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县 文旅融新篇 破局绽芳华
创始人
2025-11-25 23:50:48

“十四五”的五年

破局绽芳华

文旅融新篇

“十四五”的五年

“十四五”的五年,湟源县文旅产业挣脱“资源桎梏”、实现“破圈突围”的五年。 从单一的观光游览,到“文化+旅游+N”的多元融合,湟源县文体旅游局始终坚守初心、勇立潮头,以“文”为魂铸精神内核,以“旅”为体搭体验载体,以“体”为健塑生活新风,不仅为湟源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更让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幸福底色愈发鲜亮。

守正创新激活千年文脉

文化“活”起来

文物保护工作扎实推进

成功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成立丹噶尔保护发展中心,制定名城、文物、非遗等5个管理办法;

争取各级文物保护资金861.7万元,实施湟源城隍庙防雷工程等5个文物保护项目;

制定印发《湟源县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完成大华中庄墓地等5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工作,小高陵梯田被列为青海省第二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完成178处文物点复查,田野调查完成率达100%,新发现文物点6处。

非遗传承成果丰硕

成功申报省市级非遗项目9个,申请县级非遗传承人56人,其中皮绣传承人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

源皮绣排灯、掐丝小夜灯、青稞醋荣获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及铜奖。

湟源排灯“昆仑神韵”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收藏,传统排灯设计手稿被中国彩灯博物馆永久收藏。

“花儿”传承人斩获中国西部民歌会原生态组金奖。

湟源酸辣里脊成功获评中国美食地标保护产品,让“舌尖上的非遗”香飘四方。

由张永福等老师策划设计制作的“犬戏牛鸠杖首排灯”,成功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的“过年——春节主题展”并被该馆收藏。

文艺精品不断涌现

聚焦时代主题与本土特色,创作歌曲、舞蹈、戏曲等各类文艺作品200余件,其中,歌曲《为你情浓》《我有一个天使妈妈》等作品先后在“学习强国”平台、青海省音乐家协会等权威平台展播,传统皮影戏《长城脚下尽欢歌》在全省开展巡演4场,大型群众曲艺剧《歌从湟水来》深耕本土文化底蕴,在全省范围内成功展演13场,主创人员受邀参加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举办的曲艺交流活动,被市委宣传部评为“十四五”期间精品剧目。

融合赋能拓宽发展新局

旅游“火”起来

坚持先行 锚定融合发展方向

主动融入青海省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大局,精准出台《湟源县加快推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工作方案》等3个专项方案,细化7大领域28项具体任务,构建起目标明确、责任清晰的推进体系。

品质升级 打造核心文旅IP

五年来创建国家级AAAA级景区1家、国家级AAA级景区2家、省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处、首批市级河湟精品民宿2家、省级自驾车旅游营地2处,成功打造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个——其中丹噶尔古城凭借深厚文化底蕴与优质服务,成功列入中国生态文旅品牌名录,更亮相中央一套天气预报栏目。

2.2024年,湟源县成功创建第三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乡旅赋能 实现民生旅游共赢

湟源县精准兑现旅游发展奖励资金2049余万元,重点支持200余个市场主体开展乡村旅游接待点提档升级、生态旅游产品研发、景区业态优化等工作,统筹推动本土特色“浪河滩”产业从“1.0粗放经营”向“3.0品质发展”迭代升级。

打造马家湾水麦轻奢露营基地、东峡乡车站露营基地等精品“浪河滩”营地50家,配套建设停车场、卫生间、休闲步道等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向规模化、系统化、品质化发展。

“浪河滩”点位累计接待游客64.3万余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217万余元,直接壮大30余个村集体经济,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实现了“生态保护、旅游发展、村民致富”的共赢局面。

文体联动注入活力新篇

体育“动”起来

竞技体育 捷报频传

组织参加全省国际式摔跤、柔道锦标赛、田径锦标赛等各类竞技赛事10场次,湟源代表队共荣获金银铜奖牌共计80余枚。田径、摔跤等六项专项竞技评定中2名运动员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5名运动员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

举办“阳光体育进校园”田径、摔跤等项目指导活动60余次,培养输送优秀体育人才30名至省市竞技体育平台。

群众体育齐头并进

聚焦全民参与,先后举办社区运动会、迷你马拉松、青少年棋类大赛等接地气、惠民生的群体活动50余场次,覆盖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群体,累计惠及群众8万余人次。

协助省市体育部门完成环青海湖公路自行车赛、高原国际风筝邀请赛等大型品牌赛事20余场次。

开展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累计培育76名懂技能、善指导的骨干力量,为群众科学健身提供坚实保障,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

体育设施不断完善

“十四五”期间,全县共有体育场地数量656个,体育场地面积35.83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26平方米。累计投资1235万元在县域内修建完成12处灯光篮球场、配建24套体育健身器材、3个小型体育公园、1个多功能运动场及2处百姓(职工)健身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100%。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带鱼这么做最香,不破皮,不粘锅... 带鱼是我们很常见的一种海鱼,带鱼什么东西都喜欢吃,而且比较贪吃,有时候甚至连同类之间也会相互吃。带鱼...
2025年酸菜芯,酸菜馅,大缸... 在2025年,如果您正在寻找优质的酸菜芯、酸菜馅以及大缸酸菜,沈阳市添圣农产品有限公司无疑是一个值得...
秋冬娃猛涨期!8道荤素硬菜,鲜... 秋冬是孩子的猛,给孩子补充足够的蛋白质至关重要。今天就为大家带来8道荤素搭配的硬菜,鲜香味美,让孩子...
天冷了流感高发!这8道菜常吃,... 随着天气渐冷,流感也进入了高发期。增强免疫力是预防流感的关键,而合理的饮食能为我们的身体筑起一道坚固...
天冷就想吃点“下饭的”!这8道... 天冷的时候,就想吃点“下饭的”,那些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菜肴,能瞬间驱散冬日的寒意,给人满满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