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一碗浓稠滚烫的咖喱牛肉乌冬面,确实是很多人想不到自己在家能做的东西,其实这里面的门道,拆开来看真没多复杂。关键就那么几步,做对了,味道就不会跑偏。
选肉这事儿就挺有讲究,别去买那种现成的牛肉块,肥瘦也看不清,筋膜又多。我一般用牛腩或者上脑,带点脂肪的部位才香,煮出来不会柴。你要是图快,超市里切好片的肥牛卷也行,那就成了快手版,最后下锅烫一下就好,但风味上肯定差一个档次。今天我们说的是需要花点时间炖煮的版本,所以还是老老实实买块好肉,自己回来切成小方块,大概两三厘米见方,别太小,煮完会缩。
处理食材的第一步永远是把洋葱弄好,一个大洋葱,切成丝。锅里放点油,不用太多,把洋葱丝扔进去,用中小火慢慢地炒。很多人没这个耐心,随便扒拉两下就进行下一步了,这是味道寡淡的根源。你得把洋葱炒到它变软,颜色微微发黄,那个甜味全都被逼出来了,这锅咖喱的底味才算立住了。这个过程急不来。
洋葱炒软了,就可以把切好的牛肉块下锅。把火稍微开大一点,把牛肉的每个面都煎到焦黄。这个步骤叫美拉德反应,就是焦糖化,肉的香气全靠它。别把一堆肉全倒进去,得分批来,让每块肉都有机会接触到滚烫的锅底。煎好的肉先盛出来放一边。
锅里留着煎肉出的油,这时候把土豆和胡萝卜块扔进去。块也别切太小了,跟牛肉差不多大就行,不然最后都煮化了,找都找不到。翻炒几下,让它们表面稍微有点焦边,这能让它们在炖煮的时候不容易散架。然后把之前煎好的牛肉倒回锅里,稍微翻炒一下,让味道融合。
接下来是加水,水量要一次加足,完全没过所有食材。用牛肉汤或者高汤当然更好,味道会浓郁很多,不过用清水也完全没问题。盖上锅盖,等水烧开后,转成小火,慢慢炖。炖多久?这个得看你的牛肉是什么部位,还有你家灶的火力。一般来说,牛腩的话,至少要一个半小时,直到用筷子能轻松戳穿牛肉和土豆。期间记得偶尔去搅动一下,防止粘锅。
汤炖得差不多了,主角就该上场了。市面上那种日式咖喱块,随便哪个牌子都行,我个人习惯用中辣的。这里有个非常关键的动作,一定要先把火关掉。对,关火。然后把咖喱块掰碎了扔进锅里。用勺子慢慢搅拌,利用汤的余温让它完全融化。你要是开着火放咖喱块,温度太高,里面的淀粉和油脂一下锅就糊了,百分之百结块,到时候一锅汤里全是疙瘩,那就救不回来了。
等咖喱块完全融化,汤汁变得浓稠顺滑之后,再重新开最小的火。让它咕嘟咕嘟地冒着小泡,煮个五到十分钟。这个过程是为了让咖喱的味道和所有食材彻底融合,同时汤汁也会变得更加浓厚。这时候你就可以尝尝咸淡了,咖喱块本身有咸味,一般不用再放盐。你要是觉得味道有点单调,可以加一小勺酱油或者蚝油提鲜,甚至有人会加一小块黑巧克力,能增加风味的深度,这都看个人喜好。
面条最后再处理,乌冬面最好用冷冻的,口感比干的或者真空包装的强太多。烧一锅开水,把冷冻乌冬面直接扔进去,按照包装上的时间煮熟,捞出来过一下凉水,这样面条会更爽滑Q弹。把处理好的面条放进大碗里,再把锅里那滚烫的、炖得软烂入味的咖喱牛肉连汤带料地浇上去,这事儿就算成了。吃不完的咖喱酱别浪费,密封好放冰箱,第二天拿来拌饭,味道也是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