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小雪节气的足迹
当素白的画卷在陇原大地徐徐铺开
甘肃便褪去喧嚣
展露出她独有的磅礴与静谧
今天,便带你穿越银装素裹的丝路长廊
邂逅最独特的西北冬韵
陇南官鹅沟:冰瀑凝翠的琼瑶仙境
藏在秦岭西麓的官鹅沟,冬日化作遗落人间的白玉秘境。
官鹅沟的冬天,不像北方其他地方那样凛冽,反而透露出柔美与温润。
图源:陇南发布 刘辉/摄
每到下雪时,山上皑皑白雪,峰峦处处银装素裹。徒步穿越雾凇长廊,脚下冰湖如镜,抬头冰晶闪烁,仿佛置身童话里的雪国宫殿。
图源:陇南发布 刘辉/摄
因天气寒冷,水流到低于零摄氏度的地表后,与岩石冻结而形成的冰瀑,好似如梦似幻的冰封奇景,让人忍不住驻足。
图源:陇南发布 刘辉/摄
木屋覆着茸茸积雪,远处的高山满眼都是冬的景象,这是属于官鹅沟的一场绝美盛宴。
图源:陇南发布 刘辉/摄
敦煌月牙泉:沙雪共舞的时空奇观
金沙裹银装,泉湖凝碧玉,鸣沙山的曲线被风雪雕琢得愈发柔美,月牙泉在零下严寒中依然保持着一弯青蓝,绘就了一幅“大漠雪韵图”。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大漠雪景。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斌银/摄
白雪轻覆下的鸣沙山,褪去了往日的金黄炽烈,月牙泉畔,澄澈的泉水倒映着雪景与蓝天。
沙与雪、动与静、苍茫与温润在此碰撞,展现出西北独有的风情。
鸣沙山月牙泉银装素裹、分外迷人。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张晓亮/摄
在这里,有人踏雪攀沙,聆听脚下沙粒与积雪摩擦的细响,也有人泉边而立,用镜头定格“沙漠雪泉”的绝美瞬间。
雪后初霁,天空放晴,敦煌大漠风光旖旎。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斌银/摄
冬天的沙雪之约,让大漠孤烟直有了更空灵的诠释。
兰州黄河:金城河岸的暖冬絮语
当凛冽的风拂过皋兰山巅,黄河便进入了她最富诗意的冬眠时节。
兰州黄河两岸被装扮的银妆素裹,美不胜收。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孟捷/摄
往日裹挟黄土的湍急之水,此刻在严寒中沉淀为一片青色的宁静,在中山铁桥的拱洞下,悠然划出温柔的弧线。
雪后的省城兰州银装素裹。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吕亚龙/摄
北岸的白塔山,在雪后覆上了一层素净的银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两岸的柳枝挂满了晶莹剔凇,宛如玉树琼枝,织就一道沿河的冰晶画廊。
兰州黄河两岸被装扮的银妆素裹,美不胜收。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孟捷/摄
不愿离去的候鸟,翩然掠过那永不封冻的河面,为这幅静谧水墨点染上灵动的生机。
古老的水车、现代的车流、静默的铁桥……漫天飞雪中的金城,既有大河东去的凛冽筋骨,也不失那被黄河波涛与市井烟火共同酿造出的冬日温情。
雪后的黄河兰州段两岸,在冬日清澈的河水和黄沙的映衬下风景如画。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金万贵/摄
嘉峪关关城·雪拥雄关的苍茫诗篇
冬季来临,这座位于中国西北边陲的雄伟关隘,被一层洁白的雪衣所覆盖,在寒冷的季节里展现出别样的壮美与宁静,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古老的建筑被冬雪精心雕琢,仿佛披上了银装素裹的战甲。
图源:小红书@糖醋麻辣咸鱼
角楼和烽火台在雪中若隐若现,犹如忠诚的卫士,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见证着无数的日升月落。
图源:小红书@懒云
站在城墙上远眺,连绵的雪山与戈壁共同构成一幅铁血与柔情并存的水墨长卷。
厚厚的积雪,像是岁月沉淀下来的记忆,承载着历史的重量。
张掖七彩丹霞:冰与火的色彩幻境
大雪初霁时,七彩丹霞迎来了最梦幻的季节。
雪后的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摄
原本炽烈如焰的山峦,被薄雪勾勒出更为清晰的纹理,红白交织的岩层在阳光下泛起光泽,五彩斑斓的“天然颜料”流淌在广袤大地的褶皱里。
沿山径栈道徐行,极目远眺,苍茫辽阔间,但见半山素裹半山霓。
图源:小红书@多多
各色岩层或如烈焰初燃,或似水墨晕染,蜿蜒的纹理、浓烈的色泽,在残雪映衬下愈显饱满艳丽。
图源:张掖发布
当夕阳将雪野染成金红,这片土地仿佛同时拥有了冰川的冷冽与丹霞的炽热,成为摄影师镜头下最具张力的冬之杰作。
天水麦积山:石窟雾凇的诗意画卷
当雪落在广袤的山间,麦积山石窟在雪后展露出极致风雅。
雪后的麦积山景区变得玉树琼花,分外妖娆。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陈治平/摄
山峦、栈道,披上了一层晶莹的白色羽衣,纷纷扬扬的雪花慢慢飘落,放眼望去,一铺万顷,展现世间的纯粹,尽是北国风光。
雪后的麦积山景区变得玉树琼花,分外妖娆。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陈治平/摄
四野茫茫,无边无际,麦积山在雪中更显古朴,佛龛穿过冰雪,与漫山雾凇共构成“东方雕塑馆”的冬季特展。
雪落麦积山,宛若仙境。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陈治平/摄
甘肃的冬天已经开场
让我们一起
在雪落黄河、月照雄关的刹那
感受独属于西北的
粗犷的冬日风情
请在评论区
留下你最想共赏冬景的甘肃胜境
*