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展城的第一家门店到即将在曹状元街开业的在地化探索,从少数人的精品咖啡尝试到全城追捧的文化热潮,吾界咖啡用12年时间,见证并参与了贵阳咖啡产业的崛起。
在打造“咖啡之城”的东风下,这杯跨越感官、打破边界的咖啡,正串联起产业升级、文化融合与城市活力的动人故事。
从“小众尝试”到“全城热恋”
咖啡基因的扎根与生长
2013年,当吾界咖啡的前身门店在贵阳落地时,精品咖啡还是个“新鲜事物”。
“彼时的贵阳,喝精品咖啡的人寥寥无几,多数门店以饮品、简餐为主,纯咖啡门店屈指可数。”吾界咖啡培训部培训经理莫斯竣介绍,主理人强华从海外展会和旅行中接触到精品咖啡理念,带着“让咖啡走进日常”的初心,在这座城市埋下了一颗种子。
莫斯竣
5年打磨,2018年“吾界咖啡”品牌正式诞生于观山湖区会展城。
在他看来,主理人强华取名“吾界”,藏着品牌的核心哲学,打破听觉、嗅觉、味觉、视觉、触觉的感官边界,消融地域与文化的隔阂。为了实现这份理念,门店汇集了全球不同产区的咖啡豆,让贵阳人不出远门就能尝到世界风味;更坚持举办咖啡赛事与市集,6年间累计邀请60个城市的200多家咖啡馆走进贵阳,让行业交流的活水持续注入。
“吾界咖啡”曾获得多重荣誉
如今的贵阳,咖啡热潮已然成型。一年4场咖啡节场场火爆,哪怕雨天,消费者也愿意撑伞打卡;40多个咖啡豆SKU都能找到忠实爱好者,爱好者参赛热情高涨,今年更是有6名贵阳选手跻身中国咖啡杯测大赛;吾界咖啡也从1家门店扩展至5家,覆盖社区、工厂、城市地标等多种场景,成为贵阳咖啡产业的成长缩影。
以“培训+赛事”为桥
搭建产业升级的专业阶梯
“吾界咖啡的成长,始终与贵阳咖啡人的专业成长同频。”莫斯竣说,2019年前后,品牌正式切入培训赛道,最初只是在第一家门店楼上租下办公室,为参赛选手和行业新人提供基础指导。
“当时很多本地选手连专业器具都不会用,供应商团队也缺乏系统培训,我们想把国际前沿的咖啡知识带进来。”莫斯竣说道。
吾界咖啡产品
如今,吾界咖啡的工厂店已拥有专业培训教室,不仅邀请国际精品咖啡协会认证导师授课,还按赛事标准培养专业咖啡师。从行业小白到全国赛事获奖者,从零散的技能请教到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培训业务为贵阳咖啡产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也让本地咖啡师的水平稳步提升。
此外,赛事成为专业能力的“试金石”与“练兵场”。在政府“咖九条”的赛事支持与经费补贴下,参赛选手的经济压力大幅减轻,参赛热情持续高涨。
从最初的本地选手“抱团取暖”,到如今吸引周边城市选手参与,贵阳咖啡赛事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也让更多人看到了这座城市咖啡产业的专业潜力。
融“在地文化”为魂
让咖啡成为城市的文化符号
“咖啡不应该是外来品,它可以和本地文化撞出火花。”莫斯竣直言,这是吾界咖啡近年来的探索方向。
新印厂门店扎根城市地标,推出同名饮品“新1950”;即将开业的曹状元街门店,让咖啡染上贵阳的烟火气与文化味。这种“咖啡+在地”的融合,让外来饮品真正融入城市肌理。
吾界咖啡产品
不止于产品创新,品牌还通过咖啡市集推动多产业联动。今年6月在新印厂举办的咖啡市集,吸引近40家商家参与,其中绝大多数来自省外,20万人次的人流创下佳绩,不少商家卖到断货。
未来,吾界咖啡计划在市集里融入精酿、小吃等本地特色产品,让咖啡成为串联城市多元文化的纽带。
从供应商的共同成长中,更能看到产业的凝聚力。一家从两三个人的小团队起步的供应商,多年来始终支持吾界咖啡的赛事与活动,如今已在三地设立大仓库,团队规模壮大到近30人,业务覆盖维修、培训、供应链等全链条。这种互相扶持、共同做大的生态,正是贵阳咖啡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正在制作咖啡的店员
12年时间,一杯咖啡从小众潮流变成城市风景。在政策支持、行业深耕与消费者热爱的共同推动下,贵阳的咖啡产业正以“无界”的姿态,打破边界、融合共生。
他说未来,当更多本地文化与咖啡碰撞,当全产业链生态持续完善,这座“咖啡之城”必将散发更独特的魅力,让每一杯咖啡都成为城市活力的见证。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梓颜 周睿
编辑 李娟
二审 杨韬
三审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