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文旅产业在经济稳健增长、政策多维支持与消费结构升级的共同驱动下迎来全新发展周期。国内旅游人次前三季度已达49.98亿,同比增长18%;旅游总花费达4.85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全年有望突破60亿人次。与此同时,“China Travel”全球爆火,入境游强劲复苏——北京、上海等首站城市前三季度接待量已超2024年全年,九寨沟、张家界等地国际游客激增三至四成,彰显“中国游”的世界级吸引力。
面对市场新变局,景区运营正经历深刻转型。尽管A级景区数量持续扩容至16541家,但单体创收能力下滑,倒逼行业从“门票依赖”转向“体验增值”。5A与4A级景区品牌指数虽整体承压,但细分赛道亮点频出:沙坡头以“星空+沙漠”打造差异化IP,万岁山武侠城凭借沉浸式演艺半年营收破6亿元,展现出内容创新与用户思维的强大驱动力。
跨界融合成为激活文旅消费的新引擎。“票根经济”席卷全国——凭演唱会、体育赛事甚至电影票可享景区优惠,有效打通文体旅商消费链。数字化则全面赋能管理与体验:黄山通过数字孪生系统优化客流,黄果树、清明上河园运用裸眼全息与XR技术重构观演边界,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正重塑游客期待。
未来,景区需在“免票潮”的双面效应中寻找平衡,在流量狂欢后深耕质量;同时响应“十五五”战略使命,担当文明互鉴传播者、绿色生态践行者与城乡共富推动者。这场从观光到沉浸、从本土到全球、从规模到价值的变革,正在书写中国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