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网为笔,山水为卷!龙舒大地上书写交旅融合生动实践
创始人
2025-11-23 23:49:05

交旅融合

在龙舒大地上,一条条公路如飘逸的丝带,在青山绿水间蜿蜒穿行,将散落的山水明珠、人文古迹和乡村产业巧妙串联。近年来,六安市舒城县依托“两环三横四纵”的干线网络,以路为媒、以路促旅,推动交通建设从“单一通道”向“多元融合”跨越,精心绘制出一幅“路景交融、产路联动”的动人画卷,让“交通+旅游”迸发出蓬勃生机。

王可海/摄

舒城县地处合肥、六安、安庆三市交汇的“几何中心”,近年来以“内畅外联、城乡一体”为目标,着力构建“半小时县城经济圈”与“1小时全域旅游圈”。合枞高速的通车让城区实现“15分钟上高速”,正在推进的和襄高速(六安段)将打通东西大动脉,规划中的S19淮桐高速更将深度链接合肥都市圈,加速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曹字圣/摄

在这一框架下,环万佛湖旅游公路成为交旅融合的亮丽名片。得益于“推进皖南交旅融合发展”试点建设,全长42.195公里的环湖主线与41.95公里临湖支线,以“风貌微更新、设施微改造”为理念,打造“车行湖岸、人游画中”的生态廊道。与之相得益彰的万佛湖精品航线,以“万佛湖码头—燕子岛—周瑜岛—龙王岛”的水上脉络,为游客提供“舟行碧波、岛览人文”的独特体验,与公路网络共同构成“湖岸联动、水陆互补”的文旅新格局。

(黄立翠/摄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舒城县以“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为抓手,“十四五”以来,新改建农村公路864.39公里,目前,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5016公里,所有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在春秋乡,三冲文化旅游循环路以25.6公里串联文翁纪念馆、七门堰灌溉工程等人文景点,带动文翁小镇年接待游客突破15万人次,农家乐、民宿等新业态涌现。

“以前运茶要绕30里山路,现在鲜叶10分钟到车间!”舒茶镇茶农魏大哥的感慨,印证了农村公路的“蝶变”之力。如今,全县农产品运输成本下降30%,乡村旅游年接待量超500万人次,1.2万农户借此增收。

一条条“产业路”“文旅路”,正让沉睡的资源焕发新生。

206国道的提质升级,让红色茶旅圣地——舒茶“九一六”茶园焕发新机,游客在茶博园中可以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与茶产业的融合。

潜藏于454省道边的“晓天川藏线”,则以险峻与秀美并存的山地风光,成为自驾爱好者的秘境之路。而山湖旅游环线的建设规划,将彻底打通万佛山与万佛湖景区的通行瓶颈,进一步释放山湖旅游潜力。

舒城县深耕“智慧交通”,建成集成GIS地图、应急管理等模块的“交通大脑”,实时监控全县干线公路与桥梁,预警响应效率提升至5分钟。针对多元出行需求,创新推出“高铁+景区”旅游专线,实现高铁站与万佛湖的“一站式衔接”,并适时开通夜游专线、学生专线等定制服务,日均服务超5000人次。

在环万佛湖区域,三级停车服务体系、生态停车场与观景台同步落地,全面提升接待能力。而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超95%、“快递进村”全覆盖等举措,更让“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成为现实。

“修路不减绿,筑路不毁景”。环万佛湖公路建设采用生态护坡、雨水净化系统,沿线种植桂花、乌桕等本土树种,构建“四季有景”的生态长廊。全县新改建公路执行“生态保护一票否决”,累计种植苗木11万株,恢复沿线生态1200亩。

绿色发展理念的浸润,让交通与生态相得益彰。万佛湖镇民宿入住率因路提升四成,沿线乡村旅游因路而兴。交通,真正成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金扁担”。2024年全县共接待游客累计1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5.6亿,交旅融合的成效正在持续显现。

今日的舒城,正以路网为笔、山水为卷,书写着“交通强县”的生动实践。从干线公路到农村脉络,从陆路驰骋到水路徜徉,一条条“畅安智美”的通道,不仅是连接城乡的桥梁,更是承载文旅梦想的纽带,牵引着龙舒大地奔向更具活力的未来。

大家还在看>>>

温馨提示

亲爱的小伙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喝剩的茶叶渣别再倒了,想不到能... 松涛竹海梅花居 丝雨、清茶、琴音,融于松涛竹海,独处花居,感受健康人生...... 不少朋友喝完茶就...
10款精品茶花你喜欢哪一种? 茶花是我国传统名花,开花于冬春之际,花姿丰盈,端庄高雅。花色有红、粉红、深红、玫瑰红、紫、淡紫、白、...
椒盐鸡翅:外酥里嫩超多汁,一出... 平常没胃口,纠结吃什么,不如做这道椒盐鸡翅,绝对能让你食欲大开!鸡翅煎得金黄焦脆,表皮微微起皱,咬下...
原创 舌... 潍坊朝天锅的制作过程一般包括老汤熬制、食材卤煮、面饼烙制以及卷饼搭配等步骤。以下是其制作过程的相关介...
旅行中的美景,不仅是视觉享受,... 旅行途中所遇之美景,并非仅是眼睛看到的那种享受,实则更是心灵跟自然展开的深度对话呀,它可将我们内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