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蒸神守护的百年烟火气 宁波,一座依海而居的城市,海鲜的鲜甜融入了市井的烟火气,孕育出独树一帜的饮食文化。其中,老宁波干蒸菜更是刻在宁波人骨子里的味觉记忆,而“街坊蒸神”王阿公,便是这份记忆的守护者。40年来,他用一口蒸锅、一钵老火汤,在宁波老巷里,坚守着老宁波干蒸菜的传统味道。
老宁波干蒸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宁波靠海,渔民出海归来,新鲜的渔获来不及复杂烹饪,便用最朴素的蒸制方式,保留食材的本味。久而久之,蒸菜成了宁波人家餐桌上的常客,“蒸” 也成了宁波菜的核心烹饪手法之一。不同于粤式蒸菜的浓郁酱汁,老宁波干蒸菜讲究 “鲜、淡、嫩”,少盐少酱,突出食材本身的鲜甜,这与宁波人 “务实、内敛” 的性格不谋而合。
王阿公的蒸菜馆,开在海曙区的一条老巷里,没有醒目的招牌,只有一块手写的 “王记蒸菜” 木牌,却凭着口碑,吸引了一代又一代街坊。“我爷爷就是做蒸菜的,小时候看他蒸鱼、蒸肉,觉得很简单,后来才知道,这里面都是门道”,王阿公一边擦拭着祖传的蒸锅,一边回忆道。他的蒸锅,是用了 30 年的陶土锅,导热均匀,能让食材受热更温和,保留更多水分和鲜味。
老宁波干蒸菜的灵魂,在于 “食材”。王阿公每天清晨 5 点,就会去附近的菜市场采购,鲳鱼要选刚上岸的,银白发亮、肉质紧实;梅干菜要选本地农户手工晒制的,咸香带甜,没有杂质;排骨要选仔排,肉质鲜嫩,易蒸透。“食材不新鲜,再怎么蒸也不好吃”,这是王阿公的口头禅。他采购的食材,从不隔夜,当天的菜当天卖,这也是他的蒸菜馆每天都座无虚席的原因。
除了食材,“火候” 是老宁波干蒸菜的另一大关键。“蒸鱼要大火快蒸,8 分钟刚好,久了肉质就老了;蒸肉要小火慢蒸,至少 50 分钟,才能蒸出软糯不腻的口感”,王阿公对火候的把控,精准到分钟。他说,老宁波蒸菜的火候,是祖辈传下来的经验,“水开再蒸、断生即熟、慢蒸出味”,这 12 个字,是他做蒸菜的准则。
在王阿公的蒸菜馆里,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干蒸鲳鱼、梅干菜扣肉和老火汤。干蒸鲳鱼,鱼肉鲜嫩,淋上少许生抽和猪油,鲜而不腻;梅干菜扣肉,五花肉软糯,梅干菜吸满了肉汁,咸香下饭;而搭配的老火汤,或是玉米胡萝卜排骨汤,或是海带龙骨汤,慢炖 1.5 小时以上,汤色奶白,鲜醇滋补。“老宁波人吃饭,离不开这一口蒸菜和老火汤,解腻又养胃”,一位常来的老街坊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式餐饮涌入珠海,但王阿公的蒸菜馆,依然保持着老样子。没有华丽的装修,没有复杂的菜单,只有十几道经典的老宁波干蒸菜和几款老火汤,价格实惠,味道地道。“现在年轻人喜欢吃重口味的,但老味道不能丢”,王阿公说,他收了两个徒弟,都是自己的孙子辈,“我要把老宁波干蒸菜的手艺传下去,让更多人知道,宁波菜不止有汤圆和年糕,还有这鲜掉眉毛的干蒸菜”。
老宁波干蒸菜,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宁波人的乡愁和记忆。而 “街坊蒸神” 王阿公,用 40 年的坚守,守护着这份百年烟火气。在快节奏的今天,不妨走进宁波的老巷,点一盘干蒸菜,喝一碗老火汤,感受那份最本真的鲜,和藏在食物背后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