难得的“野”,这是一种朝气和自信。
熟悉陆宽的人都清楚,「酸少」的走红不是幸运使然,而是他多年餐饮行业的积累和对趋势把控的结果,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仔细的审视:深入云南的各个地州研究不同地域的酸食习惯和文化;建立种植基地、规模化生产工厂,制定生产标准化流程;拿到了产品的检验检测报告;打通所有的物流渠道……当一切都准备好了,成功很多时候只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创业”这两个字自带魔力,在最近这两三年里,它以极强的渗透性进入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创业就像是一个镀金的万能前缀,迅速消解着其本有的意义边界,在野蛮生长中衍生出更加复杂的内涵。即便有千万篇的文章、评论和自述在表达和探讨,也很难去定义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创业者。“标准化的程度是支撑一个品牌能够走多远的关键。”陆宽的「酸少」最初起源于奶奶一辈传承下来的手艺,与众多昆明街头巷尾风靡一时的小吃一样,都是靠老一辈昆明人的手工制作,从原料到调味到制作,全凭喜好。做酸食的手艺到了陆宽这一代,没丢,却也仅仅作为闲暇时的爱好和消遣。“有一次去大理,给朋友带了些我妈做的酸鸡脚,他们吃了很喜欢,问我为什么不干脆把它做成商品往外卖。其实不光他们,很多尝过的人都这么问过我。”来自周围朋友不断的“撺掇”和夸赞,让陆宽起了创业的念,正如所有人都躲不过的一关——念起难收。创业的念头日日夜夜盘桓在心里,要么等待时机一鼓作气,要么一盆冷水未起先衰。这个时机,便是陆宽的爱人怀孕。“以前我是做健身教练的,直到现在也还保留着健身习惯,所以我对饮食的要求很高,一要好吃,二要健康,这两个要求也始终贯穿「酸少」的运作。当时我想着,既然我和我媳妇都贪这一味——酸,与其买外面不可控的,不如我自己做。”机缘巧合,陆宽关于「酸少」品牌的想法也得到了一些外界的支持,一拍即合,一番准备和积淀之下,就有了如今的「酸少」。
曾经街头巷尾的小吃远不如如今各种品牌化、商业化、标准化运作下的餐饮体系稳定,所能产生的收益和抗风险的能力也远远不及后者,但是家门口/学校门口的小摊式情景所带来的烟火味,也同样是品牌化餐饮无法比拟的。虽然如此,但陆宽始终清醒地认为,“商业终归是商业,情怀可以有,但不能当饭吃。一旦要做餐饮,一定只能往标准化方向去发展,产品的味道、卫生才能得到保障,这样对得起消费者,也对得起合伙人,才能对得起自己。”
当然,创业从来没有谁可以一帆风顺,早在「酸少」品牌成熟之前,陆宽也走过不少或因人际关系或因行业竞争带来的弯路甚至是“坑”,聊起这些经历时,他轻描淡写几句便也略过了。商场如同江湖,快意恩仇,是是非非,明枪暗箭的事,躲不过也难防,无需都记挂在心里一辈子过不去,只要站起来了,再大的坎那都是过往云烟。就像陆宽在他的微信个人简介上写道的那样——“心宽一寸,陆宽一丈。”
采访末了,陆宽说道,“未来之所以令人期待是因为其充满着未知,我希望可以一直保持对于未来的好奇心,在发现更加有趣的生活的同时,也发现更加有趣的自己。”作为黑金印象新绅士精神的代表人物,陆宽始终对事业精益求精,也是对自己的人生精益求精。说到底,精进的方式各人各念,但最终仍免不了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